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孝兴家园22区3号楼居民翟永:
告别39年老旧石头房搬进新小区
2024-09-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原来频繁的黄河水患,是我们这些滩区村民的“梦魇”。我的老家在长清区孝里街道孝里二村,距黄河岸边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听父亲说,以前洪水过去,往往庄稼绝收,甚至房倒屋塌。
我家搬迁之前住的还是1982年盖的石头房子。2017年,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2021年,我们告别透风漏雨的老旧石头房,搬到了孝兴家园,也就是全省最大规模的黄河滩区迁建集中安置区。
我们选择了一栋楼上9楼和10楼各140平方米的两套房子,父母住楼上,我们住楼下,很方便。都说年轻人愿意搬上楼住,但老人难离故土,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方便的衣食住行,让我爸妈也喜欢上了这种城里人的生活。
上楼之前,我们就把家里的农具和老家具一股脑儿卖了。老人年纪大了,把土地流转出去,7亩地每年能拿七八千的流转费用。我和妻子在镇上的同一个工厂上班,每个月一万多块钱的工资收入,一家六口人生活过得很舒适。
搬迁后,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生活品质提高了。原来在村里,买个东西都不方便,特别是老人,只能赶5天一次的大集。现在小区周边配套完善,有大超市,也有门头房,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社区里还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着急忙慌地跑老远到镇上去看病。家里老人最满意的还是冬天的集中供暖,告别了原来村里的土暖气,不仅干净还安全,冬天和过春天一样。
挪出“穷窝”,搬进新小区,孩子上学条件更好了,老人生活更舒适了,我们也有了更顺心稳定的工作,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 姜斌 整理)
我家搬迁之前住的还是1982年盖的石头房子。2017年,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2021年,我们告别透风漏雨的老旧石头房,搬到了孝兴家园,也就是全省最大规模的黄河滩区迁建集中安置区。
我们选择了一栋楼上9楼和10楼各140平方米的两套房子,父母住楼上,我们住楼下,很方便。都说年轻人愿意搬上楼住,但老人难离故土,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方便的衣食住行,让我爸妈也喜欢上了这种城里人的生活。
上楼之前,我们就把家里的农具和老家具一股脑儿卖了。老人年纪大了,把土地流转出去,7亩地每年能拿七八千的流转费用。我和妻子在镇上的同一个工厂上班,每个月一万多块钱的工资收入,一家六口人生活过得很舒适。
搬迁后,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生活品质提高了。原来在村里,买个东西都不方便,特别是老人,只能赶5天一次的大集。现在小区周边配套完善,有大超市,也有门头房,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社区里还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着急忙慌地跑老远到镇上去看病。家里老人最满意的还是冬天的集中供暖,告别了原来村里的土暖气,不仅干净还安全,冬天和过春天一样。
挪出“穷窝”,搬进新小区,孩子上学条件更好了,老人生活更舒适了,我们也有了更顺心稳定的工作,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记者 姜斌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