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效策略
2025-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于彩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也对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等各项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厘清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助力学生写好议论文。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解读不清,存在偏题现象。话题作文是写作的一种形式,即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分析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内涵,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展开写作。因此,一旦对题目解读不准确,就很容易造成立意和认知的偏差,继而产生偏题现象。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键点和信息,这会导致文章主旨背离写作材料要求。这样的议论文即使写得再优美,文字运用再恰当,论证逻辑再缜密,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论证混乱,缺乏逻辑关联。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有的学生逻辑不清,在论证的过程中无法抓住关键点进行有力论证。要么只是对素材进行简单堆砌,缺乏论点说服力;要么缺少对论据进行层层分析的深刻性和严谨性,缺少逻辑关联性;要么论据运用不恰当,未与文章建立缜密联系。比如,在论证“高尚情操”时,学生选取了屈原的事迹作为论据,却着重叙述其生平琐事、对楚国的贡献,未将其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和爱国精神展现出来,造成论点与论据的割裂,使文章缺乏说服力和逻辑性。
事例老旧,素材积累不足。议论文写作对论据的饱满、鲜明、新颖程度有较高要求,但是,有的学生常在文中使用司马迁、爱迪生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更改故事的本质内涵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此适应论点和文章的需要。这样的做法,不仅造成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也造成了文章逻辑性和可读性的缺失。
深度不足,文章缺乏内涵。有的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是先确立文章论点,而后对事例进行简单堆砌,最终得到符合论点的结论,这也导致了文章内容缺乏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显得较为浅显。比如,在写“爱国情怀”时,学生往往先表述爱国情怀的重要性,然后罗列几个具有爱国情怀的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最后得出“有了爱国情怀,我们就可以……我们要有爱国情怀”的最终结论,缺乏深度和内涵,使“议论文”变成了“证明文”。
提升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分层训练学生审题能力,保证论点鲜明切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分层训练,使学生从简单思维逐渐转向复杂思维,引导学生严谨地分析论点内涵,保证论点鲜明切题。例如,“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引导学生区分表层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指,向上看即抬头看或仰视某事物的一种客观状态,在下面即指事物位置处于下方;向下看则与之相反。深层含义指,向上看时在下面既可以指有远大目标和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人,在向上看后,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激发动力;也可以说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制定目标的人,在向上看后知道了自己的渺小而灰心丧气。向下看指,在上面既可以说是那些生活艰难但仍努力前进的人,看着下方升起的幸福感,又可以说是那些只看生活不如自己、自认高高在上而止步不前的人。
贴合文章论点陈述论据,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组织文章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议论文写作层层推进,注意素材和文章的逻辑关联性。例如,针对“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这一名言书写议论文,首先要教会学生根据材料抓住“胸怀理想,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功”的中心论点,要求学生围绕中心论点搜集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比如,针对论点选取的“史泰龙被拒1849次”这个具体事例,学生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史泰龙身上坚持理想、即使遇到困难仍然坚持不退缩的美好品质,贴合中心论点进行叙述,着重陈述的是史泰龙追逐梦想的过程和永不放弃的经历,而非论述史泰龙的种种优秀作品,要紧扣论点进行论证,将论点贯穿全文,避免本末倒置。
注重日常积累写作素材,加强文章素材储备。立足语文教材搜集素材。比如,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曹操戎马一生的有关资料;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让学生通过搜集素材了解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选读名著作品增长见识。比如,篇幅较长的《史记》,篇幅较短的欧亨利的相关小说,都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品味百态人生,加强素材储备。关注热点新闻和政策信息。比如,在平时观看新闻联播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加强积累,增强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打破写作固化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思维,辩证地看问题,理性地思考问题。例如,在围绕“乌鸦模仿老鹰抓羊”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切忌片面地否定乌鸦的做法,应引导学生在否认乌鸦不自量力、好高骛远行为的想法中品味乌鸦挑战自我、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可以针对这个话题,以“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追求”为主题,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中多思考、多揣摩、多分析。
