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形成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

“海陆空天”领域全覆盖

2025-08-08 作者: 陶相银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已形成了从原丝到碳纤维、预浸料、树脂材料、复材制品和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具备从研发创新到装备制造和分析检测的全产业链保障支撑能力。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1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实现“海陆空天”领域的全覆盖。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是威海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链之一。近年来,威海市立足产业的既有优势,聚力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深化创新驱动,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集群内共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上企业67家,成功跻身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之列,彰显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了让链群协同助推产业厚积成势,威海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打造龙头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创新型企业为基础的强企方阵。支持“链主”企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引导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深耕专业领域、做大规模体量,培育新兴企业加速成长。光威复材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碳纤维材料供应商;宝威新材料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研发生产机翼壁板的供应商;碳纤维钓具本地配套率超80%,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60%以上。
  在载体搭建方面,威海建成国内第一家政府性投资的碳纤维专业园区,配套研究院、产业化车间、专家公寓等基础设施,打造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园区。引进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22家高端科研平台,吸聚拓展纤维等4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碳纤维产业园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威海构建了“平台赋能+企业主体”一体贯通的协同创新体系,建成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15个,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入选首批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先后承担重大新材料专项等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30余项,成功突破M65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500米/分干喷湿纺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国内领先,实现T1100级碳纤维产业化生产,高强高模碳纤维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为提升产业区域影响力,威海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临港区碳纤维基地获评国家级“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指导站,国内钓具行业首个区域品牌“威海钓具”集体商标成功注册,5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质量标杆、山东制造·齐鲁精品。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近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已形成了从原丝到碳纤维、预浸料、树脂材料、复材制品和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体系,具备从研发创新到装备制造和分析检测的全产业链保障支撑能力。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1家,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品实现“海陆空天”领域的全覆盖。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是威海重点培育的十大产业链之一。近年来,威海市立足产业的既有优势,聚力打造优质产业生态、深化创新驱动,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集群内共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上企业67家,成功跻身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之列,彰显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了让链群协同助推产业厚积成势,威海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打造龙头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坚,创新型企业为基础的强企方阵。支持“链主”企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引导山东浩然特塑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深耕专业领域、做大规模体量,培育新兴企业加速成长。光威复材是目前国内碳纤维行业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之一,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碳纤维材料供应商;宝威新材料抢占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无人机白鲸航线W5000研发生产机翼壁板的供应商;碳纤维钓具本地配套率超80%,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60%以上。
  在载体搭建方面,威海建成国内第一家政府性投资的碳纤维专业园区,配套研究院、产业化车间、专家公寓等基础设施,打造集科研、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园区。引进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22家高端科研平台,吸聚拓展纤维等48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碳纤维产业园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产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园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威海构建了“平台赋能+企业主体”一体贯通的协同创新体系,建成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15个,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入选首批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业内龙头骨干企业先后承担重大新材料专项等国家级重点攻关项目30余项,成功突破M65J级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500米/分干喷湿纺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国内领先,实现T1100级碳纤维产业化生产,高强高模碳纤维入选2024年山东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为提升产业区域影响力,威海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临港区碳纤维基地获评国家级“千企百城”商标品牌指导站,国内钓具行业首个区域品牌“威海钓具”集体商标成功注册,5家企业获评省级以上质量标杆、山东制造·齐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