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活” 废弃管线 实现一举多赢
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巧改闲置管线破解排水防汛难题
2025-08-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江波
“以前下雨出门得蹚水,现在门口排水顺顺当当,终于不用揪心了。”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嘉荷府小区居民李福看着楼下通畅的排水口,脸上满是笑意。
原来,困扰该小区及周边2000余户居民的排水难题,被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排水公司用“变废为宝”的妙招化解——他们将一段140米长的废弃DN1000自来水管道,改造成了排水“新通道”。这一做法盘活了闲置资源,以“低成本、高效率、重循环”的实践,展现了城市治理的创新智慧,凸显出“现场排查找症结、靶向施策解难题、微改造撬动大提升”的显著成效。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名嘉荷府项目施工。当时,小区原有排水管线因外部占压受损,急需修复,但棘手的是,技术团队勘察后发现,受早年地铁等基建工程影响,该区域地下管线密密麻麻、交错冲突,想重新铺设新管道,几乎“无空间可施”。按常规方案重建,不仅需投建新管线,工期长、造价高,还得克服地铁运营风险,且对交通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方案可行性低。
为尽快解决问题,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排水公司技术团队带着管道潜望镜、检测车扎进片区,连续几天在地下管线密集区反复探查,发现部分废弃的供水管道。经检测,这段供水管网升级后闲置的DN1000净水管道主体结构完好、无腐蚀,具备改造潜力。
“不用大开挖,让旧管‘活’过来!”团队当即敲定改造方案,对接废弃管线产权单位。经核查确认,该管道的管径、标高与管材,均完全适配排水输送需求。从论证可行性、敲定方案到协调施工,仅花7天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后,技术人员通过专业预处理、精准定位管道出入口,实现与现有排水系统无缝衔接。改造过程无大规模开挖、无道路封闭。不仅保障了地铁运营安全,解决了居民的排水难题、改善了区域多年积水顽疾,还直接节省了近30万元新管采购费用,实现了一举多赢。
这样的“旧管新生”,在西海岸新区并非孤例。在东风路区域,140米DN300/200的废弃铸铁管,如今已变身排水管道,还接入了320米废弃主管直排西干沟,显著提升了排水能力,缓解了双珠路主干道排水压力;在康大凤凰国际区域,300米DN1000废弃砼管改成排水管线后,防汛能力也提上去了。
这些“巧思”的背后,是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打破传统的创新实践。以往,城市地下废弃供水管线若采用开挖移除处置,不仅工程成本高、周期长,长期闲置亦会导致国有资产无效沉淀与价值流失。如今,公司突破“重新建、轻存量”的传统思维,全面联动废弃管线产权单位,运用管道检测车、潜望镜等设备,为每段废弃管线进行“全身检查”,确保改造安全可靠。
据介绍,上述3个改造项目平均工期比传统方案缩短八成,节省工程费约270万元。
“以前下雨出门得蹚水,现在门口排水顺顺当当,终于不用揪心了。”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名嘉荷府小区居民李福看着楼下通畅的排水口,脸上满是笑意。
原来,困扰该小区及周边2000余户居民的排水难题,被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排水公司用“变废为宝”的妙招化解——他们将一段140米长的废弃DN1000自来水管道,改造成了排水“新通道”。这一做法盘活了闲置资源,以“低成本、高效率、重循环”的实践,展现了城市治理的创新智慧,凸显出“现场排查找症结、靶向施策解难题、微改造撬动大提升”的显著成效。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名嘉荷府项目施工。当时,小区原有排水管线因外部占压受损,急需修复,但棘手的是,技术团队勘察后发现,受早年地铁等基建工程影响,该区域地下管线密密麻麻、交错冲突,想重新铺设新管道,几乎“无空间可施”。按常规方案重建,不仅需投建新管线,工期长、造价高,还得克服地铁运营风险,且对交通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方案可行性低。
为尽快解决问题,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排水公司技术团队带着管道潜望镜、检测车扎进片区,连续几天在地下管线密集区反复探查,发现部分废弃的供水管道。经检测,这段供水管网升级后闲置的DN1000净水管道主体结构完好、无腐蚀,具备改造潜力。
“不用大开挖,让旧管‘活’过来!”团队当即敲定改造方案,对接废弃管线产权单位。经核查确认,该管道的管径、标高与管材,均完全适配排水输送需求。从论证可行性、敲定方案到协调施工,仅花7天时间就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后,技术人员通过专业预处理、精准定位管道出入口,实现与现有排水系统无缝衔接。改造过程无大规模开挖、无道路封闭。不仅保障了地铁运营安全,解决了居民的排水难题、改善了区域多年积水顽疾,还直接节省了近30万元新管采购费用,实现了一举多赢。
这样的“旧管新生”,在西海岸新区并非孤例。在东风路区域,140米DN300/200的废弃铸铁管,如今已变身排水管道,还接入了320米废弃主管直排西干沟,显著提升了排水能力,缓解了双珠路主干道排水压力;在康大凤凰国际区域,300米DN1000废弃砼管改成排水管线后,防汛能力也提上去了。
这些“巧思”的背后,是青岛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打破传统的创新实践。以往,城市地下废弃供水管线若采用开挖移除处置,不仅工程成本高、周期长,长期闲置亦会导致国有资产无效沉淀与价值流失。如今,公司突破“重新建、轻存量”的传统思维,全面联动废弃管线产权单位,运用管道检测车、潜望镜等设备,为每段废弃管线进行“全身检查”,确保改造安全可靠。
据介绍,上述3个改造项目平均工期比传统方案缩短八成,节省工程费约2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