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丰收

大家

废墟之美

2025-03-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李辉
  废墟,在我眼中,就是另外一种刻骨铭心的美。
  行走世界,我总爱伫立于废墟面前,注目凝望。废墟看似残缺与寂寞,它们却有另外一种穿越千年历史之美。这种美,在于苍凉,在于与历史远景的衔接。
  我去过不少废墟。中国的玉门关、阳关、锁阳城、骆驼城、年羹尧青海兵营;其他国家的庞贝古城、古罗马遗址、海德堡城堡、格拉纳达古城等地。每一个废墟,都有各自的不同,在起伏跌宕的废墟面前,总能听到遥远历史的回声。这种回声,就是废墟的美丽。
  我两次走进庞贝古城废墟。这座庞贝小渔村,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逐渐发展为庞贝城市,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罗马都城的第二大城。
  公元62年2月8日,强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地区,造成许多建筑物的毁塌,变为废墟。地震过后,庞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华。十多年后,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再度突然爆发,庞贝从此被掩埋在火山灰之下。
  有一部电影《庞贝末日》,叙述的就是火山爆发之前的寂静。彼此的争斗,惊心动魄,维苏威火山的又一次喷发,让这座达到鼎盛时代的庞贝城,从此销声匿迹。不过,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十八世纪开始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二百年来的考古,终于让将近两千前的这座古城废墟重现,走进这里的人们,不能不为之惊叹。
  每次到庞贝古城,都会拍摄一个个废墟:一排排挺拔的立柱,向天而立;灶台前的彩色浮雕、青铜雕像、石墙上破碎的红色圆柱、墙壁上残存的彩色绘画……
  古罗马的废墟遗址,有另外一种恢宏与壮观。
  残缺的斗兽场,阳光映照之下,光与影,相互映衬,一片金黄。斗兽场的附近,一座阔大的凯旋门,雕工精细,上面的浮雕清晰可见,美而恢宏。
  走进古罗马废墟,迎面是高大立柱与残存的神殿。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钟爱洗浴,城内与郊外,修建许多浴场。在郊外,拍摄残留的浴场废墟。罗马的古城墙一直没有拆除,至今还保留着,与之合影留存,感觉就是与千年历史重逢。
  河西走廊的废墟,同样令人震撼。
  汉朝时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望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
  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玉门关与阳关,附近有河流,故设立于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来到玉门关,总会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来到阳关,同样想起王维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途经阳关至玉门关,路上有存留的汉代古长城废墟。来到这里,怎能不拍摄如此苍凉的废墟?汉长城、玉门关、阳关、大盘城……每一个废墟后面,都有历史隐藏其中。
  瓜州榆林窟附近,有座锁阳城遗址。唐代玄奘从西安出发,前往西方取经,就在这座锁阳城逗留,然后由北门前行。这座废墟,据说明清时代还在使用,后来废弃。站在城墙之上,拍摄到不一样的景象。
  河西走廊的古代遗址颇多。骆驼城遗址位于高台城西南骆驼城乡,以骆驼为名,应是当年河西走廊主要靠骆驼运输相关。骆驼城始建于东晋,也是1600多年前北凉国的发祥地。在骆驼城,周边的城墙残缺不齐,但相对完整。
  在青海,我们来到年羹尧的兵营废墟。年羹尧是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一员骁将,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击败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年羹尧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翌年12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雍正四年,被赐自尽。
  年羹尧兵营的前方有条河,故将兵营安扎此地。废墟里面,还有人家在放牧。拍下这些废墟,也是留存历史细节。
  2012年9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西班牙。从巴塞罗那驱车前往格拉纳达古城。
  格拉纳达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内华达山山麓,达若河和赫尼尔河汇合处,呈现另外一种风情。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在半岛南部建立王朝,将近八百年的历史在这里延续。十五世纪末,格拉纳达沦陷,结束伊斯兰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统一的西班牙,漂洋过海开始探险。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后开始在美洲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帝国存在数百年期间,如同大英帝国一样,成为世界最大的帝国之一。
  这座古城,道路狭窄,汽车拐弯抹角进去,行车颇为艰难。就在这里,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惊险。
  离开巴塞罗那之后,另外三人的手机再也无法使用,只能靠我的手机与国内联系。我们住在一个老庭院似的旅店。离开那天,我们二人前去开车,留下二人在广场中心等候来装行李。
  我们开车,转来转去,却无法进入古城里面。街口竖立两个圆柱,应该是可以升降的。我们不会讲西班牙语,用简单的英语说也无法进去。两个小时过去,我们还是束手无策。留在广场的二人,怕我们出了问题,赶紧跑回旅店,说人找不到了。幸好旅店有电话,拨通我的手机,我才告诉他们无法进去。
  于是,我们再次转到街口的圆柱,通过对讲机告诉他们我们住在酒店里面,去取行李,这才获准开车进去。
  一年多之后,2014年1月,我们走进伊斯坦布尔老城,发现有的街道上也安装有同样的圆柱。
  伊斯坦布尔同样是我钟爱的地方。君士坦丁堡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1453年,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大军攻打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时代从此结束。于是,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我们住的酒店前面,有一座壮观的清真寺,是在原有的基督教堂基础之上重新修建,塔柱崛起,上方的金色尖顶,与蓝天白云呼应。真是太美了!
