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桃花源”架起民生连心桥
“抖音书记”戴民:网上听民声 线下解民忧
2025-08-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蒋 鑫
本报通讯员 刘汉功
“有一帮农民工朋友来求助。我就问‘咱手里有啥证据没有?’咱手里正常应该有劳务合同、干活的清单、结算清单,这是咱的证据。没有的话,提供相关佐证,比如相关的音频、视频、证人、证言,提供给劳动监察部门、住建权益部门、信访部门,都可以提请相应的权益保护……”戴民发的这条抖音,迅速引发了关注和热议。戴民深谙网络沟通之道,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800多条通俗的短视频,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
在东明,一个名叫“桃花源”的抖音账号渐渐成了正能量的鲜明符号。东明县信访局党组书记戴民的抖音账号“桃花源”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连心桥”。这个拥有2.4万粉丝、点击量近千万的账号,不仅是戴民倾听民意的窗口,更是他推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新平台。
在看到“曙光路红绿灯故障、玉皇小区东红绿灯不亮、尊道路绿植遮挡视线、梦蝶路井盖异响……”市民留言反映的问题时,“以上信息收到,立即转办相关部门。”是戴民在抖音上最常回复的一句话。他通过“桃花源”账号将问题汇集起来,再精准推送给各职能部门。
在一次讨薪调解中,情绪激动的建筑商拍桌怒斥:“你就是农民工的黑保护伞!”戴民毫不退缩,凛然回应:“农民工的事就是我的事!也是天大的事!”冲突过后,戴民以智慧化解矛盾,最终促成了三方和解。
2023年除夕夜,30多名四川籍农民工因欠薪滞留。戴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承诺:“欠薪不解决,我领你们回俺家过年!”后来,经过6个小时的协调,协议终于达成,农民工揣着要回的工钱踏上了归途。此后,为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戴民推动建立了“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已精准预警讨薪信息364次,戴民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难题200余件,为农民工追回欠款近千万元。
“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是戴民常对同事说的话。作为东明县信访局党组书记的他,推动班子下沉一线接访办案,使东明信访事项化解率持续领跑全市。他率先垂范,接待群众超过500人次,召开案情分析会60余次。在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过程中,他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将法治思维融入全流程,东明县由此被确定为山东省信访信息系统法治化建设试点单位。
法治是框架,情理是温度。在化解一起跨越21年的未破命案信访积案过程中,当事人杨某曾七次进京上访。戴民主动组织力量,13次赴天津沟通,不懈寻求上级刑侦专家支援,案件终告破。他还协调帮扶当事人患病母亲,多年坚冰终被暖流融化。杨某最后表达的已非诉求,而是对戴民和信访局发自肺腑的感谢——信访书记成了他最信赖的朋友。
去年4月份,东明县一棉厂小区西门被在建楼盘堵塞,严重妨碍了群众出行与消防通道畅通。正因高烧输液的戴民接到电话后直奔现场了解情况。其后,他又十余次奔走于建设、规划部门与开发商之间,硬是打通了这条“生命通道”。事后,戴民在抖音上写道:“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真开心!”
“信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戴民说。然而,铁汉也有柔情之憾。年近九旬的双亲病榻前常常缺少他的照料,儿子高考情绪波动时他也未能陪伴,以致孩子复读,这些都成为他心底的亏欠。但是,当群众怀着感谢的心意热情地称他为“娘家人”时,当农民工除夕夜攥着工资回家团圆时,当积案化解后信访人紧握住他双手时,那些无法衡量的付出,都在这些真挚的反馈中找到了分量。
本报通讯员 刘汉功
“有一帮农民工朋友来求助。我就问‘咱手里有啥证据没有?’咱手里正常应该有劳务合同、干活的清单、结算清单,这是咱的证据。没有的话,提供相关佐证,比如相关的音频、视频、证人、证言,提供给劳动监察部门、住建权益部门、信访部门,都可以提请相应的权益保护……”戴民发的这条抖音,迅速引发了关注和热议。戴民深谙网络沟通之道,将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800多条通俗的短视频,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
在东明,一个名叫“桃花源”的抖音账号渐渐成了正能量的鲜明符号。东明县信访局党组书记戴民的抖音账号“桃花源”成了老百姓口中的“连心桥”。这个拥有2.4万粉丝、点击量近千万的账号,不仅是戴民倾听民意的窗口,更是他推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新平台。
在看到“曙光路红绿灯故障、玉皇小区东红绿灯不亮、尊道路绿植遮挡视线、梦蝶路井盖异响……”市民留言反映的问题时,“以上信息收到,立即转办相关部门。”是戴民在抖音上最常回复的一句话。他通过“桃花源”账号将问题汇集起来,再精准推送给各职能部门。
在一次讨薪调解中,情绪激动的建筑商拍桌怒斥:“你就是农民工的黑保护伞!”戴民毫不退缩,凛然回应:“农民工的事就是我的事!也是天大的事!”冲突过后,戴民以智慧化解矛盾,最终促成了三方和解。
2023年除夕夜,30多名四川籍农民工因欠薪滞留。戴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承诺:“欠薪不解决,我领你们回俺家过年!”后来,经过6个小时的协调,协议终于达成,农民工揣着要回的工钱踏上了归途。此后,为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戴民推动建立了“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该机制运行以来,已精准预警讨薪信息364次,戴民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难题200余件,为农民工追回欠款近千万元。
“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这是戴民常对同事说的话。作为东明县信访局党组书记的他,推动班子下沉一线接访办案,使东明信访事项化解率持续领跑全市。他率先垂范,接待群众超过500人次,召开案情分析会60余次。在全面推进信访法治化过程中,他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将法治思维融入全流程,东明县由此被确定为山东省信访信息系统法治化建设试点单位。
法治是框架,情理是温度。在化解一起跨越21年的未破命案信访积案过程中,当事人杨某曾七次进京上访。戴民主动组织力量,13次赴天津沟通,不懈寻求上级刑侦专家支援,案件终告破。他还协调帮扶当事人患病母亲,多年坚冰终被暖流融化。杨某最后表达的已非诉求,而是对戴民和信访局发自肺腑的感谢——信访书记成了他最信赖的朋友。
去年4月份,东明县一棉厂小区西门被在建楼盘堵塞,严重妨碍了群众出行与消防通道畅通。正因高烧输液的戴民接到电话后直奔现场了解情况。其后,他又十余次奔走于建设、规划部门与开发商之间,硬是打通了这条“生命通道”。事后,戴民在抖音上写道:“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真开心!”
“信访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不求惊天动地,但求无愧于心。”戴民说。然而,铁汉也有柔情之憾。年近九旬的双亲病榻前常常缺少他的照料,儿子高考情绪波动时他也未能陪伴,以致孩子复读,这些都成为他心底的亏欠。但是,当群众怀着感谢的心意热情地称他为“娘家人”时,当农民工除夕夜攥着工资回家团圆时,当积案化解后信访人紧握住他双手时,那些无法衡量的付出,都在这些真挚的反馈中找到了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