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里辛街道打造“1+33+N”医疗卫生体系

建成“10分钟”就医圈

2024-12-1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池成成
  
  今年以来,济南市钢城区里辛街道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打造“1+33+N”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10分钟”医疗服务圈,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强服务,打造“1+33+N”医疗卫生体系
  1个中心夯实医疗卫生服务根基。街道于2024年争取资金1.5亿元建成了占地11390㎡的里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六层门诊楼、发热哨点综合楼各一栋,可服务周边3万群众就医。与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立三院、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协同合作,健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实现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在基层,疑难重症绿色通道转诊治疗的目标。
  33个资源阵地形成公共卫生服务矩阵。创新实施卫生院领办卫生室建设行动,对辖区卫生室改造提升。一是强硬件,全面改善基层就医条件。坚持“样板村引领、全域化覆盖”思路,严格落实“6S”管理、“七有四提升”改造,33个高标准示范村卫生室目前全部建成。二是提软件,全面提高医疗人才队伍素质。探索建立新进卫生院人员下派村卫生室工作,村医定期到卫生院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强村卫生室结对交流,规范村医管理使用。
  N个服务站点构建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建立多形式卫生服务站点,有效消除村级医疗服务空白。一是实施“移动医院”巡诊。在未设置村卫生室、邻村又不能实现医疗服务覆盖的村建立巡诊点17个,公开巡诊信息,为村民提供健康服务和管理。二是组织“家庭医生”签约。聚焦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2个,签约2.6万人次,签约率62%。三是探索“健康积分”模式。以“健康行为积分兑换物品”的形式让村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目前共建立“健康积分”兑换超市2个,累计兑换1.1万余人。
树标杆,建成“10分钟”就医圈
  普及普惠、重点覆盖,医疗基础更加坚实。“1+33+N”体系全面盘活辖区医疗服务资源,形成上下联通的医疗网络,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跃升“蝶变”。里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截至目前,门诊治疗达7.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0%;住院患者同比增长10%。村卫生室规范化率98%,建成市级示范村卫生室1个、县级5个,实现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从“有”变“优”。
  利民惠民、实事落地,健康底色更加鲜明。街道严格落实民生责任,重点保障“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一弱一困”六类重点人员。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势资源,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医养之家”;依托“中医馆”“中医角”,开展“扁鹊四季养生”服务行动;建立重点人员档案3.9万份,建档率100%;孕产妇、新生儿访视率100%,各项健康红利“可感可及”,中心获评山东省老年友善医院、济南市健康促进医院。
  □池成成
  
  今年以来,济南市钢城区里辛街道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打造“1+33+N”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10分钟”医疗服务圈,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更有保障。
强服务,打造“1+33+N”医疗卫生体系
  1个中心夯实医疗卫生服务根基。街道于2024年争取资金1.5亿元建成了占地11390㎡的里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六层门诊楼、发热哨点综合楼各一栋,可服务周边3万群众就医。与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立三院、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协同合作,健全双向转诊、分级诊疗运行机制,实现慢病患者健康管理在基层,疑难重症绿色通道转诊治疗的目标。
  33个资源阵地形成公共卫生服务矩阵。创新实施卫生院领办卫生室建设行动,对辖区卫生室改造提升。一是强硬件,全面改善基层就医条件。坚持“样板村引领、全域化覆盖”思路,严格落实“6S”管理、“七有四提升”改造,33个高标准示范村卫生室目前全部建成。二是提软件,全面提高医疗人才队伍素质。探索建立新进卫生院人员下派村卫生室工作,村医定期到卫生院跟班学习等制度,加强村卫生室结对交流,规范村医管理使用。
  N个服务站点构建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建立多形式卫生服务站点,有效消除村级医疗服务空白。一是实施“移动医院”巡诊。在未设置村卫生室、邻村又不能实现医疗服务覆盖的村建立巡诊点17个,公开巡诊信息,为村民提供健康服务和管理。二是组织“家庭医生”签约。聚焦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2个,签约2.6万人次,签约率62%。三是探索“健康积分”模式。以“健康行为积分兑换物品”的形式让村民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目前共建立“健康积分”兑换超市2个,累计兑换1.1万余人。
树标杆,建成“10分钟”就医圈
  普及普惠、重点覆盖,医疗基础更加坚实。“1+33+N”体系全面盘活辖区医疗服务资源,形成上下联通的医疗网络,实现基层医疗服务跃升“蝶变”。里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评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截至目前,门诊治疗达7.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0%;住院患者同比增长10%。村卫生室规范化率98%,建成市级示范村卫生室1个、县级5个,实现群众家门口看病就医从“有”变“优”。
  利民惠民、实事落地,健康底色更加鲜明。街道严格落实民生责任,重点保障“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一弱一困”六类重点人员。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势资源,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立“医养之家”;依托“中医馆”“中医角”,开展“扁鹊四季养生”服务行动;建立重点人员档案3.9万份,建档率100%;孕产妇、新生儿访视率100%,各项健康红利“可感可及”,中心获评山东省老年友善医院、济南市健康促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