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主 两全 一评价”育人方式探究

2025-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国向琴
  
  毗邻波光粼粼的古运河畔,背靠钟灵毓秀的太白纪念馆,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灵山秀水之中。近年来,学校秉承“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积极推进“两主 两全 一评价”育人方式变革,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两主 两全 一评价”教育方式:“两主”指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两全”指全体学生都有特长及特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一评价”指学校创新德智体美劳评价办法,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形成评价改革共识。从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四个维度,建构学校立体化评价体系,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纵向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促进“全面育人”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
注重人文育人 激发生命潜能
  更新理念,做好领路人。一是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相信孩子能成功、能成才、能成人,放手让学生尝试和探索,适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恰当的指导,引导孩子走向“我能学、我会学、我要学”,让他们体验收获与成功,不断成长。二是遵循教育规律,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策略,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孩子求知和探索未来的领路人。
  唤醒自我,提升内驱力。一是激发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力争做到有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用发展、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更大的学习空间中实现“自我选择”;在评价方式上,重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二是目标引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一个长远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周、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让学生有可实现的、可量化的小目标去完成。如:学生要想成为“五星章”少年,首先要在每周的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特色章,月末便能获得“每月之星”,学期末获得“校级一星章”,学年末获得“
区级二星章”。完善课程建设 滋养生命成长
  课程建设是实现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学校的课程架构,打破了学科间、校内外、三级课程的界限,以大课程观为指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多元性及开放性,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
  据此,学校本着“两全”理念,建构了关注成长、多维立体的“儿童成长七彩课程”体系。依托课堂、生活两大载体,实现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的灵活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开设了《红色文化》《炫彩科技》《快乐足球》等校本课程,通过打造“特色课程群”,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选择的课程补给,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更让核心素养真正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真正用课程的魅力唤醒生命的内驱力,让每个生命充满活力,智慧成长。
推进课堂变革 凸显生命主体
  为充分落实“两主”教学理念,学校提出了以“四有”为核心的“智雅课堂”,更好彰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四有”:一是有趣,主张设计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使学生学得有趣;二是有思,主张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分享,使学生学有所思;三是有得,主张科学组织教学内容,积极采用合作式、项目式、任务式、游戏化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四是有品,主张构建“生命、智慧、幸福”的课堂,培养品正志高、学思相成的隽雅少年。“四有课堂”营造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相互倾听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学生之间自由对话的高质量平台。
  在实践操作中,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项目式、大单元的教学新样态。通过确定大任务、创设大情境、设计大问题、给予大空间等策略实施,让学生在体验中“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学”。
聚焦评价改革 绽放生命精彩
  表现性评价,记录生命成长的瞬间。学校设置“红领巾争章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适时颁发各类奖章,并评选“每月之星”,构建了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
  阶段性评价,挖掘生命成长的潜能。低年级,采用趣味游园、乐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中高年级,借助日常学习评价表,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彰显生命成长的独特。学校开设多种特长培训项目,借助校园读书节,助力学生进行阅读考级;借助校园科技节,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科学实验资源库,进行“小小实验家”等级评价等,使全体学生五年内均能收获“4+N”种特长。
  终结性评价,找准生命成长的节点。终结性评价包括综合素质全面评价和个性特长专项评价。学校借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寄语+等级”、“学生、老师、同伴、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同时,进行“美德小标兵”“学习小能手”“运动小健将”“才艺小达人”“劳动小先锋”五小隽雅少年个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探索,学校将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继续积极探索有效的育人路径,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济宁市霍家街小学)
  □国向琴
  
  毗邻波光粼粼的古运河畔,背靠钟灵毓秀的太白纪念馆,济宁市霍家街小学就坐落在这片灵山秀水之中。近年来,学校秉承“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的办学理念,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积极推进“两主 两全 一评价”育人方式变革,促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两主 两全 一评价”教育方式:“两主”指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两全”指全体学生都有特长及特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一评价”指学校创新德智体美劳评价办法,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形成评价改革共识。从增值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四个维度,建构学校立体化评价体系,依托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纵向学习的全过程与横向发展的全要素整合起来,促进“全面育人”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做到五育并举。
注重人文育人 激发生命潜能
  更新理念,做好领路人。一是引导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相信孩子能成功、能成才、能成人,放手让学生尝试和探索,适时给予积极的鼓励、恰当的指导,引导孩子走向“我能学、我会学、我要学”,让他们体验收获与成功,不断成长。二是遵循教育规律,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策略,为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孩子求知和探索未来的领路人。
  唤醒自我,提升内驱力。一是激发兴趣。在教学内容上,力争做到有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用发展、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更大的学习空间中实现“自我选择”;在评价方式上,重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二是目标引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一个长远的目标分解到每个周、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让学生有可实现的、可量化的小目标去完成。如:学生要想成为“五星章”少年,首先要在每周的课堂上获得较多的特色章,月末便能获得“每月之星”,学期末获得“校级一星章”,学年末获得“
区级二星章”。完善课程建设 滋养生命成长
  课程建设是实现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学校的课程架构,打破了学科间、校内外、三级课程的界限,以大课程观为指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多元性及开放性,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
  据此,学校本着“两全”理念,建构了关注成长、多维立体的“儿童成长七彩课程”体系。依托课堂、生活两大载体,实现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的灵活化实施、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开设了《红色文化》《炫彩科技》《快乐足球》等校本课程,通过打造“特色课程群”,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可选择的课程补给,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更让核心素养真正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真正用课程的魅力唤醒生命的内驱力,让每个生命充满活力,智慧成长。
推进课堂变革 凸显生命主体
  为充分落实“两主”教学理念,学校提出了以“四有”为核心的“智雅课堂”,更好彰显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四有”:一是有趣,主张设计能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使学生学得有趣;二是有思,主张让“讨论之球”在学生中传递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分享,使学生学有所思;三是有得,主张科学组织教学内容,积极采用合作式、项目式、任务式、游戏化等形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四是有品,主张构建“生命、智慧、幸福”的课堂,培养品正志高、学思相成的隽雅少年。“四有课堂”营造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与相互倾听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学生之间自由对话的高质量平台。
  在实践操作中,构建基于学科大概念、项目式、大单元的教学新样态。通过确定大任务、创设大情境、设计大问题、给予大空间等策略实施,让学生在体验中“做中学”,在实践中“发展学”。
聚焦评价改革 绽放生命精彩
  表现性评价,记录生命成长的瞬间。学校设置“红领巾争章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适时颁发各类奖章,并评选“每月之星”,构建了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
  阶段性评价,挖掘生命成长的潜能。低年级,采用趣味游园、乐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中高年级,借助日常学习评价表,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彰显生命成长的独特。学校开设多种特长培训项目,借助校园读书节,助力学生进行阅读考级;借助校园科技节,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科学实验资源库,进行“小小实验家”等级评价等,使全体学生五年内均能收获“4+N”种特长。
  终结性评价,找准生命成长的节点。终结性评价包括综合素质全面评价和个性特长专项评价。学校借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实施“寄语+等级”、“学生、老师、同伴、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同时,进行“美德小标兵”“学习小能手”“运动小健将”“才艺小达人”“劳动小先锋”五小隽雅少年个性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育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懈探索,学校将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继续积极探索有效的育人路径,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济宁市霍家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