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个月青岛5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886.6亿元

2025-08-27 作者: 白晓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江琳 张雨蓝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一辆载有传感器、调速阀等物品的货车驶入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该批物资由青岛三美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美电子)从境外采购,将用于全自动组立机、自动贴片机等设备的保税研发。
  “公司研发的设备、模具供应集团海内外30多家工厂使用。”三美电子关务总监张立江说,“凭借区内保税研发政策,进口料件、设备可以保税入区,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税款,同时还可以采购国产料件,最大化满足了研发需求。”
  三美电子主营游戏机控制器、手机按键、电感器、遥控器等电子产品生产,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市场,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3.6%,其中保税研发业务进出口总值达1.46亿元。
  “保税研发”是指综合保税区内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企业,以有形料件、试剂、耗材以及样品等开展研发设计的经营活动,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资源和优势,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综保区业务科副科长李伟介绍,作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三美电子还可以享受“分送集报免担保”的优惠政策,每年减少资金占用约600万元。
  黄岛口岸是我国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出口口岸,毗邻港口的综合保税区是纸浆、橡胶、棉花、塑料颗粒等大宗商品的集散中心。这些货物一般每批都在百吨以上,所需的运输车辆车次也比较多。
  为畅通口岸与特殊监管区域物流流转,青岛海关实施大宗商品“一票多车”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监管模式,将单票报关货物拆分成多个车次运输,不再要求企业一次性将所有车辆在卡口集齐,平均单票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5000元。
  随着物流与申报模式的不断优化,综保区内企业进出业务量不断增长,对于释放仓储潜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青岛绿辰进口商品展示推广有限公司仓库内,通过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一批28.2吨的日用品仅需在海关监管下调整仓储区位,便实现了从保税仓储到非保税仓储的快速切换,物流成本降低约25%。“此前,货物进行仓储状态切换的手续非常繁琐。现在,应用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依托WMS系统实现了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的清晰管理,仓库利用率大幅提升。”公司物流经理杨东升指着实时更新的仓储管理系统屏幕说,“这也让我们拓展了日用品进口集散分拨及葡萄酒集散等业务,今年前7个月,公司进口总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9.6%。”
  综合保税区业务功能齐全、税收政策优惠、货物流转便利,是促外贸、聚资源、兴产业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青岛海关立足地区特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出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青岛市5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886.6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9%。
  青岛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闵雪莲表示,将继续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探索业务模式创新和信息化系统优化,推动监管模式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
  □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江琳 张雨蓝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一辆载有传感器、调速阀等物品的货车驶入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该批物资由青岛三美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美电子)从境外采购,将用于全自动组立机、自动贴片机等设备的保税研发。
  “公司研发的设备、模具供应集团海内外30多家工厂使用。”三美电子关务总监张立江说,“凭借区内保税研发政策,进口料件、设备可以保税入区,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税款,同时还可以采购国产料件,最大化满足了研发需求。”
  三美电子主营游戏机控制器、手机按键、电感器、遥控器等电子产品生产,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市场,今年前7个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83.6%,其中保税研发业务进出口总值达1.46亿元。
  “保税研发”是指综合保税区内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企业,以有形料件、试剂、耗材以及样品等开展研发设计的经营活动,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产业资源和优势,降低整体研发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黄岛海关企业管理处综保区业务科副科长李伟介绍,作为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三美电子还可以享受“分送集报免担保”的优惠政策,每年减少资金占用约600万元。
  黄岛口岸是我国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出口口岸,毗邻港口的综合保税区是纸浆、橡胶、棉花、塑料颗粒等大宗商品的集散中心。这些货物一般每批都在百吨以上,所需的运输车辆车次也比较多。
  为畅通口岸与特殊监管区域物流流转,青岛海关实施大宗商品“一票多车”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监管模式,将单票报关货物拆分成多个车次运输,不再要求企业一次性将所有车辆在卡口集齐,平均单票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5000元。
  随着物流与申报模式的不断优化,综保区内企业进出业务量不断增长,对于释放仓储潜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青岛绿辰进口商品展示推广有限公司仓库内,通过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一批28.2吨的日用品仅需在海关监管下调整仓储区位,便实现了从保税仓储到非保税仓储的快速切换,物流成本降低约25%。“此前,货物进行仓储状态切换的手续非常繁琐。现在,应用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模式,依托WMS系统实现了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的清晰管理,仓库利用率大幅提升。”公司物流经理杨东升指着实时更新的仓储管理系统屏幕说,“这也让我们拓展了日用品进口集散分拨及葡萄酒集散等业务,今年前7个月,公司进口总值1.82亿元,同比增长69.6%。”
  综合保税区业务功能齐全、税收政策优惠、货物流转便利,是促外贸、聚资源、兴产业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青岛海关立足地区特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出支持综保区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青岛市5个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886.6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同期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6.9%。
  青岛海关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处副处长闵雪莲表示,将继续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探索业务模式创新和信息化系统优化,推动监管模式创新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