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探索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

“多元托育”托举孩子美好童年

2024-09-13 作者: 黄鑫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黄鑫
  本报通讯员 刘斐

  “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近年来,滨州市聚焦“放心托育,方便可及”的群众诉求,积极探索,初步形成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让群众享受便利安心的托育服务。
  家庭式托育: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在惠民县孙武街道碧桂园小区,有一间被“改装”的特殊户型,推开门,整齐摆放的小桌子小凳子、有序陈列的小滑梯小秋千等映入眼帘……这处名为“几米稚家”的托育园,是滨州市探索家庭式托育的一处缩影。
  家庭式托育模式,是指在家庭环境下提供托儿服务,具有团队照护特征。托育点设立在小区内部,孩子不需要出小区就能获得照护。
  “孩子对三居室的房子会更加熟悉和亲切,来这里就像串门做客一样。”2岁宝宝悦悦的妈妈告诉记者。
  “几米稚家”托育园园长张莹从事幼教工作十余年,“对于小孩子来说,家庭式托育更为温馨和个性化,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亲密关系,获得更好的关怀和照顾。”张莹说。
  近年来,滨州在全市范围内鼓励居民利用自有住宅开展托育服务,探索“小区内、家门口”可见可及的家庭托育模式,并提供灵活多样的互助式服务。
  用人单位办托:上班带娃两不误
  “小手手放腿上,小背背直起来,看看哪个宝贝最可爱!”在滨州市爱之初托育中心的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导声此起彼伏。
  这所托育中心坐落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意设计中心三楼,主要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进驻企业职工提供包含照护、习惯养成、潜能开发和早期启蒙教育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托育中心负责人张芳芳介绍,用人单位办托的模式让家长便捷地带孩子到单位,工作时段由专业团队照顾,实现了工作与育儿两不误。
  “我们早晨上班带孩子来,下班带孩子回家,省去了很多烦恼。”职工薛芸说。
  为鼓励更多用人单位加入托育队伍,滨州市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性用人单位普惠托育机构给予最高5万元建设补助。滨州市卫健委、滨州市总工会还联合开展普惠托育补贴活动,发放50万元电子消费券,用于入托保育费用抵扣,为有托育需求的职工家庭提供便利。
  社区托育: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社区是婴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托育服务的重要载体。
  去年以来,滨州在滨城区、博兴县探索社区托育试点,将符合托育服务要求的社区闲置空间改建为托育场所,并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的多元托育服务,加快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博昌街道新城社区托育点是博兴县首家开园的社区托育点。和普通的托育机构不同,它采用“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协同模式,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灵活方便的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并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亲子活动、亲子演出、育儿指导等活动支持。
  “目前社区共有0-3岁儿童267名,已开设课程5期,累计受益儿童100名。”博昌街道新城社区党组书记贾莎莎说。
  截至目前,滨州市各类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数15812个,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288家,每千人口托位数4.1个。“滨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提供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切实破解群众带娃难题。”滨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党支部书记单丽君说。
  □ 本 报 记 者 黄鑫
  本报通讯员 刘斐

  “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近年来,滨州市聚焦“放心托育,方便可及”的群众诉求,积极探索,初步形成社区办托、单位办托、幼儿园托育、家庭托育点等多元供给模式,让群众享受便利安心的托育服务。
  家庭式托育:托起“家门口”的幸福
  在惠民县孙武街道碧桂园小区,有一间被“改装”的特殊户型,推开门,整齐摆放的小桌子小凳子、有序陈列的小滑梯小秋千等映入眼帘……这处名为“几米稚家”的托育园,是滨州市探索家庭式托育的一处缩影。
  家庭式托育模式,是指在家庭环境下提供托儿服务,具有团队照护特征。托育点设立在小区内部,孩子不需要出小区就能获得照护。
  “孩子对三居室的房子会更加熟悉和亲切,来这里就像串门做客一样。”2岁宝宝悦悦的妈妈告诉记者。
  “几米稚家”托育园园长张莹从事幼教工作十余年,“对于小孩子来说,家庭式托育更为温馨和个性化,有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亲密关系,获得更好的关怀和照顾。”张莹说。
  近年来,滨州在全市范围内鼓励居民利用自有住宅开展托育服务,探索“小区内、家门口”可见可及的家庭托育模式,并提供灵活多样的互助式服务。
  用人单位办托:上班带娃两不误
  “小手手放腿上,小背背直起来,看看哪个宝贝最可爱!”在滨州市爱之初托育中心的课堂上,老师们的教导声此起彼伏。
  这所托育中心坐落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意设计中心三楼,主要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进驻企业职工提供包含照护、习惯养成、潜能开发和早期启蒙教育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托育中心负责人张芳芳介绍,用人单位办托的模式让家长便捷地带孩子到单位,工作时段由专业团队照顾,实现了工作与育儿两不误。
  “我们早晨上班带孩子来,下班带孩子回家,省去了很多烦恼。”职工薛芸说。
  为鼓励更多用人单位加入托育队伍,滨州市制定出台《关于支持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建设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性用人单位普惠托育机构给予最高5万元建设补助。滨州市卫健委、滨州市总工会还联合开展普惠托育补贴活动,发放50万元电子消费券,用于入托保育费用抵扣,为有托育需求的职工家庭提供便利。
  社区托育: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社区是婴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托育服务的重要载体。
  去年以来,滨州在滨城区、博兴县探索社区托育试点,将符合托育服务要求的社区闲置空间改建为托育场所,并提供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的多元托育服务,加快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
  博昌街道新城社区托育点是博兴县首家开园的社区托育点。和普通的托育机构不同,它采用“社会组织+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的协同模式,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灵活方便的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并为婴幼儿及家长提供亲子活动、亲子演出、育儿指导等活动支持。
  “目前社区共有0-3岁儿童267名,已开设课程5期,累计受益儿童100名。”博昌街道新城社区党组书记贾莎莎说。
  截至目前,滨州市各类托育机构可提供托位数15812个,完成备案的托育机构288家,每千人口托位数4.1个。“滨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提供多元化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切实破解群众带娃难题。”滨州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党支部书记单丽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