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法制报  >  东营公安

自然保护区分局

精心打造盐碱滩上的“红柳党支部”党建品牌

2025-07-01 作者: 来源: 山东法制报
  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党支部精心打造“红柳党支部”党建品牌,将党建、警务与服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守护生态、护航发展”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分局党支部荣获了“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过硬党支部”“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铸强党建品牌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红柳在环境恶劣的盐碱滩上靠着顽强的毅力傲然伫立,分局党支部以红柳自喻,创建“红柳支部”党建品牌,发扬荒滩红柳精神,坚韧不拔、红心向党、不负芳华。
  党支部牢记“公安姓党”根本政治属性,建立“工作出问题,党建找原因”的党建溯源机制。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书记领学、委员助学、全员践学的学习模式,开展“党史小课堂”等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开展重温入党入警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化警示教育、法纪教育、廉政提醒,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持续保持队伍建设“零违纪”。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首创生态保护联盟

  “放飞的小白鹭又回家啦!”民警苏冠昌在2022年解救了一只受伤被困的白鹭,刚到救助站时小白鹭经常用喙攻击人,苏冠昌便用滑轮和长绳自制了投喂器,将美味的小鱼送到它嘴边,小白鹭痊愈后放飞蓝天了。可在次日清晨白鹭又飞了回来,之后多次“回家”,“人鹭奇缘”就此续写。
  分局党支部创新“生态警务”机制,与检法机关、科研院所、公益组织等30家单位打造“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联盟”,形成生态保护“一盘棋”工作格局。在打击涉生态领域违法犯罪方面,与各警种部门、行政执法、海警局等建立联合巡防机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依托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建野生动物救助队;在防止危废倾倒等方面,指导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等单位解决油井二次污染问题。联合查处破坏自然资源行为350余起,行政拘留11人、刑事拘留2人,清理违规网具3万余米,清理保护区周边非法渔船60余艘,救助野生鸟类82只。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组建“警旅荟服务团队”

  “孩子把没有电话卡的手机弄丢了,能找到吗?”在15.3万公顷的景区中寻找没有电话卡的手机犹如大海捞针,但民警林志军有好办法,他动动指尖在“警旅荟”微信群发布信息,全景区工作人员瞬间开启寻找模式,几分钟后手机就找到了。
  针对景区面积大、景点分散、游客流动快的特点,分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方式,会同文旅、运业、保安公司等部门,发动志愿者、环卫工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警旅荟服务团队”,提升秩序维护、涉旅纠纷、服务游客等工作质效。对丢失类求助警情,发挥“指尖警务”作用,在“警旅荟”微信群第一时间调动力量就近寻找。对轻微涉旅纠纷,推行调解前置,服务团队发挥“前哨”作用,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防止矛盾升级。今年以来,游客丢失物品报警求助57起、走失人员求助2起,通过“警务荟服务团队”全部成功找回,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4起。
厚植“家庭式”理念
锻造攻坚善战先锋队

  “海风吹、日头晒,三只蚊子一盘菜。”分局距离市区五十余公里,温度较城区低四五度,海风更凛冽,风力更强劲。民警们苦中作乐,如红柳一样深深扎根、静静守护。
  分局党支部以“家庭式”经营队伍,建章立制——立家规,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定警务辅助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建立民辅警思想档案。严明纪律——树家训,从严抓实警容风纪、内务管理等,深化“分局+家庭”共建模式,开展廉洁家访等活动,落实“八小时以外”监督责任。评先树优——扬家风,开设警察故事专栏,组织春季大练兵,在重大旅游安保期间组建“红柳”党员先锋队,培育了齐鲁最美警察杨华章、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赵立文等多名榜样人物。
  荒无人烟的湿地荒滩淬炼了钢铁意志,民辅警们蹚深水、过沼泽、追踪盗猎者,被芦苇根扎伤过脚,被荆条划伤过脸,依然如红柳般扎根,寒暑不辍守护着这片湿地。  王婷
  东营市公安局自然保护区分局党支部精心打造“红柳党支部”党建品牌,将党建、警务与服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守护生态、护航发展”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分局党支部荣获了“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过硬党支部”“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铸强党建品牌
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红柳在环境恶劣的盐碱滩上靠着顽强的毅力傲然伫立,分局党支部以红柳自喻,创建“红柳支部”党建品牌,发扬荒滩红柳精神,坚韧不拔、红心向党、不负芳华。
  党支部牢记“公安姓党”根本政治属性,建立“工作出问题,党建找原因”的党建溯源机制。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书记领学、委员助学、全员践学的学习模式,开展“党史小课堂”等活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落实,开展重温入党入警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深化纪律作风建设,常态化警示教育、法纪教育、廉政提醒,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持续保持队伍建设“零违纪”。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首创生态保护联盟

