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
青岛李沧着力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
2025-10-16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 李登程
今年以来,青岛李沧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议精神,进一步更新警务理念,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推进现代警务建设,高标打造牵引“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情指中心,精心构建现代化合成作战指挥新体系,全面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
聚焦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强牵引。聚焦打造“龙头警务”升级版,以情指中心为牵引,围绕线索归口、会商研判、快速反应、指挥调度、勤务监督等运行机制,整合优化警种资源部署,科学规划完善功能区域建设,实现了接处警信息统一受理、辖区社会治安情况实时监测管控、警情处置和勤务管理全程监督、警情指令和信息研判闭环运作,着力打造“上下贯通、扁平指挥、可视调度、快速响应、一体作战、联动处置”的合成作战指挥体系。
搭建“1+2+6+N”指挥组织体系,紧盯“警情”“案情”“社情”等维度领域,充分运用大数据深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全面做好支撑实战警种部门打防管控服等工作,以大数据赋能实战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21时30分许,分局接辖区居民报警求助:其13岁女儿于当日19时离家后至今未归。接到报警后,情指中心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作用,在数据资源的有效支撑下,迅速锁定其活动范围,并安排警力加强周边区域查找,不到半个小时便找到走失儿童。
聚焦警情分析,靶向治理提质效。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打破“事后诸葛亮”思维,充分发挥警情牵引实战“风向标”作用,做实警情全量汇聚,加强警情规律性研判分析,变事后出警处置为主动先发制人,以更有针对性的主动警务深挖隐形犯罪,减少可防性案件发生。
“我们把警情当作治安的‘晴雨表’,实行接警即研判,及时感知治安态势,挖掘隐患漏洞。”情指中心民警介绍,“通过对警情态势分析,将一事多发、一人多次、一地多起的重复警情推送属地派出所防范化解,预防矛盾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实现警情源头治理,形成工作闭环。”
通过对警情分析研判,实现了对社会治安问题的精准识别,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切实把潜在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
今年以来,青岛李沧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议精神,进一步更新警务理念,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推进现代警务建设,高标打造牵引“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情指中心,精心构建现代化合成作战指挥新体系,全面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
聚焦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强牵引。聚焦打造“龙头警务”升级版,以情指中心为牵引,围绕线索归口、会商研判、快速反应、指挥调度、勤务监督等运行机制,整合优化警种资源部署,科学规划完善功能区域建设,实现了接处警信息统一受理、辖区社会治安情况实时监测管控、警情处置和勤务管理全程监督、警情指令和信息研判闭环运作,着力打造“上下贯通、扁平指挥、可视调度、快速响应、一体作战、联动处置”的合成作战指挥体系。
搭建“1+2+6+N”指挥组织体系,紧盯“警情”“案情”“社情”等维度领域,充分运用大数据深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全面做好支撑实战警种部门打防管控服等工作,以大数据赋能实战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21时30分许,分局接辖区居民报警求助:其13岁女儿于当日19时离家后至今未归。接到报警后,情指中心充分发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作用,在数据资源的有效支撑下,迅速锁定其活动范围,并安排警力加强周边区域查找,不到半个小时便找到走失儿童。
聚焦警情分析,靶向治理提质效。通过“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打破“事后诸葛亮”思维,充分发挥警情牵引实战“风向标”作用,做实警情全量汇聚,加强警情规律性研判分析,变事后出警处置为主动先发制人,以更有针对性的主动警务深挖隐形犯罪,减少可防性案件发生。
“我们把警情当作治安的‘晴雨表’,实行接警即研判,及时感知治安态势,挖掘隐患漏洞。”情指中心民警介绍,“通过对警情态势分析,将一事多发、一人多次、一地多起的重复警情推送属地派出所防范化解,预防矛盾纠纷升级为刑事案件,实现警情源头治理,形成工作闭环。”
通过对警情分析研判,实现了对社会治安问题的精准识别,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切实把潜在风险解决在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