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三尚”教育 育“三有”新人

——东阿县实验高中深化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

2025-04-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士军
  
  东阿县实验高中立足县域实际,以“尚真、尚实、尚活”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套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思政教育体系。该校通过文化浸润、课程改革、师资强化与区域联动四大路径,探索出一条县域高中特色化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为新时代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文化为魂:筑牢思政教育的价值根基
  东阿县实验高中的思政教育始于优良文化土壤的浸润。从内部教育理念来看,学校致力于将“尚真、尚实、尚活”作为精神内核,打造“三尚”教育品牌,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发源于陶行知的“求真”思想与曹丕的“尚实”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尚真”倡导在课程中追求真理,如学校积极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理论本质。“尚实”强调教学过程的扎实落地,通过教师“一课一研”电子备课制度确保课堂实效。“尚活”则体现在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区隔,组织学生在学习之余走进曲阜儒家文化基地、东阿烈士陵园等实践场景,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中达到深度根植。
  在外在环境的建构中,校园着力打造隐性育人环境。校训“博学、笃志、明德、求真”镌刻于教学楼体,与“自主、自立、自动”的校风相呼应,形成时刻引导学生发奋的文化场域。“立德广场”“行知园”等文化地标,不仅可供学生休闲娱乐,更能使学生身处其场域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价值观的形塑,学生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文化生态,使思政教育从单向度的说教转化为互动式的有机体验。
  课程为体:构建多维融合的育人体系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论强调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跨学科整合,东阿县实验高中以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据此构建了“五层金字塔”课程体系。基础层紧扣国家课程,通过《政治与法治》等基础课程的落实夯实学生政治素养;拓展层开发《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等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社会科学的探究兴趣;文化层推动“思政+文化”融合,语文“经典诵读”厚植文化自信,历史“家国人物”培育乡土情怀,美术“党史作品”赓续红色基因,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合力;实践层将教育场景延伸至社会实践,如清明远足祭英烈、红色研学等,在亲身实践中深化思政教育体系认知;价值层以“润心讲堂”“国旗下的演讲”等特色活动为载体,将党史教育、时代楷模事迹融入日常教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提出“三尚五线”教学法。课堂之内,要“尚真”“尚实”,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指导,强调要上“实在的活课”。教学要“尚活”,通过问题情境线、思维进阶线、活动任务线、必备知识线与多元评价线的有机融合,打造深度课堂。例如,《家庭与婚姻》单元教学中以真实社会案例穿插导入,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法律、伦理、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辨,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最终老师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动态评价,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必备知识,深度理解学习内容。课堂之外,则将思政教育融入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师资为基:建设思政教育的坚固核心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东阿县实验高中通过“引培结合”策略,打造了一支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教师队伍,不仅深耕课堂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更通过教研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对外,学校与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邀请高校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同时外派教师参与省级培训,引入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等前沿理念;对内,常态化开展课堂大赛、联合教研,教师团队两年中完成两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形成《思政课跨学科创新融合》等项目成果,实现教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协同为翼:打造教育共同体的区域辐射网络
  东阿县实验高中突破校内教育资源局限,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层面,与高校、中小学共建教研联合体,推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联合教研,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衔接;横向层面,与聊城二中、临清实验高中等高中校结对共建,共享高考命题研究、教学案例库等资源。作为聊城市思政学科基地,学校2023年先后承办“东阿县思政课优质课评选”“东阿县高三一轮复习思政课研讨暨同城大思政”“聊城市思政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打造大思政教育共同体,形成区域教研资源共享生态链条。
  在社会范围内,学校整合本地红色资源,与东阿县烈士陵园、第一党支部等共建实践基地,邀请社区工作者、退役军人参与思政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通过共享资源,学校将自身转化为沟通区域教育改革的桥梁,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结语
  东阿县实验高中的实践表明,县域高中思政教育的突破需以文化为魂、课程为体、师资为基、协同为翼。通过“三尚”理念的引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
  (作者单位:东阿县实验高中)
  
