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睿智之言 添发展之力
——省政协以提案“所能”服务经济发展“所需”
2025-08-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按照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发展首发经济、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等精准建言,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加大设备更新改造
塑强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设备更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我省印发实施方案,聚焦优势产业,以产品更新换代牵引供给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工商联建议: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与行业设备供应商的对接平台,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技术改造的牵引带动作用,围绕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应用场景,针对性提供低成本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动力。
加快完善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体系。搭建专业化废旧设备线上交易平台,畅通、拓宽设备交易渠道,促进设备流转与交易,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定期组织废旧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活动,及时更新发布供需资源库,打破设备回收处置信息壁垒,实现点对点精准回收处置。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场景培训,通过开展场景实践交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校企人才对接,组织企业定期到高校及职业院校开展定向招聘会,为设备更新提供智力支撑。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强磁场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我省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准入、加强权益保护。民建省委会、省政协委员杜海辉建议: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制度供给,构建法治市场环境。及时修订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商标法、招投标法等的衔接,厘清各类不正当竞争认定标准,增强法律可操作性。
建立常态化审查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平审查机构,对各项经济促进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接受企业投诉,修改、剔除妨碍竞争的条款。压实公平竞争审查定期评估主体责任,按规定定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情况评估工作,同时探索第三方交叉互评等协作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审查信息公开工作,发挥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
系统规范完善重点领域涉企政策。紧盯住建、农业、卫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政府投资、采购较多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清理规范我省各级政府、部门涉企奖励补贴政策,形成系统规范、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发挥政府职能,破解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难题。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模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如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民营企业进行综合信用评级,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增信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流程简单、低成本、易获取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地方融资担保集团开发专项金融产品。
发展首发经济 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首发经济有效契合了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新趋势,是引燃消费热力、助力经济增长的新生长点。年初,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首发经济。致公党省委会、省政协委员杜岩建议:
加快完善政策支持,“抢”发展先机。研究制定我省首发经济分类和评价标准体系、认定流程;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或开辟绿色服务窗口,简化与首发经济发展相关的申请、审批、通关、检验、活动举办等流程;探索设立首发经济相关专项发展基金,对品牌首店开设、新品首发活动、技术创新研发等给予支持。
深挖区域资源优势,“拓”发展空间。建设首发经济示范区。支持济南、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烟台面向日韩创建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市发展区域消费中心节点城市、地方特色消费中心,打造首发经济示范区。加快引进培育国潮首店、老字号首店、特色首店等业态,引入多元业态首店和首演、首赛、首秀、首展等活动,推动传统品牌、优势品牌创新发展,打造“新消费”品牌制造地。
加快引育首发品牌,“树”名优标杆。制定实施知名品牌引进计划,及时梳理首店品牌、首发活动意向招引名录,发布首店首发项目征集指南,吸引更多高品质、大流量的知名品牌来我省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本土品牌,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长效机制,鼓励本地传统老店、老字号等创新经营业态,开展新品首发和场景创新。
健全多元服务机制,“强”发展保障。打造服务保障链条,探索建立支持发展首发经济的专家或顾问队伍。做好首店准入和新品首发的“一对一”对接服务,打造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营运于一体的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链。拓展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多元宣传渠道,对来我省举办的首发首秀首店等给予宣传推介支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
(□记者 魏然 整理)
加大设备更新改造
塑强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制造业设备更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我省印发实施方案,聚焦优势产业,以产品更新换代牵引供给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省工商联建议: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搭建中小微企业与行业设备供应商的对接平台,发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技术改造的牵引带动作用,围绕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应用场景,针对性提供低成本的整体解决方案,增强中小微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动力。
加快完善废旧设备回收利用体系。搭建专业化废旧设备线上交易平台,畅通、拓宽设备交易渠道,促进设备流转与交易,提高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定期组织废旧设备回收处置供需对接活动,及时更新发布供需资源库,打破设备回收处置信息壁垒,实现点对点精准回收处置。
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场景培训,通过开展场景实践交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校企人才对接,组织企业定期到高校及职业院校开展定向招聘会,为设备更新提供智力支撑。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强磁场
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我省先后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准入、加强权益保护。民建省委会、省政协委员杜海辉建议: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制度供给,构建法治市场环境。及时修订相关政策文件,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商标法、招投标法等的衔接,厘清各类不正当竞争认定标准,增强法律可操作性。
建立常态化审查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监管体系。建立常态化公平审查机构,对各项经济促进政策措施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及时接受企业投诉,修改、剔除妨碍竞争的条款。压实公平竞争审查定期评估主体责任,按规定定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情况评估工作,同时探索第三方交叉互评等协作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审查信息公开工作,发挥公平竞争审查信息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
系统规范完善重点领域涉企政策。紧盯住建、农业、卫生、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政府投资、采购较多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清理规范我省各级政府、部门涉企奖励补贴政策,形成系统规范、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强化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保证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
发挥政府职能,破解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难题。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模式,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如委托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民营企业进行综合信用评级,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增信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流程简单、低成本、易获取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地方融资担保集团开发专项金融产品。
发展首发经济 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首发经济有效契合了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新趋势,是引燃消费热力、助力经济增长的新生长点。年初,全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首发经济。致公党省委会、省政协委员杜岩建议:
加快完善政策支持,“抢”发展先机。研究制定我省首发经济分类和评价标准体系、认定流程;建立首发经济服务绿色通道或开辟绿色服务窗口,简化与首发经济发展相关的申请、审批、通关、检验、活动举办等流程;探索设立首发经济相关专项发展基金,对品牌首店开设、新品首发活动、技术创新研发等给予支持。
深挖区域资源优势,“拓”发展空间。建设首发经济示范区。支持济南、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烟台面向日韩创建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其他有条件的市发展区域消费中心节点城市、地方特色消费中心,打造首发经济示范区。加快引进培育国潮首店、老字号首店、特色首店等业态,引入多元业态首店和首演、首赛、首秀、首展等活动,推动传统品牌、优势品牌创新发展,打造“新消费”品牌制造地。
加快引育首发品牌,“树”名优标杆。制定实施知名品牌引进计划,及时梳理首店品牌、首发活动意向招引名录,发布首店首发项目征集指南,吸引更多高品质、大流量的知名品牌来我省开展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本土品牌,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长效机制,鼓励本地传统老店、老字号等创新经营业态,开展新品首发和场景创新。
健全多元服务机制,“强”发展保障。打造服务保障链条,探索建立支持发展首发经济的专家或顾问队伍。做好首店准入和新品首发的“一对一”对接服务,打造集新品发布、展示、交易、营运于一体的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链。拓展主流媒体、自媒体等多元宣传渠道,对来我省举办的首发首秀首店等给予宣传推介支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
(□记者 魏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