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评

“清零”更要“清源”

2025-09-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事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针对评标专家,已严厉打击违规评标活动,并组织全国范围的评标专家清理工作:2024年以来,已将3.8万名违法专家清理出库,各地专家库中已查实的违法专家全部“清零”。
  【点评】
  评标专家是招投标领域的“裁判”,其素质、能力以及是否客观公正履职,直接关系招标的质量和效果。然而,一些评标专家违背职业道德,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人”,出现虚假评标、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公正,还可能给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埋下隐患。
  此次清理评标专家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能形成有力震慑,对其他专家起到警示作用,也能提升评标专家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提升评标质效。从长远看,破解评标专家乱象,除了持续落实动态调整,确保专家“能进能出”,也要持续优化评标模式,多些“远程异地”“双盲评审”的新模式,直接打破专家之间、专家与投标人之间利益关联,从源头遏制专家寻租腐败,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文/赵晓昕 图/徐进)
  【事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针对评标专家,已严厉打击违规评标活动,并组织全国范围的评标专家清理工作:2024年以来,已将3.8万名违法专家清理出库,各地专家库中已查实的违法专家全部“清零”。
  【点评】
  评标专家是招投标领域的“裁判”,其素质、能力以及是否客观公正履职,直接关系招标的质量和效果。然而,一些评标专家违背职业道德,沦为利益输送的“工具人”,出现虚假评标、串通投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破坏市场公平公正,还可能给工程质量和公共安全埋下隐患。
  此次清理评标专家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仅能形成有力震慑,对其他专家起到警示作用,也能提升评标专家库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提升评标质效。从长远看,破解评标专家乱象,除了持续落实动态调整,确保专家“能进能出”,也要持续优化评标模式,多些“远程异地”“双盲评审”的新模式,直接打破专家之间、专家与投标人之间利益关联,从源头遏制专家寻租腐败,为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竞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文/赵晓昕 图/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