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信联社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4款产品获评“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产品”

2025-07-02 作者: 徐佳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徐佳 报道
  本报济南讯 6月26日,我省召开“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好品金融’品牌”工作座谈会,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李强参加会议,并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为题作典型发言。
  会议上公布了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和产品评选结果,省农信联社“绿色产业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养老系列贷”、“慧农通”4款产品荣获“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产品”。
  近年来,全省农商银行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把发展普惠金融、强化支农支小作为初心使命和本源主业,发挥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专业性、覆盖面、满意度上下功夫,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近三年,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2万亿元,信贷服务客户361万户,普惠贷款余额达到1.69万亿元。
  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上,省农信联社健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支农、兴商、助企、惠民”四大系列产品体系、102款信贷产品,指导农商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地方特色信贷产品1754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截至5月末,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9329亿元、1.12万亿元,省内占比常年保持五分之一以上。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性,省农信联社强化行业客群研究,做实风险精准画像,加强授信政策指导,提高风险识别防控专业能力。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制定“金融+非金融”服务方案,以体系化营销和标准化流程,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开展一行业一方案、一企业一方案,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今年前5个月,全省农商银行545个重点行业客群贷款增加2.5万户、192亿元,用信覆盖面提升8个百分点。
  针对服务对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全省农商银行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城镇社区“四张清单”对接机制,参照政务网格划分33.1万个服务网格,“定格、定人、定责”管理。依托智慧营销系统,推广“无感授信”服务,截至5月末,“无感授信”客户达到650.7万户。近2万名客户经理常年在村庄社区开展定时定点金融服务,已为1804万农户和城镇居民家庭提供授信,平均每3户就有1户在农商银行享有授信支持。优化提升网点服务,全省网点4660个,延伸设立金融服务点2.35万个,布设各类电子机具5.65万台,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同时,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全省农商银行还综合利用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主动降低“三农”和小微客户融资成本。近三年,整体贷款利率下降1.14个百分点,累计为客户减息让利165亿元。创新推广“信e贷”、“信e快贷”线上办贷新模式,通过线上渠道为92.5万名客户提供贷款1280.3亿元。组织开展“3·15”消保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教育宣传月等集中性教育活动,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记者 徐佳 报道
  本报济南讯 6月26日,我省召开“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好品金融’品牌”工作座谈会,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李强参加会议,并以“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为题作典型发言。
  会议上公布了2025“好品金融”典型案例和产品评选结果,省农信联社“绿色产业贷”、“高标准农田建设贷”、“养老系列贷”、“慧农通”4款产品荣获“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产品”。
  近年来,全省农商银行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把发展普惠金融、强化支农支小作为初心使命和本源主业,发挥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的优势,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专业性、覆盖面、满意度上下功夫,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近三年,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2万亿元,信贷服务客户361万户,普惠贷款余额达到1.69万亿元。
  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上,省农信联社健全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支农、兴商、助企、惠民”四大系列产品体系、102款信贷产品,指导农商银行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地方特色信贷产品1754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截至5月末,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9329亿元、1.12万亿元,省内占比常年保持五分之一以上。
  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专业性,省农信联社强化行业客群研究,做实风险精准画像,加强授信政策指导,提高风险识别防控专业能力。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制定“金融+非金融”服务方案,以体系化营销和标准化流程,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开展一行业一方案、一企业一方案,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今年前5个月,全省农商银行545个重点行业客群贷款增加2.5万户、192亿元,用信覆盖面提升8个百分点。
  针对服务对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全省农商银行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城镇社区“四张清单”对接机制,参照政务网格划分33.1万个服务网格,“定格、定人、定责”管理。依托智慧营销系统,推广“无感授信”服务,截至5月末,“无感授信”客户达到650.7万户。近2万名客户经理常年在村庄社区开展定时定点金融服务,已为1804万农户和城镇居民家庭提供授信,平均每3户就有1户在农商银行享有授信支持。优化提升网点服务,全省网点4660个,延伸设立金融服务点2.35万个,布设各类电子机具5.65万台,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同时,在省农信联社指导下,全省农商银行还综合利用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主动降低“三农”和小微客户融资成本。近三年,整体贷款利率下降1.14个百分点,累计为客户减息让利165亿元。创新推广“信e贷”、“信e快贷”线上办贷新模式,通过线上渠道为92.5万名客户提供贷款1280.3亿元。组织开展“3·15”消保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教育宣传月等集中性教育活动,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