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阅读指导成为一项职业技能
北京德州专家共话“读写”教育
2025-04-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通讯员 王治国 王治芳 报道
本报德州讯 3月13日,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主任云国强率调研组到德州开展读写与媒介素养教育专项调研,并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云国强介绍了北语读写研究中心及国家级“双师型”基地建设成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樊兆杰阐述了校方职教特色;德州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分享了统一战线在全民阅读及跨文化交流中的创新实践;融合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负责人系统汇报了融合分级阅读的推广成效。会议重点研讨了共建德州市阅读指导师培训基地事宜,并就具体实施方案展开深度磋商。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融合分级阅读作为全国阅读领域的“德州名片”,正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全域延伸。阅读指导师作为新型职业,在提升公民素养、促进家庭和谐、赋能团队建设、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德州市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我们想借助中华职教社,把北京语言大学的优势资源和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平台联合起来,使阅读指导师项目在职业教育中落地。在此基础上,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阅读指导师,未来推动阅读指导成为一项职业技能,能够在全社会发挥作用。”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东风东路小学、长河小学及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融合分级阅读特色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的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获得专家团的高度评价,“孩子们呈现出来的气质,让大家耳目一新,既有那种灵动和童趣,同时又非常大方,是‘读写’带给孩子的一种素质的沉淀,‘读写’赋予了他们一种内在的力量。我希望把我们的一些学术研究的积淀,能够转化和注入在德州的读写土壤中。”
据了解,北京语言大学读写研究中心与德州的合作将聚焦多个重点领域:系统开展读写能力培训项目,开发面向职业教育阶段的读写与媒介素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创新探索读写训练与工科专业课程、AI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打造AI赋能中心,全面提升师生的阅读指导能力与数字素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德州讯 3月13日,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主任云国强率调研组到德州开展读写与媒介素养教育专项调研,并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云国强介绍了北语读写研究中心及国家级“双师型”基地建设成果;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樊兆杰阐述了校方职教特色;德州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分享了统一战线在全民阅读及跨文化交流中的创新实践;融合分级阅读研究中心负责人系统汇报了融合分级阅读的推广成效。会议重点研讨了共建德州市阅读指导师培训基地事宜,并就具体实施方案展开深度磋商。
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认为融合分级阅读作为全国阅读领域的“德州名片”,正从基础教育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全域延伸。阅读指导师作为新型职业,在提升公民素养、促进家庭和谐、赋能团队建设、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德州市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我们想借助中华职教社,把北京语言大学的优势资源和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平台联合起来,使阅读指导师项目在职业教育中落地。在此基础上,把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阅读指导师,未来推动阅读指导成为一项职业技能,能够在全社会发挥作用。”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东风东路小学、长河小学及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融合分级阅读特色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的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获得专家团的高度评价,“孩子们呈现出来的气质,让大家耳目一新,既有那种灵动和童趣,同时又非常大方,是‘读写’带给孩子的一种素质的沉淀,‘读写’赋予了他们一种内在的力量。我希望把我们的一些学术研究的积淀,能够转化和注入在德州的读写土壤中。”
据了解,北京语言大学读写研究中心与德州的合作将聚焦多个重点领域:系统开展读写能力培训项目,开发面向职业教育阶段的读写与媒介素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创新探索读写训练与工科专业课程、AI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打造AI赋能中心,全面提升师生的阅读指导能力与数字素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