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评

特色产业破题出海的小镇逻辑

2025-08-0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乡镇产业的蓬勃发展,曾被冠以“异军突起”之名。山东拥有众多特色产业乡镇,因其规模大、产值高,往往主导一个镇乃至一个县的经济走向。比如,广饶县大王镇的橡胶轮胎产业、宁津县张大庄镇的家具产业,等等。当外部环境突变,特色产业持续承压,如何逆势突围,成为所在乡镇的必答题。今天,我们走进“中国厨都”——博兴县兴福镇,看看当地破题商用厨具产业承压的逻辑。
  对话人:
  刘 帅 本报评论员
  王兆建 兴福镇党委书记

  刘帅:商用厨具产业是兴福镇支柱产业。数据显示,这一产业集聚超2800家企业,年产值超300亿元,直接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贡献了全镇财政收入的35%左右。毫无疑问,兴福镇抓好“四稳”,稳商用厨具产业是重头戏。但上半年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稳”起来似乎不是那么轻松。
  王兆建:的确,上半年产业遭遇了“双重挤压”。一是美国掀起的关税战影响了海外订单;二是国内餐饮行业处于调整期,商用厨具订单缩减。产业处在这样的关键节点,“进”虽然有些吃劲,但能淬炼市场竞争力,打开更广阔空间;观望,则可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当此之际,尤需政府站出来,与企业共克时艰。
  刘帅:站出来,举措还要精准有力。否则,动作轰隆隆,企业不解渴,效果又有限。拳头如何打在七寸上是门学问。
  王兆建:兴福镇要求2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服务联系企业,做到每月一访,嘘寒问暖,有求必应。这样,精准把脉与开方就没那么难了。截至2024年底,兴福镇16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5.35亿元,结合实际走访情况,可以判断企业不缺资金。相比资金,订单更关乎企业当下信心、未来预期,反而是最急需解决的。聚焦订单难题,兴福镇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与海尔卡奥斯合作,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帮企业降本增效,以价格和质量双重优势拿到订单;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在海内外参展,洽谈订单,开辟出新的市场增量。
  刘帅:据了解,到海外参展,虽然政府有补贴,但企业自己至少也要掏几万元。互联网时代,本可以通过线上洽谈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兴福镇却执着于促成企业海外参展,为什么?
  王兆建:首先,商用厨具国内需求疲软,海外市场前景却非常广阔。背靠兴福镇强大产业链,每家企业都有能力,也应该从海外市场分一杯羹。
  其次,商用厨具的海外营销有其特殊性。对海外客户来讲,洽谈基本是建立在对产品的直观感受上。他们往往会透过现场产品的一个个细节,了解其性能和品质,判断产品符不符合要求,企业研发生产能力是强是弱,从而考虑是否有进一步合作的必要。价格反而不是优先考虑的。而通过线上沟通,客户难以精准研判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这就决定了带着产品现场参展,才能拿到与海外客户洽谈的入场券。
  兴福镇深耕海外多年的商用厨具企业,其海外订单过半源自参展。拿刚刚尝鲜的企业好雪尔来说,第一次出国参展,就与6位海外客户洽谈,初步合作意向金额突破2000万元,大大超过了其他渠道获得的海外订单。
  当然,还未尝到甜头的企业,对出国参展难免有些顾虑。担心不懂当地法律,被坑骗;害怕市场不接纳产品,钱打了水漂,等等。为此,兴福镇以官方背书主动对接优质资源,协助企业出国参展。同时也向企业认真分析海外市场的机遇,增强走出去的信心。
  刘帅:走访了几家企业,每家都在谋新求变。为了稳住国内市场份额,金佰特与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合作,开发设计软件,为客户提供像家装图一样的产品效果图,彰显“所见即所得”。好雪尔除了海外参展,还从南方挖来熟悉欧洲标准的研发人员,筹划进军欧洲市场。企业在变,政府也要为企业的变注入确定性。这一方面,兴福镇如何发力?
  王兆建:兴福镇会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呵护企业的变。比如,市场快速变化时,技术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力量。兴福镇会通过“科技副总”、“产业链博士团”机制以及产学研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脑力支持。同时,也会努力优化人才环境,让技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刘帅:从目前来看,商用厨具产业承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兴福镇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王兆建:兴福镇也会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但无论如何,兴福镇都会守好商用厨具产业这一家底。一是从供给端,推动产业向“高”而攀,提升产品议价能力;二是从需求端,继续加快企业“出海”步伐,拿下更大蛋糕。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动态平衡,兴福镇商用厨具产业大树定能根更深、叶更茂、果更多!
  编者按:乡镇产业的蓬勃发展,曾被冠以“异军突起”之名。山东拥有众多特色产业乡镇,因其规模大、产值高,往往主导一个镇乃至一个县的经济走向。比如,广饶县大王镇的橡胶轮胎产业、宁津县张大庄镇的家具产业,等等。当外部环境突变,特色产业持续承压,如何逆势突围,成为所在乡镇的必答题。今天,我们走进“中国厨都”——博兴县兴福镇,看看当地破题商用厨具产业承压的逻辑。
  对话人:
  刘 帅 本报评论员
  王兆建 兴福镇党委书记

