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区发布“人工智能+”三年行动方案及产业政策

2025-08-27 作者: 薄克国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薄克国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举行发布会,发布《市南区全区域全领域“人工智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政策》),为未来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作为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赛道承载区,市南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积累坚实基础,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中,“1234N”发展体系成为核心亮点。该体系以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用融合特色型生态高地为总目标,锚定打造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两大任务,通过夯实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础底座,培育AIGC、智能体、垂域模型、数据要素四大细分赛道集群,最终实现文旅、教育、海洋等N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全面开花。其中,依托区域资源禀赋重点布局的垂域模型赛道,与市南区在智慧海洋、港口物流等领域的产业优势深度契合,将成为区域人工智能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产业支持政策方面,市南区推出了13条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与生态培育。《政策》以实现全区域全领域“人工智能+”的加快普及和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围绕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两条主线,明确支持AI转型降本增效、鼓励技术及应用创新、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4个着力点,精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7年,市南区将实现区级市场化智能算力突破1000P,培育垂域模型50个、智能体300个,招引培育重点企业100家,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超20%。市南区将以此次政策发布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全区域全领域深度渗透,全力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用融合特色型生态高地,为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市南区力量。
  □记者 薄克国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青岛市市南区举行发布会,发布《市南区全区域全领域“人工智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政策》),为未来市南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作为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赛道承载区,市南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积累坚实基础,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中,“1234N”发展体系成为核心亮点。该体系以建成全国“人工智能+”产用融合特色型生态高地为总目标,锚定打造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地和应用示范区两大任务,通过夯实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基础底座,培育AIGC、智能体、垂域模型、数据要素四大细分赛道集群,最终实现文旅、教育、海洋等N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全面开花。其中,依托区域资源禀赋重点布局的垂域模型赛道,与市南区在智慧海洋、港口物流等领域的产业优势深度契合,将成为区域人工智能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产业支持政策方面,市南区推出了13条真金白银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与生态培育。《政策》以实现全区域全领域“人工智能+”的加快普及和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围绕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两条主线,明确支持AI转型降本增效、鼓励技术及应用创新、梯度培育优质企业、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4个着力点,精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到2027年,市南区将实现区级市场化智能算力突破1000P,培育垂域模型50个、智能体300个,招引培育重点企业100家,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超20%。市南区将以此次政策发布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全区域全领域深度渗透,全力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用融合特色型生态高地,为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市南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