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新生报到
以“心”迎新生 暖意满校园
2025-09-10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邢金钰 通讯员 王樱瑾 报道
本报烟台讯 9月6日,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校门口,600余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人流中,帮着前来报到的新生指路、办报到手续、拎行李。一位大三的志愿者打开手机的计步器匆匆给记者看了一眼:“今天走了48000步,和去年差不多,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迎新了。”
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顺利推进,一张张年轻面孔为校园注入鲜活气息。从学校北门向南望去,路两旁的社团展示摊位在雨棚下格外热闹。一个布满“绿宝”元素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旅游管理系学生董映夕正举着卡通形象手牌介绍:“这是学院设计的绿色低碳IP,就是想让新生老生从新学期开始,少用一次性物品,为地球减负。”
迎新工作以“暖心服务”为特色。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以校级“数据中台”为支撑,全面集成招生、迎新、缴费、教务及学工等多系统数据,实现了新生信息的自动采集、无缝共享与智能流转,高效完成了新生的宿舍分配、学号生成、线上缴费及报到二维码签发等一系列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为新生营造家一般的归属感。
本报烟台讯 9月6日,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校门口,600余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人流中,帮着前来报到的新生指路、办报到手续、拎行李。一位大三的志愿者打开手机的计步器匆匆给记者看了一眼:“今天走了48000步,和去年差不多,这是我第三次参加迎新了。”
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顺利推进,一张张年轻面孔为校园注入鲜活气息。从学校北门向南望去,路两旁的社团展示摊位在雨棚下格外热闹。一个布满“绿宝”元素的摊位前围了不少人,旅游管理系学生董映夕正举着卡通形象手牌介绍:“这是学院设计的绿色低碳IP,就是想让新生老生从新学期开始,少用一次性物品,为地球减负。”
迎新工作以“暖心服务”为特色。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以校级“数据中台”为支撑,全面集成招生、迎新、缴费、教务及学工等多系统数据,实现了新生信息的自动采集、无缝共享与智能流转,高效完成了新生的宿舍分配、学号生成、线上缴费及报到二维码签发等一系列工作,让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为新生营造家一般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