  “放飞的小白鹭又回家啦!”民警苏冠昌在2022年解救了一只受伤被困的白鹭,刚到救助站时小白鹭经常用喙攻击人,苏冠昌便用滑轮和长绳自制了投喂器,将美味的小鱼送到它嘴边,小白鹭痊愈后放飞蓝天了。可在次日清晨白鹭又飞了回来,之后多次“回家”,“人鹭奇缘”就此续写。
  分局党支部创新“生态警务”机制,与检法机关、科研院所、公益组织等30家单位打造“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联盟”,形成生态保护“一盘棋”工作格局。在打击涉生态领域违法犯罪方面,与各警种部门、行政执法、海警局等建立联合巡防机制;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依托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组建野生动物救助队;在防止危废倾倒等方面,指导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等单位解决油井二次污染问题。联合查处破坏自然资源行为350余起,行政拘留11人、刑事拘留2人,清理违规网具3万余米,清理保护区周边非法渔船60余艘,救助野生鸟类82只。
党建引领聚合力
组建“警旅荟服务团队”

  “孩子把没有电话卡的手机弄丢了,能找到吗?”在15.3万公顷的景区中寻找没有电话卡的手机犹如大海捞针,但民警林志军有好办法,他动动指尖在“警旅荟”微信群发布信息,全景区工作人员瞬间开启寻找模式,几分钟后手机就找到了。
  针对景区面积大、景点分散、游客流动快的特点,分局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方式,会同文旅、运业、保安公司等部门,发动志愿者、环卫工等群防群治力量,组建“警旅荟服务团队”,提升秩序维护、涉旅纠纷、服务游客等工作质效。对丢失类求助警情,发挥“指尖警务”作用,在“警旅荟”微信群第一时间调动力量就近寻找。对轻微涉旅纠纷,推行调解前置,服务团队发挥“前哨”作用,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防止矛盾升级。今年以来,游客丢失物品报警求助57起、走失人员求助2起,通过“警务荟服务团队”全部成功找回,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4起。
厚植“家庭式”理念
锻造攻坚善战先锋队

  “海风吹、日头晒,三只蚊子一盘菜。”分局距离市区五十余公里,温度较城区低四五度,海风更凛冽,风力更强劲。民警们苦中作乐,如红柳一样深深扎根、静静守护。
  分局党支部以“家庭式”经营队伍,建章立制——立家规,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定警务辅助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建立民辅警思想档案。严明纪律——树家训,从严抓实警容风纪、内务管理等,深化“分局+家庭”共建模式,开展廉洁家访等活动,落实“八小时以外”监督责任。评先树优——扬家风,开设警察故事专栏,组织春季大练兵,在重大旅游安保期间组建“红柳”党员先锋队,培育了齐鲁最美警察杨华章、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赵立文等多名榜样人物。
  荒无人烟的湿地荒滩淬炼了钢铁意志,民辅警们蹚深水、过沼泽、追踪盗猎者,被芦苇根扎伤过脚,被荆条划伤过脸,依然如红柳般扎根,寒暑不辍守护着这片湿地。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