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厂房“新生记”

2023-07-05 作者: 都镇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一处闲置17年的厂房,最近,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迎来了“新生”。
  6月28日,记者在高密市柴沟镇原三公木业厂区看到,昔日杂草丛生、破旧不堪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工厂。该项目为高密市柴沟镇招引的青岛恩普年产500万件木制工艺品项目,今年2月份立项,3月份开工建设,本月底前开始设备安装调试,预计7月份投产达效。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美资企业青岛客之惠贸易公司投资1.37亿元建设,在落户高密之前,也曾在青岛本地、日照等地考察。此后,在高密市柴沟镇当地企业牵头下,前来柴沟镇考察。
  与青岛市毗邻、交通优势较好,让企业初步看中了高密市柴沟镇。不过,随着镇域经济的发展,土地空间不足成了项目落地的瓶颈。如何让来之不易的项目落户?高密市柴沟镇将目光放到了此前闲置17年的原三公木业的厂房,通过探索“零地招商”“以商招商”,组建专班靠上服务,最终让这闲置低效的厂房有了“新生”。
  作风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高密市全力以赴拼经济和促进财源建设。其中,柴沟镇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每个项目都成立工作专班,由参加书记办公会的同志任班长,牵头负全责,其他分管同志分工负责。“今年以来,我们走出去,引进来,加大招引力度,先后吸引8家企业来柴沟镇实地考察,签约项目5个。目前,全镇共有市级以上重点项目9个。”柴沟镇党委书记高健说。
  “我们公司在越南、青岛胶州等地建有加工厂,产品为木质旗杆、木质玩具、家具配件等,主要出口欧美市场,生产的旗杆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青岛恩普工艺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贺秀勇说,随着厂区的建成,这几天,物流车辆正在加班加点运输相关设备,争取早日达产。
  今年以来,高密市柴沟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在全镇的党员干部中开展以“三问四帮五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服务活动,以走下去、沉下去找办法寻答案为着力点,促使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1559户,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8件,问题解决率达98%。
  就在这次走访中,困扰青岛恩普年产500万件木制工艺品项目的一个问题得以解决。原来,企业在建设厂房中发现,厂房西侧原本用于建设消防通道的土地宽度不够,必须往西侧扩地。然而,厂区西侧的土地是柴沟镇柴沟村的土地,多数由村民栽植了树木。
  柴沟镇挂职副镇长、柴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京福在走访中获知了企业的难题,就立马联系相关村民作动员,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助企业完成了土地清障任务。“由于今年订单的变化,我们原本不急于建设厂房,但看到当地党员干部为了项目跑前跑后,我们董事长专门强调,尽快建厂投产。”贺秀勇说。
  “我们将进一步畅通优化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调查研究‘走心’,深入项目一线推动调查研究‘走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高健说。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一处闲置17年的厂房,最近,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迎来了“新生”。
  6月28日,记者在高密市柴沟镇原三公木业厂区看到,昔日杂草丛生、破旧不堪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工厂。该项目为高密市柴沟镇招引的青岛恩普年产500万件木制工艺品项目,今年2月份立项,3月份开工建设,本月底前开始设备安装调试,预计7月份投产达效。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由美资企业青岛客之惠贸易公司投资1.37亿元建设,在落户高密之前,也曾在青岛本地、日照等地考察。此后,在高密市柴沟镇当地企业牵头下,前来柴沟镇考察。
  与青岛市毗邻、交通优势较好,让企业初步看中了高密市柴沟镇。不过,随着镇域经济的发展,土地空间不足成了项目落地的瓶颈。如何让来之不易的项目落户?高密市柴沟镇将目光放到了此前闲置17年的原三公木业的厂房,通过探索“零地招商”“以商招商”,组建专班靠上服务,最终让这闲置低效的厂房有了“新生”。
  作风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高密市全力以赴拼经济和促进财源建设。其中,柴沟镇发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每个项目都成立工作专班,由参加书记办公会的同志任班长,牵头负全责,其他分管同志分工负责。“今年以来,我们走出去,引进来,加大招引力度,先后吸引8家企业来柴沟镇实地考察,签约项目5个。目前,全镇共有市级以上重点项目9个。”柴沟镇党委书记高健说。
  “我们公司在越南、青岛胶州等地建有加工厂,产品为木质旗杆、木质玩具、家具配件等,主要出口欧美市场,生产的旗杆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青岛恩普工艺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贺秀勇说,随着厂区的建成,这几天,物流车辆正在加班加点运输相关设备,争取早日达产。
  今年以来,高密市柴沟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在全镇的党员干部中开展以“三问四帮五有”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服务活动,以走下去、沉下去找办法寻答案为着力点,促使调查研究走深走实。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1559户,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8件,问题解决率达98%。
  就在这次走访中,困扰青岛恩普年产500万件木制工艺品项目的一个问题得以解决。原来,企业在建设厂房中发现,厂房西侧原本用于建设消防通道的土地宽度不够,必须往西侧扩地。然而,厂区西侧的土地是柴沟镇柴沟村的土地,多数由村民栽植了树木。
  柴沟镇挂职副镇长、柴沟村党支部书记王京福在走访中获知了企业的难题,就立马联系相关村民作动员,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助企业完成了土地清障任务。“由于今年订单的变化,我们原本不急于建设厂房,但看到当地党员干部为了项目跑前跑后,我们董事长专门强调,尽快建厂投产。”贺秀勇说。
  “我们将进一步畅通优化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推动调查研究‘走心’,深入项目一线推动调查研究‘走实’,用心、用情、用力推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高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