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2022-08-0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卜媛媛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民向上向善。社区矫正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者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矫正”二字,字面意思其实非常简单,难的是我们矫正工作人员,如何去真正地帮助、引导社区矫正对象。
正视自己,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未来。从报到接收到完成解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都要及时普及法律知识,教育社区矫正对象提高社区矫正的身份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危害,给家庭带来多少伤害;并着重告知其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对比在监狱改造与在社区矫正的差别,使其珍惜在社区矫正的机会认真改过自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教育社区矫正对象学党史、学习英模事迹,汲取正能量,消除悲观厌世的情绪,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以昂扬的斗志积极面对未来。
有效沟通,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矫正对象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给予其应有的尊重,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避免其产生抵触心理,这也是有效沟通的先决条件;二是要有效表达,不讲大道理,不说空话套话,多讲实际情况、实际案例,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如社区矫正对象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出现违规行为,一定要及时处理,直击问题本质,既要帮助矫正对象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立足自身,寻求社会和群众的认可。社区矫正的目的是矫正对象在服刑期间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在政府、社会爱心人士及亲人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既要对矫正对象进行法治教育,帮助他们向上向善,也要确保其不发生脱管、漏管、再犯罪情况,强化矫正对象的纪律和法律意识,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让社区居民、村民重新认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这个特殊群体,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使矫正对象重新获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浪子回头抑或执迷不悟,善恶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口,一瞬间的行差踏错,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其实就在于给迷茫的社区矫正对象带去对的观念,给他们以律法的指引,做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点灯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司法局)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民向上向善。社区矫正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者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程。“矫正”二字,字面意思其实非常简单,难的是我们矫正工作人员,如何去真正地帮助、引导社区矫正对象。
正视自己,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面对未来。从报到接收到完成解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都要及时普及法律知识,教育社区矫正对象提高社区矫正的身份意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造成多大的危害,给家庭带来多少伤害;并着重告知其社区矫正的相关政策,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对比在监狱改造与在社区矫正的差别,使其珍惜在社区矫正的机会认真改过自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教育社区矫正对象学党史、学习英模事迹,汲取正能量,消除悲观厌世的情绪,增强其战胜困难的勇气,以昂扬的斗志积极面对未来。
有效沟通,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矫正对象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给予其应有的尊重,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避免其产生抵触心理,这也是有效沟通的先决条件;二是要有效表达,不讲大道理,不说空话套话,多讲实际情况、实际案例,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如社区矫正对象出现了心理问题导致出现违规行为,一定要及时处理,直击问题本质,既要帮助矫正对象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立足自身,寻求社会和群众的认可。社区矫正的目的是矫正对象在服刑期间不脱离社会、不脱离生活的情况下,在政府、社会爱心人士及亲人的帮助下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社会。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既要对矫正对象进行法治教育,帮助他们向上向善,也要确保其不发生脱管、漏管、再犯罪情况,强化矫正对象的纪律和法律意识,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让社区居民、村民重新认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这个特殊群体,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使矫正对象重新获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浪子回头抑或执迷不悟,善恶其实就在一念之间,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岔路口,一瞬间的行差踏错,可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其实就在于给迷茫的社区矫正对象带去对的观念,给他们以律法的指引,做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点灯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