  刘帅:商用厨具产业是兴福镇支柱产业。数据显示,这一产业集聚超2800家企业,年产值超300亿元,直接提供3.5万个就业岗位,贡献了全镇财政收入的35%左右。毫无疑问,兴福镇抓好“四稳”,稳商用厨具产业是重头戏。但上半年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稳”起来似乎不是那么轻松。
  王兆建:的确,上半年产业遭遇了“双重挤压”。一是美国掀起的关税战影响了海外订单;二是国内餐饮行业处于调整期,商用厨具订单缩减。产业处在这样的关键节点,“进”虽然有些吃劲,但能淬炼市场竞争力,打开更广阔空间;观望,则可能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当此之际,尤需政府站出来,与企业共克时艰。
  刘帅:站出来,举措还要精准有力。否则,动作轰隆隆,企业不解渴,效果又有限。拳头如何打在七寸上是门学问。
  王兆建:兴福镇要求2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服务联系企业,做到每月一访,嘘寒问暖,有求必应。这样,精准把脉与开方就没那么难了。截至2024年底,兴福镇16家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05.35亿元,结合实际走访情况,可以判断企业不缺资金。相比资金,订单更关乎企业当下信心、未来预期,反而是最急需解决的。聚焦订单难题,兴福镇从两方面着力:一方面,与海尔卡奥斯合作,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帮企业降本增效,以价格和质量双重优势拿到订单;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和引导企业在海内外参展,洽谈订单,开辟出新的市场增量。
  刘帅:据了解,到海外参展,虽然政府有补贴,但企业自己至少也要掏几万元。互联网时代,本可以通过线上洽谈把这笔费用节省下来。兴福镇却执着于促成企业海外参展,为什么?
  王兆建:首先,商用厨具国内需求疲软,海外市场前景却非常广阔。背靠兴福镇强大产业链,每家企业都有能力,也应该从海外市场分一杯羹。
  其次,商用厨具的海外营销有其特殊性。对海外客户来讲,洽谈基本是建立在对产品的直观感受上。他们往往会透过现场产品的一个个细节,了解其性能和品质,判断产品符不符合要求,企业研发生产能力是强是弱,从而考虑是否有进一步合作的必要。价格反而不是优先考虑的。而通过线上沟通,客户难以精准研判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这就决定了带着产品现场参展,才能拿到与海外客户洽谈的入场券。
  兴福镇深耕海外多年的商用厨具企业,其海外订单过半源自参展。拿刚刚尝鲜的企业好雪尔来说,第一次出国参展,就与6位海外客户洽谈,初步合作意向金额突破2000万元,大大超过了其他渠道获得的海外订单。
  当然,还未尝到甜头的企业,对出国参展难免有些顾虑。担心不懂当地法律,被坑骗;害怕市场不接纳产品,钱打了水漂,等等。为此,兴福镇以官方背书主动对接优质资源,协助企业出国参展。同时也向企业认真分析海外市场的机遇,增强走出去的信心。
  刘帅:走访了几家企业,每家都在谋新求变。为了稳住国内市场份额,金佰特与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合作,开发设计软件,为客户提供像家装图一样的产品效果图,彰显“所见即所得”。好雪尔除了海外参展,还从南方挖来熟悉欧洲标准的研发人员,筹划进军欧洲市场。企业在变,政府也要为企业的变注入确定性。这一方面,兴福镇如何发力?
  王兆建:兴福镇会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呵护企业的变。比如,市场快速变化时,技术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力量。兴福镇会通过“科技副总”、“产业链博士团”机制以及产学研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脑力支持。同时,也会努力优化人才环境,让技术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刘帅:从目前来看,商用厨具产业承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兴福镇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王兆建:兴福镇也会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但无论如何,兴福镇都会守好商用厨具产业这一家底。一是从供给端,推动产业向“高”而攀,提升产品议价能力;二是从需求端,继续加快企业“出海”步伐,拿下更大蛋糕。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动态平衡,兴福镇商用厨具产业大树定能根更深、叶更茂、果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