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筑平台 “花博”实践淬匠心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开展岗位认知实习

2025-09-30 作者: 王原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潘瑞艳 顾廷礼 马永婷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依托“东方花都”产业优势,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无缝对接,组织2024级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学生,在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花博会)现场开展岗位认知实习。此次实习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推进职业教育“五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校地联合,构筑产教融合新高地。依托青州“东方花都”的产业优势与良好的校地合作基础,把课堂“搬”到花卉博览交易会现场,将花博会汇聚的行业资源、技术标准与产业最真实的岗位需求、最前沿的技术动态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花博会这一行业盛会转化为产教融合实训场,让“金专业”建设扎根产业土壤,更让“金基地”突破固定场地局限,实现实训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锻造“金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此次岗位认知实习,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学生工作表现与课程学分、技能证书及竞赛资格紧密挂钩,构建“学中练、练中赛、赛中证”的闭环,这是打造“金课程”的一次实践探索。围绕“岗位认知”主题,学生通过参与花博会“花间堂序”与“华彩乐章”两大实践模块20个作品的布展,让理论知识落地为具体可感的实践任务。
  据介绍,学生实习成绩由作品成果、实习报告与综合表现三部分构成,校企联合评审小组负责为作品打分,教师结合日常表现给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课程学分、竞赛资格挂钩。学子们的实践成果将成为课程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中暴露出的技能短板则为课程内容调整提供精准依据。这种“产业实践反哺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让课程始终保持鲜活与实用,真正实现“教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有机统一。
  “金师”护航,激活协同育人新动能。为确保实习质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推行“双导师”制,着力建设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金师资”队伍。在此次实习中,学院派出6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进技术指导;同时,特邀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潍坊市一路生花有限公司的3位产业导师传授一线经验。校内教师负责理论衔接与教学设计,产业导师负责实战技巧与行业规范,“理论+实践”的双重指导,确保学生不仅“会做”,更“做得对”、“做得好”,为协同育人注入强大动能。
  立足“金地”,花博盛会绽放学子风采。实习期间,学生们分批次深入花博会布展一线,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淬炼匠心,绽放风采。教学组织上,创新采用“动员宣讲—现场教学—设计制作—验收交流”的递进式流程。从动员环节明晰要求,到现场教学掌握行业标准,各小组迅速投入作品方案设计与制作,分工协作,修剪花材、搭建骨架、搭配色彩,将设计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一件件精美的花艺作品在展区内完美呈现,既达到展会专业标准,更将成为花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赢得主办方的好评。
  花绽东方,匠育潍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之路行稳致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以青州花博会为实践舞台,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提升专业技能、深化行业认知,也为学院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积累宝贵经验,更在行业盛会中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
  □ 本报记者 王原
   本报通讯员 潘瑞艳 顾廷礼 马永婷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依托“东方花都”产业优势,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无缝对接,组织2024级花卉生产与花艺专业学生,在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花博会)现场开展岗位认知实习。此次实习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推进职业教育“五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校地联合,构筑产教融合新高地。依托青州“东方花都”的产业优势与良好的校地合作基础,把课堂“搬”到花卉博览交易会现场,将花博会汇聚的行业资源、技术标准与产业最真实的岗位需求、最前沿的技术动态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将花博会这一行业盛会转化为产教融合实训场,让“金专业”建设扎根产业土壤,更让“金基地”突破固定场地局限,实现实训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锻造“金课”,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此次岗位认知实习,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学生工作表现与课程学分、技能证书及竞赛资格紧密挂钩,构建“学中练、练中赛、赛中证”的闭环,这是打造“金课程”的一次实践探索。围绕“岗位认知”主题,学生通过参与花博会“花间堂序”与“华彩乐章”两大实践模块20个作品的布展,让理论知识落地为具体可感的实践任务。
  据介绍,学生实习成绩由作品成果、实习报告与综合表现三部分构成,校企联合评审小组负责为作品打分,教师结合日常表现给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课程学分、竞赛资格挂钩。学子们的实践成果将成为课程案例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中暴露出的技能短板则为课程内容调整提供精准依据。这种“产业实践反哺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让课程始终保持鲜活与实用,真正实现“教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有机统一。
  “金师”护航,激活协同育人新动能。为确保实习质量,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推行“双导师”制,着力建设一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金师资”队伍。在此次实习中,学院派出6位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进技术指导;同时,特邀青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潍坊市一路生花有限公司的3位产业导师传授一线经验。校内教师负责理论衔接与教学设计,产业导师负责实战技巧与行业规范,“理论+实践”的双重指导,确保学生不仅“会做”,更“做得对”、“做得好”,为协同育人注入强大动能。
  立足“金地”,花博盛会绽放学子风采。实习期间,学生们分批次深入花博会布展一线,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淬炼匠心,绽放风采。教学组织上,创新采用“动员宣讲—现场教学—设计制作—验收交流”的递进式流程。从动员环节明晰要求,到现场教学掌握行业标准,各小组迅速投入作品方案设计与制作,分工协作,修剪花材、搭建骨架、搭配色彩,将设计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一件件精美的花艺作品在展区内完美呈现,既达到展会专业标准,更将成为花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赢得主办方的好评。
  花绽东方,匠育潍工。展望未来,产教融合之路行稳致远。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以青州花博会为实践舞台,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提升专业技能、深化行业认知,也为学院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积累宝贵经验,更在行业盛会中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