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攻坚织密城市路网

2025-09-26 作者: 李子锐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子锐 报道
  本报枣庄讯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路网建设,将其作为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工程,连续6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出行环境。
  在推进城市路网畅通工程时,枣庄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散修补,从路网科学布局、群众现实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打通断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让市民行得更通、走得更畅。
  “断头路”一直是制约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阻碍区域联动发展的“痛点”问题。对此,枣庄近三年连续将“断头路”打通工程列为市政府年度惠民实事,开展起底式、拉网式排查,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大连路东延、欣兴路南延、长白山路南延等46条城区“断头路”建设工程,目前已打通城区“断头路”40条,有力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拥有便捷发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才能有效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实现区域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对此,枣庄立足组团型城市的特点,科学编制中心城区路网规划,系统实施薛高路网一体化、市中区城市路网西进、市中—峄城路网融合等区域交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世纪大道、大连路、长江路等一批城市骨干路、片区路建设。近三年全市累计新改建道路桥梁项目120余个、城市道路110余公里,为道路沿线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枣庄采用道路交通渠化、机非隔离带优化、交通信号设施移位等有效举措,稳步推进城区道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近三年累计改造城区道路交叉口50处,使交叉路口变得更安全、更有序、更顺畅,实现了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截至目前,枣庄建成区道路总长度达1877.5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8.4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6.86平方米,逐步构建起“外通内联、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城市路网格局。
  □记者 李子锐 报道
  本报枣庄讯 近年来,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路网建设,将其作为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工程,连续6年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推进,持续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路网、改善出行环境。
  在推进城市路网畅通工程时,枣庄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零散修补,从路网科学布局、群众现实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量,打通断点、破解难点、疏通堵点,让市民行得更通、走得更畅。
  “断头路”一直是制约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阻碍区域联动发展的“痛点”问题。对此,枣庄近三年连续将“断头路”打通工程列为市政府年度惠民实事,开展起底式、拉网式排查,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大连路东延、欣兴路南延、长白山路南延等46条城区“断头路”建设工程,目前已打通城区“断头路”40条,有力缓解了城区交通压力,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拥有便捷发达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才能有效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实现区域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对此,枣庄立足组团型城市的特点,科学编制中心城区路网规划,系统实施薛高路网一体化、市中区城市路网西进、市中—峄城路网融合等区域交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世纪大道、大连路、长江路等一批城市骨干路、片区路建设。近三年全市累计新改建道路桥梁项目120余个、城市道路110余公里,为道路沿线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民出行效率,枣庄采用道路交通渠化、机非隔离带优化、交通信号设施移位等有效举措,稳步推进城区道路交叉口改造工程,近三年累计改造城区道路交叉口50处,使交叉路口变得更安全、更有序、更顺畅,实现了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截至目前,枣庄建成区道路总长度达1877.5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8.47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26.86平方米,逐步构建起“外通内联、四通八达、安全便捷”的城市路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