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思政 德润成长
——把思政教育有效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
2024-12-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常刚
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促进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开展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结合人教版教材,浅谈一下高中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几点体会。
立足主题,发掘思政元素。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整合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实践探究中发挥思政育人功能。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融入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例如,选择涉及友谊、自由、平等、人生规划等单元话题的英语教材和文章,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等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由于高中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相关的教育信息相对有限,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实现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将思政理念融入到教育资源中,结合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与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相关的教学文章,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针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进行交流与探讨,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德。
对比中西文化,融合思政元素。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中西方文化的话题是比较丰富的。结合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世界观,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例如,在“节日与庆典”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英文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交流,探究中西方思想内涵的差异。提高学生对中国价值理念的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为了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章以西方故事为核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想要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需要优选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例如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单元时,通过社会文化习俗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设计阶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语言技能培养与传统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思政引领。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选取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太空探索、农耕农业、乡村振兴等,融入高中教材相应话题的单元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同时,向学生传达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词汇,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梦”等,从而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在实践与交流中进行文化传承与发扬。
围绕思政元素,拓展教学思路。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拓展课堂教学渠道,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过程渗透,如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实践国际事务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同时加深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和参与,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获取,在实践探究中通过交流与探讨,抒发情感,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探究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寓意。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围绕思政教育元素开展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校内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通过小组点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保证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例如,组织学生排练以红色文化故事为主题的英文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投入情感,学习中国的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定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当地历史博物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教师应加强个人修养,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教师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外在表现,注重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竞争力,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英语教师在教学指导阶段需要认识到课程思政含有的文化内涵、民族意识和精神理念,通过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建立英语课堂思政教学体系,发挥出英语教学中思政的教育引导功能。将思政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发挥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协同性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在立德树人和培养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菏泽市鄄城县实验中学)
将思政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可以促进英语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开展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结合人教版教材,浅谈一下高中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几点体会。
立足主题,发掘思政元素。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首先需要整合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实践探究中发挥思政育人功能。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融入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例如,选择涉及友谊、自由、平等、人生规划等单元话题的英语教材和文章,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和价值观等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由于高中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相关的教育信息相对有限,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实现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将思政理念融入到教育资源中,结合耳熟能详的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与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相关的教学文章,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针对中西方文化内涵进行交流与探讨,能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德。
对比中西文化,融合思政元素。高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中西方文化的话题是比较丰富的。结合中西方文化,对比分析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世界观,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例如,在“节日与庆典”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采用英文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交流,探究中西方思想内涵的差异。提高学生对中国价值理念的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为了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章以西方故事为核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较少,想要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需要优选教材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例如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单元时,通过社会文化习俗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设计阶段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语言技能培养与传统文化意识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结合时事热点,进行思政引领。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选取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太空探索、农耕农业、乡村振兴等,融入高中教材相应话题的单元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同时,向学生传达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词汇,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梦”等,从而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在实践与交流中进行文化传承与发扬。
围绕思政元素,拓展教学思路。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拓展课堂教学渠道,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过程渗透,如模拟联合国、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等,为学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和实践国际事务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同时加深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和参与,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知识获取,在实践探究中通过交流与探讨,抒发情感,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探究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寓意。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围绕思政教育元素开展实践活动。例如,通过校内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通过小组点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保证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例如,组织学生排练以红色文化故事为主题的英文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投入情感,学习中国的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怀。定期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当地历史博物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
教师应加强个人修养,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教师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外在表现,注重调整个人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文化竞争力,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英语教师在教学指导阶段需要认识到课程思政含有的文化内涵、民族意识和精神理念,通过中外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建立英语课堂思政教学体系,发挥出英语教学中思政的教育引导功能。将思政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发挥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的协同性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在立德树人和培养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新模式,实现思政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菏泽市鄄城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