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将志愿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三年四万余名志愿者足迹遍布齐鲁大地
2025-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聂莺 刘鹏
本 报 记 者 王原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鲜活课堂。多年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深耕电子信息技术职教领域,将志愿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为基、以需求为纲、以育人为本,在服务民生与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实践育人”的特色路径。
专业技能全覆盖,构建服务大格局
近年来,学校团委结合城乡居民的家电维修、教育和文化建设、科技农业、农产品销售等需求,在技术赋能、实践育人两个方面持续下功夫,“专业”特色十分突出,得到学校驻地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为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学校还组织各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经验交流、校内练兵,通过讲座报告、事迹宣传,让学生带动学生,让青年组织青年。实训室里,技术指导教师带着学生练“通宵”,边手把手教学,边介绍中国工业发展史,引导学生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技能强国”的本领。
学校28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到街道、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每到假期,学生个人就近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报到,主动参与工作。在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南栗园村,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的同学们克服高温天气,将村里每一处年久失修的路灯进行重新布线和电路优化。通过丰富实践,学生练就“望闻问切”判断电器故障的独门绝技,设计各类生活小程序更是“小菜一碟”。
结对驻点入城乡 拓展服务新场域
学校围绕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使命任务,创新“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同、三级联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整合全校学科资源,组织18支“支农小队”,与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西营村、木厂涧村等结对共建,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工作,全面开展科技培训、无人机喷洒农药、乡村墙体彩绘等活动。
积极联合驻地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展“为少年儿童读绘本”、“黄河文化我来讲”、“e老e小”智慧课堂、“我是红色宣讲家”等契合群众实际需求、受众面广的志愿服务活动。还与章丘区双山第二派出所共同组建“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与文化路社区联合成立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社区服务站,与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护童助学志愿服务基地,共同探讨志愿服务新场域的打造。
实践创新增活力 传承发展铸品牌
有了这片实践沃土,志愿服务成果蓬勃涌现。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在毕业后仍然选择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来自学校e心兴农志愿服务队伍的几位志愿者出于对农产品直播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的热爱,在毕业后选择成立志愿服务公益团队,积极帮助偏远山区的农民售卖应季农产品。
三年间,山电学子有四万余名志愿者足迹遍布齐鲁大地,29人获评省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获得“2022年度优秀泉城义警组织”荣誉称号,“黄河大合唱”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济南市章丘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e路有我”志愿者服务联盟获得章丘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项目”,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校团委荣获2023年度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本 报 记 者 王原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鲜活课堂。多年来,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深耕电子信息技术职教领域,将志愿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为基、以需求为纲、以育人为本,在服务民生与乡村振兴中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实践育人”的特色路径。
专业技能全覆盖,构建服务大格局
近年来,学校团委结合城乡居民的家电维修、教育和文化建设、科技农业、农产品销售等需求,在技术赋能、实践育人两个方面持续下功夫,“专业”特色十分突出,得到学校驻地周边居民的广泛认可。
为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学校还组织各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经验交流、校内练兵,通过讲座报告、事迹宣传,让学生带动学生,让青年组织青年。实训室里,技术指导教师带着学生练“通宵”,边手把手教学,边介绍中国工业发展史,引导学生努力掌握信息技术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技能强国”的本领。
学校28支志愿服务队定期到街道、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每到假期,学生个人就近到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报到,主动参与工作。在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南栗园村,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的同学们克服高温天气,将村里每一处年久失修的路灯进行重新布线和电路优化。通过丰富实践,学生练就“望闻问切”判断电器故障的独门绝技,设计各类生活小程序更是“小菜一碟”。
结对驻点入城乡 拓展服务新场域
学校围绕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使命任务,创新“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同、三级联动”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整合全校学科资源,组织18支“支农小队”,与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西营村、木厂涧村等结对共建,结合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工作,全面开展科技培训、无人机喷洒农药、乡村墙体彩绘等活动。
积极联合驻地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展“为少年儿童读绘本”、“黄河文化我来讲”、“e老e小”智慧课堂、“我是红色宣讲家”等契合群众实际需求、受众面广的志愿服务活动。还与章丘区双山第二派出所共同组建“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与文化路社区联合成立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社区服务站,与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护童助学志愿服务基地,共同探讨志愿服务新场域的打造。
实践创新增活力 传承发展铸品牌
有了这片实践沃土,志愿服务成果蓬勃涌现。不少大学生志愿者在毕业后仍然选择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来自学校e心兴农志愿服务队伍的几位志愿者出于对农产品直播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的热爱,在毕业后选择成立志愿服务公益团队,积极帮助偏远山区的农民售卖应季农产品。
三年间,山电学子有四万余名志愿者足迹遍布齐鲁大地,29人获评省市优秀青年志愿者。“泉城义警”志愿服务队获得“2022年度优秀泉城义警组织”荣誉称号,“黄河大合唱”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济南市章丘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e路有我”志愿者服务联盟获得章丘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项目荣获2023年度山东省“保护母亲河”行动“绿色项目”,雷锋电子e工服务队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学校团委荣获2023年度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