  伊斯坦布尔的古城墙延续至今。站在城墙下面,拍摄那些废墟。地下考古,新发现君士坦丁堡的水宫,走进去,令人惊叹。难以想象,当年驻扎此地的人们,能够建造如此规模宏大的地下水宫。
  废墟之美,穿越千年!每一个废墟背后,总能让人感悟到沧桑之美。这种美,穿透人心……
  □ 李辉
  废墟,在我眼中,就是另外一种刻骨铭心的美。
  行走世界,我总爱伫立于废墟面前,注目凝望。废墟看似残缺与寂寞,它们却有另外一种穿越千年历史之美。这种美,在于苍凉,在于与历史远景的衔接。
  我去过不少废墟。中国的玉门关、阳关、锁阳城、骆驼城、年羹尧青海兵营;其他国家的庞贝古城、古罗马遗址、海德堡城堡、格拉纳达古城等地。每一个废墟,都有各自的不同,在起伏跌宕的废墟面前,总能听到遥远历史的回声。这种回声,就是废墟的美丽。
  我两次走进庞贝古城废墟。这座庞贝小渔村,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逐渐发展为庞贝城市,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罗马都城的第二大城。
  公元62年2月8日,强烈的地震袭击了这一地区,造成许多建筑物的毁塌,变为废墟。地震过后,庞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华。十多年后,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再度突然爆发,庞贝从此被掩埋在火山灰之下。
  有一部电影《庞贝末日》,叙述的就是火山爆发之前的寂静。彼此的争斗,惊心动魄,维苏威火山的又一次喷发,让这座达到鼎盛时代的庞贝城,从此销声匿迹。不过,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十八世纪开始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二百年来的考古,终于让将近两千前的这座古城废墟重现,走进这里的人们,不能不为之惊叹。
  每次到庞贝古城,都会拍摄一个个废墟:一排排挺拔的立柱,向天而立;灶台前的彩色浮雕、青铜雕像、石墙上破碎的红色圆柱、墙壁上残存的彩色绘画……
  古罗马的废墟遗址,有另外一种恢宏与壮观。
  残缺的斗兽场,阳光映照之下,光与影,相互映衬,一片金黄。斗兽场的附近,一座阔大的凯旋门,雕工精细,上面的浮雕清晰可见,美而恢宏。
  走进古罗马废墟,迎面是高大立柱与残存的神殿。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钟爱洗浴,城内与郊外,修建许多浴场。在郊外,拍摄残留的浴场废墟。罗马的古城墙一直没有拆除,至今还保留着,与之合影留存,感觉就是与千年历史重逢。
  河西走廊的废墟,同样令人震撼。
  汉朝时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望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
  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玉门关与阳关,附近有河流,故设立于此,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来到玉门关,总会想起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来到阳关,同样想起王维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途经阳关至玉门关,路上有存留的汉代古长城废墟。来到这里,怎能不拍摄如此苍凉的废墟?汉长城、玉门关、阳关、大盘城……每一个废墟后面,都有历史隐藏其中。
  瓜州榆林窟附近,有座锁阳城遗址。唐代玄奘从西安出发,前往西方取经,就在这座锁阳城逗留,然后由北门前行。这座废墟,据说明清时代还在使用,后来废弃。站在城墙之上,拍摄到不一样的景象。
  河西走廊的古代遗址颇多。骆驼城遗址位于高台城西南骆驼城乡,以骆驼为名,应是当年河西走廊主要靠骆驼运输相关。骆驼城始建于东晋,也是1600多年前北凉国的发祥地。在骆驼城,周边的城墙残缺不齐,但相对完整。
  在青海,我们来到年羹尧的兵营废墟。年羹尧是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一员骁将,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击败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年羹尧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翌年12月,风云骤变,他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雍正四年,被赐自尽。
  年羹尧兵营的前方有条河,故将兵营安扎此地。废墟里面,还有人家在放牧。拍下这些废墟,也是留存历史细节。
  2012年9月,我们一行四人来到西班牙。从巴塞罗那驱车前往格拉纳达古城。
  格拉纳达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内华达山山麓,达若河和赫尼尔河汇合处,呈现另外一种风情。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在半岛南部建立王朝,将近八百年的历史在这里延续。十五世纪末,格拉纳达沦陷,结束伊斯兰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统一的西班牙,漂洋过海开始探险。伊莎贝拉女王资助哥伦布到达美洲,随后开始在美洲的殖民扩张,西班牙帝国存在数百年期间,如同大英帝国一样,成为世界最大的帝国之一。
  这座古城,道路狭窄,汽车拐弯抹角进去,行车颇为艰难。就在这里,我们遇到前所未有的惊险。
  离开巴塞罗那之后,另外三人的手机再也无法使用,只能靠我的手机与国内联系。我们住在一个老庭院似的旅店。离开那天,我们二人前去开车,留下二人在广场中心等候来装行李。
  我们开车,转来转去,却无法进入古城里面。街口竖立两个圆柱,应该是可以升降的。我们不会讲西班牙语,用简单的英语说也无法进去。两个小时过去,我们还是束手无策。留在广场的二人,怕我们出了问题,赶紧跑回旅店,说人找不到了。幸好旅店有电话,拨通我的手机,我才告诉他们无法进去。
  于是,我们再次转到街口的圆柱,通过对讲机告诉他们我们住在酒店里面,去取行李,这才获准开车进去。
  一年多之后,2014年1月,我们走进伊斯坦布尔老城,发现有的街道上也安装有同样的圆柱。
  伊斯坦布尔同样是我钟爱的地方。君士坦丁堡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1453年,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大军攻打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时代从此结束。于是,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我们住的酒店前面,有一座壮观的清真寺,是在原有的基督教堂基础之上重新修建,塔柱崛起,上方的金色尖顶,与蓝天白云呼应。真是太美了!
  伊斯坦布尔的古城墙延续至今。站在城墙下面,拍摄那些废墟。地下考古,新发现君士坦丁堡的水宫,走进去,令人惊叹。难以想象,当年驻扎此地的人们,能够建造如此规模宏大的地下水宫。
  废墟之美,穿越千年!每一个废墟背后,总能让人感悟到沧桑之美。这种美,穿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