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神内二病区主任江文静——
医学生不仅学治病,还要学“治心”
2024-09-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周欣怡
9月11日凌晨2点,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神内二病区主任江文静处理完病房患者的诊疗后,忽然才想起来,这个教师节已经过去了,收到的数十条教师节祝福短信以及卡片还没有来得及回复,而这样昼夜忙碌的工作对于她来说已是日常。
2007年,江文静进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已近20载,一路行医得到老师们的倾囊相授。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江文静回想老师对待病人,总是非常有温度、耐心地问诊,待病人如亲人;每周查房讨论,都会提前了解病情并查阅研读相关文献,以方便大家学习;老师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满腔的热忱、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服务于广大患者,这都深深影响着江文静。
江文静自加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来,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学研究与医学教育工作。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引路人。医学生肩负着探索人类健康、推动医学进步的责任。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除了教授专业理论和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观念,提倡医生在学习和问诊的过程中注重对病人心理的关注。
在江文静多年如一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明白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医学生不仅学治病,还要学治心。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江文静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在课堂上,她尽力向每一位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专业人士。在教学中,通过授课、讲解案例、模拟病例等形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
在科室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中,江文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提出自己的问题,面对每个案例,从最基本的问病史,到体格检查,再到病例分析,她都会耐心指导、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每个学生都能领会到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9月11日凌晨2点,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神内二病区主任江文静处理完病房患者的诊疗后,忽然才想起来,这个教师节已经过去了,收到的数十条教师节祝福短信以及卡片还没有来得及回复,而这样昼夜忙碌的工作对于她来说已是日常。
2007年,江文静进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工作,至今已近20载,一路行医得到老师们的倾囊相授。
“医道从德,术业求精。”江文静回想老师对待病人,总是非常有温度、耐心地问诊,待病人如亲人;每周查房讨论,都会提前了解病情并查阅研读相关文献,以方便大家学习;老师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满腔的热忱、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服务于广大患者,这都深深影响着江文静。
江文静自加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来,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科学研究与医学教育工作。在她看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引路人。医学生肩负着探索人类健康、推动医学进步的责任。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除了教授专业理论和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道德观念,提倡医生在学习和问诊的过程中注重对病人心理的关注。
在江文静多年如一的言传身教下,学生们明白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医学生不仅学治病,还要学治心。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江文静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在课堂上,她尽力向每一位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专业人士。在教学中,通过授课、讲解案例、模拟病例等形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
在科室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中,江文静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提出自己的问题,面对每个案例,从最基本的问病史,到体格检查,再到病例分析,她都会耐心指导、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让每个学生都能领会到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