总之,针对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从审题立意着手,引导学生加强对素材的挖掘与积累,深入探寻文章内涵,将辩证思维融入文中,助力学生写出逻辑缜密、思想深刻的议论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议论文写作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也对思维能力、联想能力等各项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厘清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助力学生写好议论文。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解读不清,存在偏题现象。话题作文是写作的一种形式,即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关键词,分析其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内涵,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而展开写作。因此,一旦对题目解读不准确,就很容易造成立意和认知的偏差,继而产生偏题现象。部分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容易遗漏关键点和信息,这会导致文章主旨背离写作材料要求。这样的议论文即使写得再优美,文字运用再恰当,论证逻辑再缜密,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论证混乱,缺乏逻辑关联。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有的学生逻辑不清,在论证的过程中无法抓住关键点进行有力论证。要么只是对素材进行简单堆砌,缺乏论点说服力;要么缺少对论据进行层层分析的深刻性和严谨性,缺少逻辑关联性;要么论据运用不恰当,未与文章建立缜密联系。比如,在论证“高尚情操”时,学生选取了屈原的事迹作为论据,却着重叙述其生平琐事、对楚国的贡献,未将其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和爱国精神展现出来,造成论点与论据的割裂,使文章缺乏说服力和逻辑性。
事例老旧,素材积累不足。议论文写作对论据的饱满、鲜明、新颖程度有较高要求,但是,有的学生常在文中使用司马迁、爱迪生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更改故事的本质内涵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此适应论点和文章的需要。这样的做法,不仅造成了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也造成了文章逻辑性和可读性的缺失。
深度不足,文章缺乏内涵。有的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往往是先确立文章论点,而后对事例进行简单堆砌,最终得到符合论点的结论,这也导致了文章内容缺乏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显得较为浅显。比如,在写“爱国情怀”时,学生往往先表述爱国情怀的重要性,然后罗列几个具有爱国情怀的名人事例和名人名言,最后得出“有了爱国情怀,我们就可以……我们要有爱国情怀”的最终结论,缺乏深度和内涵,使“议论文”变成了“证明文”。
提升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分层训练学生审题能力,保证论点鲜明切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分层训练,使学生从简单思维逐渐转向复杂思维,引导学生严谨地分析论点内涵,保证论点鲜明切题。例如,“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引导学生区分表层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指,向上看即抬头看或仰视某事物的一种客观状态,在下面即指事物位置处于下方;向下看则与之相反。深层含义指,向上看时在下面既可以指有远大目标和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人,在向上看后,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激发动力;也可以说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制定目标的人,在向上看后知道了自己的渺小而灰心丧气。向下看指,在上面既可以说是那些生活艰难但仍努力前进的人,看着下方升起的幸福感,又可以说是那些只看生活不如自己、自认高高在上而止步不前的人。
贴合文章论点陈述论据,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组织文章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议论文写作层层推进,注意素材和文章的逻辑关联性。例如,针对“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这一名言书写议论文,首先要教会学生根据材料抓住“胸怀理想,坚持不懈,方能取得成功”的中心论点,要求学生围绕中心论点搜集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比如,针对论点选取的“史泰龙被拒1849次”这个具体事例,学生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注重史泰龙身上坚持理想、即使遇到困难仍然坚持不退缩的美好品质,贴合中心论点进行叙述,着重陈述的是史泰龙追逐梦想的过程和永不放弃的经历,而非论述史泰龙的种种优秀作品,要紧扣论点进行论证,将论点贯穿全文,避免本末倒置。
注重日常积累写作素材,加强文章素材储备。立足语文教材搜集素材。比如,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可以要求学生搜集曹操戎马一生的有关资料;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让学生通过搜集素材了解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选读名著作品增长见识。比如,篇幅较长的《史记》,篇幅较短的欧亨利的相关小说,都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品味百态人生,加强素材储备。关注热点新闻和政策信息。比如,在平时观看新闻联播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时,加强积累,增强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打破写作固化模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批判思维,辩证地看问题,理性地思考问题。例如,在围绕“乌鸦模仿老鹰抓羊”进行议论文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切忌片面地否定乌鸦的做法,应引导学生在否认乌鸦不自量力、好高骛远行为的想法中品味乌鸦挑战自我、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可以针对这个话题,以“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究竟值不值得我们追求”为主题,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中多思考、多揣摩、多分析。
总之,针对议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从审题立意着手,引导学生加强对素材的挖掘与积累,深入探寻文章内涵,将辩证思维融入文中,助力学生写出逻辑缜密、思想深刻的议论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