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国网莘县供电公司

“三个加强”添动力 班组创新获佳绩

2024-08-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岳海燕
  
  近年来,国网莘县供电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开展各专业的班组创新,通过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创效有底气。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公司创效组织架构,建立工作联络协调、定期沟通等常态工作机制,明确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职责分工、完成时间,明晰关键路径。成立“专业疑难问题咨询小组”非常设机构,统筹各专业优势资源,动态选拔调整各专业领域优秀人才,打造跨专业联合攻关团队。建立“外部专家专项帮扶指导”常态机制,对研发难度大、任务重的项目,实现全程辅导。不定期组织班组骨干参加地方和系统内创新创效培训班,创新探索跨部门联合攻关、搭建柔性团队、创新工作室共享使用等机制,大幅降低职工参与创新门槛,成立创新团队17个,立项31个,初步完成成果31个。
  加强全员参与,创新创效激活力。坚持从立项研究、资金保障、成果推广、人才支撑4个维度发力,积极发挥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在部室、基层单位和一线班组间开展多维度创新示范实践。激发班组青年员工创新热情,充分展示青年的新思路、“金点子”及新创意,让创新课题从有限的“试验田”走向广袤的“丰收地”。利用公司现有的人才,定期开展班组大讲堂、小研讨、创新沙龙等活动,普及创新知识和流程。精心培养选树典型,对肯创新、能创新的员工,重点跟踪培养,优先推荐参加上级先进集体和劳模评比。梳理来自一线的“金点子”清单2项,建立动态立项机制,对职工提出的创意及时组织研讨,好的项目快速立项。抽调各班组创新人才组建“创客联盟”,并与管理创新、QC活动、典型经验等工作充分融合,鼓励跨专业跨单元联合,提高职工参与创新积极性。
  加强载体建设,创新创效出成绩。常态更新优化“七色光”创新工作室环境及设备,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创新活动3轮次,形成创新成果3项。培养的2名创新人才入选系统内专家库;创新成果《开关柜DK挡卡拆卸钳的研制》参加山东省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赛,获得83.1分,获聊城供电系统县公司优秀质量管理活动成果第一名;作为聊城供电系统仅有的两项成果之一,参加第七届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山东赛区),获得86.82分,位于三省上游水平;创新成果《绝缘护套扣合工具钳》作为优秀成果,在系统内创新驱动行动动员大会中展示。
  □岳海燕
  
  近年来,国网莘县供电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开展各专业的班组创新,通过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创效有底气。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公司创效组织架构,建立工作联络协调、定期沟通等常态工作机制,明确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职责分工、完成时间,明晰关键路径。成立“专业疑难问题咨询小组”非常设机构,统筹各专业优势资源,动态选拔调整各专业领域优秀人才,打造跨专业联合攻关团队。建立“外部专家专项帮扶指导”常态机制,对研发难度大、任务重的项目,实现全程辅导。不定期组织班组骨干参加地方和系统内创新创效培训班,创新探索跨部门联合攻关、搭建柔性团队、创新工作室共享使用等机制,大幅降低职工参与创新门槛,成立创新团队17个,立项31个,初步完成成果31个。
  加强全员参与,创新创效激活力。坚持从立项研究、资金保障、成果推广、人才支撑4个维度发力,积极发挥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在部室、基层单位和一线班组间开展多维度创新示范实践。激发班组青年员工创新热情,充分展示青年的新思路、“金点子”及新创意,让创新课题从有限的“试验田”走向广袤的“丰收地”。利用公司现有的人才,定期开展班组大讲堂、小研讨、创新沙龙等活动,普及创新知识和流程。精心培养选树典型,对肯创新、能创新的员工,重点跟踪培养,优先推荐参加上级先进集体和劳模评比。梳理来自一线的“金点子”清单2项,建立动态立项机制,对职工提出的创意及时组织研讨,好的项目快速立项。抽调各班组创新人才组建“创客联盟”,并与管理创新、QC活动、典型经验等工作充分融合,鼓励跨专业跨单元联合,提高职工参与创新积极性。
  加强载体建设,创新创效出成绩。常态更新优化“七色光”创新工作室环境及设备,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创新活动3轮次,形成创新成果3项。培养的2名创新人才入选系统内专家库;创新成果《开关柜DK挡卡拆卸钳的研制》参加山东省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发表赛,获得83.1分,获聊城供电系统县公司优秀质量管理活动成果第一名;作为聊城供电系统仅有的两项成果之一,参加第七届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山东赛区),获得86.82分,位于三省上游水平;创新成果《绝缘护套扣合工具钳》作为优秀成果,在系统内创新驱动行动动员大会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