  □王士军
  
  东阿县实验高中立足县域实际,以“尚真、尚实、尚活”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套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广度的思政教育体系。该校通过文化浸润、课程改革、师资强化与区域联动四大路径,探索出一条县域高中特色化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为新时代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文化为魂:筑牢思政教育的价值根基
  东阿县实验高中的思政教育始于优良文化土壤的浸润。从内部教育理念来看,学校致力于将“尚真、尚实、尚活”作为精神内核,打造“三尚”教育品牌,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发源于陶行知的“求真”思想与曹丕的“尚实”理念在继承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尚真”倡导在课程中追求真理,如学校积极开设《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理论本质。“尚实”强调教学过程的扎实落地,通过教师“一课一研”电子备课制度确保课堂实效。“尚活”则体现在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区隔,组织学生在学习之余走进曲阜儒家文化基地、东阿烈士陵园等实践场景,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中达到深度根植。
  在外在环境的建构中,校园着力打造隐性育人环境。校训“博学、笃志、明德、求真”镌刻于教学楼体,与“自主、自立、自动”的校风相呼应,形成时刻引导学生发奋的文化场域。“立德广场”“行知园”等文化地标,不仅可供学生休闲娱乐,更能使学生身处其场域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价值观的形塑,学生在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感受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文化生态,使思政教育从单向度的说教转化为互动式的有机体验。
  课程为体:构建多维融合的育人体系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理论强调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与跨学科整合,东阿县实验高中以大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为目标,据此构建了“五层金字塔”课程体系。基础层紧扣国家课程,通过《政治与法治》等基础课程的落实夯实学生政治素养;拓展层开发《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等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社会科学的探究兴趣;文化层推动“思政+文化”融合,语文“经典诵读”厚植文化自信,历史“家国人物”培育乡土情怀,美术“党史作品”赓续红色基因,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合力;实践层将教育场景延伸至社会实践,如清明远足祭英烈、红色研学等,在亲身实践中深化思政教育体系认知;价值层以“润心讲堂”“国旗下的演讲”等特色活动为载体,将党史教育、时代楷模事迹融入日常教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提出“三尚五线”教学法。课堂之内,要“尚真”“尚实”,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指导,强调要上“实在的活课”。教学要“尚活”,通过问题情境线、思维进阶线、活动任务线、必备知识线与多元评价线的有机融合,打造深度课堂。例如,《家庭与婚姻》单元教学中以真实社会案例穿插导入,设置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法律、伦理、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辨,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最终老师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动态评价,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必备知识,深度理解学习内容。课堂之外,则将思政教育融入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积极展现自我的同时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师资为基:建设思政教育的坚固核心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东阿县实验高中通过“引培结合”策略,打造了一支专业化、创新型的思政教师队伍,不仅深耕课堂具备丰富教学经验,更通过教研推动区域教育改革。对外,学校与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邀请高校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同时外派教师参与省级培训,引入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等前沿理念;对内,常态化开展课堂大赛、联合教研,教师团队两年中完成两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形成《思政课跨学科创新融合》等项目成果,实现教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协同为翼:打造教育共同体的区域辐射网络
  东阿县实验高中突破校内教育资源局限,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纵向层面,与高校、中小学共建教研联合体,推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学科联合教研,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衔接;横向层面,与聊城二中、临清实验高中等高中校结对共建,共享高考命题研究、教学案例库等资源。作为聊城市思政学科基地,学校2023年先后承办“东阿县思政课优质课评选”“东阿县高三一轮复习思政课研讨暨同城大思政”“聊城市思政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打造大思政教育共同体,形成区域教研资源共享生态链条。
  在社会范围内,学校整合本地红色资源,与东阿县烈士陵园、第一党支部等共建实践基地,邀请社区工作者、退役军人参与思政课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格局。通过共享资源,学校将自身转化为沟通区域教育改革的桥梁,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结语
  东阿县实验高中的实践表明,县域高中思政教育的突破需以文化为魂、课程为体、师资为基、协同为翼。通过“三尚”理念的引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方案。
  (作者单位:东阿县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