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党报里的抗战
这是群众性武装斗争的胜利
2025-08-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渊子崖烈士纪念塔。(□资料图)
|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徐俐莉
“只有傻子和白痴才不相信群众性武装斗争的开展是有足够的条件,才不相信原始武器与地方武装的伟大。告诉你:雁子崖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大娘,的确是用烧锅的铁叉叉死了两个鬼子兵!”
这是《血染雁子崖 一个从雁子崖来人的报告》,于1942年1月13日刊发在大众日报,说的是1941年12月19日,发生在“鲁东南板泉崖附近的一个不大的村庄雁子崖”(今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的一场抗日自卫战。
报道肯定了渊子崖村村民守护家园、英勇杀敌的勇气,再现了充满杀敌决心的战斗场面:“鬼子兵直闯入雁子崖群众埋伏好的包围圈中,在勇敢的区长指挥之下,一声炮响,四面的土枪土炮一齐高吼起来了。漫天的烟火激荡着,火药和弹丸飞翔着,敌人的队伍是一片混乱狂叫和死亡。雁子崖的群众在战争的狂热中,挥动了大刀,握紧了梭镖,从东西南北四方将敌人包围冲杀。”
“从今起一个较长时日的艰苦而光荣的任务是武装起群众,在每一时日作坚持每一寸土地的斗争。”发挥群众武装力量,与群众携手作战,是这次胜利的基础。渊子崖保卫战前不久,有三十多个伪军到这个庄子来要粮,被这个庄子里英勇的群众用土枪土炮打死了十多人,其余的也狼狈地败退了。
渊子崖保卫战中,沂蒙精神“党群同心”的内核已充分体现。报道中提到,“双方进入生死的血肉搏斗中,咱们八路军某部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去帮助,‘孤军奋战’的群众战斗虽然是胜利了,但我们很多光荣的殉难者死在敌人的尸体旁,剩下和逃跑的敌人寥寥无几,鲜血染红了雁子崖。”
在渊子崖村,很多村民家中至今仍保存着见证军民情深的物件。“八路军同志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你看,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物件。”渊子崖村村民林孝祥指着一张桌子说,“村里不少人家都住过八路军,因为当时老百姓的财产、性命随时都可能遭到侵害,但大家都知道八路军不抢钱不抢粮,还能打鬼子,保护咱老百姓。”
手握武器才有杀敌的底气。战斗结束后,渊子崖村村民又一次意识到:“我们要继续活下去,绝不允许我们在任何一寸土地上不设防,不允许我们每一个人(至少是健壮的人)不持武器,不允许我们在任何时候忘记防卫和打击敌人。”
本报通讯员 徐俐莉
“只有傻子和白痴才不相信群众性武装斗争的开展是有足够的条件,才不相信原始武器与地方武装的伟大。告诉你:雁子崖有一位四十多岁的老大娘,的确是用烧锅的铁叉叉死了两个鬼子兵!”
这是《血染雁子崖 一个从雁子崖来人的报告》,于1942年1月13日刊发在大众日报,说的是1941年12月19日,发生在“鲁东南板泉崖附近的一个不大的村庄雁子崖”(今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的一场抗日自卫战。
报道肯定了渊子崖村村民守护家园、英勇杀敌的勇气,再现了充满杀敌决心的战斗场面:“鬼子兵直闯入雁子崖群众埋伏好的包围圈中,在勇敢的区长指挥之下,一声炮响,四面的土枪土炮一齐高吼起来了。漫天的烟火激荡着,火药和弹丸飞翔着,敌人的队伍是一片混乱狂叫和死亡。雁子崖的群众在战争的狂热中,挥动了大刀,握紧了梭镖,从东西南北四方将敌人包围冲杀。”
“从今起一个较长时日的艰苦而光荣的任务是武装起群众,在每一时日作坚持每一寸土地的斗争。”发挥群众武装力量,与群众携手作战,是这次胜利的基础。渊子崖保卫战前不久,有三十多个伪军到这个庄子来要粮,被这个庄子里英勇的群众用土枪土炮打死了十多人,其余的也狼狈地败退了。
渊子崖保卫战中,沂蒙精神“党群同心”的内核已充分体现。报道中提到,“双方进入生死的血肉搏斗中,咱们八路军某部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赶到去帮助,‘孤军奋战’的群众战斗虽然是胜利了,但我们很多光荣的殉难者死在敌人的尸体旁,剩下和逃跑的敌人寥寥无几,鲜血染红了雁子崖。”
在渊子崖村,很多村民家中至今仍保存着见证军民情深的物件。“八路军同志在我家住过一段时间。你看,现在我们家里还有他们使用过的物件。”渊子崖村村民林孝祥指着一张桌子说,“村里不少人家都住过八路军,因为当时老百姓的财产、性命随时都可能遭到侵害,但大家都知道八路军不抢钱不抢粮,还能打鬼子,保护咱老百姓。”
手握武器才有杀敌的底气。战斗结束后,渊子崖村村民又一次意识到:“我们要继续活下去,绝不允许我们在任何一寸土地上不设防,不允许我们每一个人(至少是健壮的人)不持武器,不允许我们在任何时候忘记防卫和打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