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后窗

春日植树记

2025-03-3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陈忠瑜
  春日的雨水总裹着青草腥气,我蹲在山坡的梯田上,看父亲用铜铲剖开湿润的泥土。多年前的铁皮水桶还挂着褐色的锈斑,桶壁的凹痕里嵌着往年的苔藓。
  栽种油松是门讲究的活计。树苗从苗圃运来时裹着草绳,根须蜷曲如婴儿攥紧的拳头。树坑的深浅要抵到成人膝盖,太浅根须舒展不开,太深又怕闷坏生气。这个分寸父亲拿捏得准,他说是跟地气对话的直觉。
  春分前的风总带着未褪尽的寒意。我们搬运树苗时,枝丫上的冰凌会簌簌落进后颈,激得人打个寒战。父亲握锹的手掌布满裂口,他教我将树苗扶正的动作像在托举新生儿:“根须要像伞骨般散开,土要回填三遍,每遍都得踩实。”说着便用脚在树根周围踏出规整的圆,那圈凹痕后来成了蚂蚁迁徙的环道。
  山坡上的野花总比城里开得早。当粉白的花瓣飘落在新培的土堆上,父亲会掏出旱烟袋,蹲在树苗旁慢慢抽。青烟顺着他的叹息升腾,缠绕着抽芽的枝条。他说起当年被砍光的百年枫杨,那些树桩的切面渗出琥珀色的汁液,像永远结不了痂的伤口。“树记得比人长久。”烟灰落进土里时,惊走了一只正在搬运种子的黑蚁。
  暮春的雨水丰沛起来。我们披着雨衣在雨中补种被山洪冲倒的幼树,斗笠边缘的水帘模糊了远山的轮廓。父亲用草绳将树苗绑在木桩上,打结的手法与母亲捆扎粽叶时如出一辙。积水漫过胶鞋,我看见自己的倒影在浑黄的水洼里摇晃,恍如多年前那个跟在祖父身后撒松子的孩童。那时漫山遍野的油松还未遭遇虫害,林间的松涛能淹没整个童年的蝉鸣。
  去年深秋陪父亲巡山,发现我们最早种下的那批杉树已高过屋檐。树皮皲裂成龟甲纹,枝丫间悬垂的松果像青铜风铃。父亲用皴裂的指腹摩挲树干,树皮碎屑簌簌落进他衣领。夕阳穿过层叠的针叶,在他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让我想起儿时透过篾筛看天的光景。
  今晨打开老屋的木匣,二十本植树证按年份摞得齐整。泛黄的纸页上,父亲的字迹从遒劲渐至颤抖,最后几年的记录由我代笔。墨迹叠印着不同季节的雨渍,某页还粘着干枯的二月兰花瓣。山风穿堂而过,卷起纸角沙沙作响,仿佛千万树叶在同时翻动。
  我重返山里时,无人机正在高空播撒种子。但每当铁锹触及泥土,掌心传来的震颤依然与多年前别无二致。腐殖土的气息混着汗水的咸涩,在春日的暖阳里发酵成某种亘古的芬芳。
  夕阳西沉时,晚风掠过成年的松林,带来遥远年月的松脂香。在泥土开裂的细响中,我忽然听见无数个春天正破土而出。
  □ 陈忠瑜
  春日的雨水总裹着青草腥气,我蹲在山坡的梯田上,看父亲用铜铲剖开湿润的泥土。多年前的铁皮水桶还挂着褐色的锈斑,桶壁的凹痕里嵌着往年的苔藓。
  栽种油松是门讲究的活计。树苗从苗圃运来时裹着草绳,根须蜷曲如婴儿攥紧的拳头。树坑的深浅要抵到成人膝盖,太浅根须舒展不开,太深又怕闷坏生气。这个分寸父亲拿捏得准,他说是跟地气对话的直觉。
  春分前的风总带着未褪尽的寒意。我们搬运树苗时,枝丫上的冰凌会簌簌落进后颈,激得人打个寒战。父亲握锹的手掌布满裂口,他教我将树苗扶正的动作像在托举新生儿:“根须要像伞骨般散开,土要回填三遍,每遍都得踩实。”说着便用脚在树根周围踏出规整的圆,那圈凹痕后来成了蚂蚁迁徙的环道。
  山坡上的野花总比城里开得早。当粉白的花瓣飘落在新培的土堆上,父亲会掏出旱烟袋,蹲在树苗旁慢慢抽。青烟顺着他的叹息升腾,缠绕着抽芽的枝条。他说起当年被砍光的百年枫杨,那些树桩的切面渗出琥珀色的汁液,像永远结不了痂的伤口。“树记得比人长久。”烟灰落进土里时,惊走了一只正在搬运种子的黑蚁。
  暮春的雨水丰沛起来。我们披着雨衣在雨中补种被山洪冲倒的幼树,斗笠边缘的水帘模糊了远山的轮廓。父亲用草绳将树苗绑在木桩上,打结的手法与母亲捆扎粽叶时如出一辙。积水漫过胶鞋,我看见自己的倒影在浑黄的水洼里摇晃,恍如多年前那个跟在祖父身后撒松子的孩童。那时漫山遍野的油松还未遭遇虫害,林间的松涛能淹没整个童年的蝉鸣。
  去年深秋陪父亲巡山,发现我们最早种下的那批杉树已高过屋檐。树皮皲裂成龟甲纹,枝丫间悬垂的松果像青铜风铃。父亲用皴裂的指腹摩挲树干,树皮碎屑簌簌落进他衣领。夕阳穿过层叠的针叶,在他脸上投下细密的光斑,让我想起儿时透过篾筛看天的光景。
  今晨打开老屋的木匣,二十本植树证按年份摞得齐整。泛黄的纸页上,父亲的字迹从遒劲渐至颤抖,最后几年的记录由我代笔。墨迹叠印着不同季节的雨渍,某页还粘着干枯的二月兰花瓣。山风穿堂而过,卷起纸角沙沙作响,仿佛千万树叶在同时翻动。
  我重返山里时,无人机正在高空播撒种子。但每当铁锹触及泥土,掌心传来的震颤依然与多年前别无二致。腐殖土的气息混着汗水的咸涩,在春日的暖阳里发酵成某种亘古的芬芳。
  夕阳西沉时,晚风掠过成年的松林,带来遥远年月的松脂香。在泥土开裂的细响中,我忽然听见无数个春天正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