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部205名刑事技术专家库中,孙培亮是唯一的辅警——

在实战中锻造“指纹神探”

2023-07-05 作者: 张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王 川

  工作21年,潍坊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五大队四级辅警孙培亮用150万枚指纹的比对诠释了他的敬业奉献、用210余起命案的侦破捍卫着正义的尊严。“指纹工作几乎没有理论可学,就是靠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就像我的‘赤脚医生’父亲,看过的疑难杂症多了,经验自然也就丰富了。”孙培亮说。
  200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孙培亮一直从事指纹信息工作。谈起孙培亮,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窦书强认为,孙培亮是一个工作中闲不下来的人,“他不喜欢封闭的实验室,而是热衷于勘查现场、提取指纹,只要是他勘查过的现场,再小的细节、再不起眼的角落都不放过。”
  指纹破案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更需要严谨细致和耐得住寂寞。只有循迹追踪、抽丝剥茧,才能在侦破悬案积案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别人不曾注意的细节,让尘封已久的案件得以“重生”。
  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丁华锋记得,多年前的一起悬案中,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唯一线索,是一枚高度残缺的血指纹。由于这枚指纹遗留面积小,稳定特征极少,一直无法比中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就在参与案件的所有人都觉得陷入僵局时,早已将这枚残缺血指纹形态特征牢记于心的孙培亮一直在寻找突破点。他不断更换角度,筛选出数千名反馈名单,经过无数次的逻辑分析和系统比对后,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总有人说他是指纹天才,但我知道,他的这份天赋,是用150万枚指纹‘喂’出来的,是一次次挑灯夜战,通宵达旦换回来的。”丁华锋说。
  指纹信息工作十分枯燥和单调,孙培亮的坚守只为了群众的信任和托付。2002年刚接触指纹工作时,孙培亮就接到一起盗窃案。一对来自农村的残疾人夫妇,省吃俭用攒下的7000元积蓄,被全部偷走。
  “在现场,老两口哭得撕心裂肺。他们抓着我的手,求我一定要帮他们把钱找回来。”那一天特别冷,孙培亮在现场待了4个小时,一点点排查蛛丝马迹,一遍遍询问受害人细节,终于提取到了一枚关键指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通过指纹破获的这一起案子,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从而立志在指纹鉴定比对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随着指纹比对经验不断增加,潍坊市公安局提供的平台也不断扩大,孙培亮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指纹检验方法的工作中,独立研发出全国近十年来的最新技战法——原始图像处理与指纹系统相结合。利用这一方法,他曾创下一个月内连续破获4起本地15年以上命案积案的突出成绩,被公安部指定负责多起全国久攻未破的疑难案件。在全国首次掌纹会战中,他凭一己之力比中了案件总数的42.3%,又一次刷新了所有参战民警的最高纪录,由一名刑侦小兵逐步成长为打击犯罪的“一把尖刀”。
  为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后,孙培亮成功研发出“指纹特征宏观与微观融合”“原始图像处理与指纹系统相结合”两种比对技战法,建立了一套具备业内领先水平的指纹分析比对体系,并在2021年5月,通过这套指纹比对技术,破获了一起网络贩毒案,被公安部列为经典案例。
  如今,孙培亮先后直接比中全国各类案件8000余起,其中公安部B级案件100余起,命案积案210起。入选公安部“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是公安部205名刑事技术专家库中唯一的辅警,被潍坊市公安局选聘为兼职教官,还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本报通讯员 王 川

  工作21年,潍坊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五大队四级辅警孙培亮用150万枚指纹的比对诠释了他的敬业奉献、用210余起命案的侦破捍卫着正义的尊严。“指纹工作几乎没有理论可学,就是靠不断的实践来充实自己。就像我的‘赤脚医生’父亲,看过的疑难杂症多了,经验自然也就丰富了。”孙培亮说。
  2002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孙培亮一直从事指纹信息工作。谈起孙培亮,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委窦书强认为,孙培亮是一个工作中闲不下来的人,“他不喜欢封闭的实验室,而是热衷于勘查现场、提取指纹,只要是他勘查过的现场,再小的细节、再不起眼的角落都不放过。”
  指纹破案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更需要严谨细致和耐得住寂寞。只有循迹追踪、抽丝剥茧,才能在侦破悬案积案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别人不曾注意的细节,让尘封已久的案件得以“重生”。
  潍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丁华锋记得,多年前的一起悬案中,犯罪嫌疑人留下的唯一线索,是一枚高度残缺的血指纹。由于这枚指纹遗留面积小,稳定特征极少,一直无法比中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案件一直悬而未破。
  就在参与案件的所有人都觉得陷入僵局时,早已将这枚残缺血指纹形态特征牢记于心的孙培亮一直在寻找突破点。他不断更换角度,筛选出数千名反馈名单,经过无数次的逻辑分析和系统比对后,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总有人说他是指纹天才,但我知道,他的这份天赋,是用150万枚指纹‘喂’出来的,是一次次挑灯夜战,通宵达旦换回来的。”丁华锋说。
  指纹信息工作十分枯燥和单调,孙培亮的坚守只为了群众的信任和托付。2002年刚接触指纹工作时,孙培亮就接到一起盗窃案。一对来自农村的残疾人夫妇,省吃俭用攒下的7000元积蓄,被全部偷走。
  “在现场,老两口哭得撕心裂肺。他们抓着我的手,求我一定要帮他们把钱找回来。”那一天特别冷,孙培亮在现场待了4个小时,一点点排查蛛丝马迹,一遍遍询问受害人细节,终于提取到了一枚关键指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通过指纹破获的这一起案子,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从而立志在指纹鉴定比对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随着指纹比对经验不断增加,潍坊市公安局提供的平台也不断扩大,孙培亮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指纹检验方法的工作中,独立研发出全国近十年来的最新技战法——原始图像处理与指纹系统相结合。利用这一方法,他曾创下一个月内连续破获4起本地15年以上命案积案的突出成绩,被公安部指定负责多起全国久攻未破的疑难案件。在全国首次掌纹会战中,他凭一己之力比中了案件总数的42.3%,又一次刷新了所有参战民警的最高纪录,由一名刑侦小兵逐步成长为打击犯罪的“一把尖刀”。
  为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同行,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后,孙培亮成功研发出“指纹特征宏观与微观融合”“原始图像处理与指纹系统相结合”两种比对技战法,建立了一套具备业内领先水平的指纹分析比对体系,并在2021年5月,通过这套指纹比对技术,破获了一起网络贩毒案,被公安部列为经典案例。
  如今,孙培亮先后直接比中全国各类案件8000余起,其中公安部B级案件100余起,命案积案210起。入选公安部“全国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专家组”成员,是公安部205名刑事技术专家库中唯一的辅警,被潍坊市公安局选聘为兼职教官,还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