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时事

整合医养资源

枣庄市构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新格局

2025-06-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为破解居家失能人员,尤其是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枣庄市医保局创新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转型,整合医养资源,着力构建“居家养老+居家护理+家庭签约医生”的全链条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新格局。
  主动转型,夯实长护服务基础。将67家医疗机构纳入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范围,推动服务扩面提质。各医疗机构加强政策宣传并主动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增设长护险专区、无障碍设施,拓宽服务半径,强化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延伸服务触角,探索上门巡诊、医疗护理等模式,力促居家医养无缝对接。
  挖掘资源,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辖区内失能老人谁卧床不起、谁留置管道、谁定期到医院护理,家庭医生最清楚。依托熟悉情况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点对点政策宣传与协助申报,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精准覆盖失能群体。居民长护试点仅一个月,近600人被纳入待遇享受范围,接近目前待遇享受总人数的近40%。“老伴因脑梗瘫痪在床,以前不得不每月花钱租车到镇上更换导尿管、做护理,现在多亏有了长护险,医生上门帮我们进行尿管护理、翻身、排痰,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这是枣庄市首位居家上门护理待遇享受居民刘大爷家属的心声。同时,枣庄市将基层医疗机构融入“村(居)—镇(街)—区(市)”三级长护经办服务网络,由医护人员初审申请材料,有效提升了失能评估通过率。
  融合服务,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对评估通过的失能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组织骨干上门综合评估,制订“一人一签约,一人一计划”的居家上门护理方案。对医疗需求高的失能人员,医生定期随护理员巡视,提供医疗咨询、药物指导等服务。各医疗机构还开通长护险失能人员就医绿色通道,确保及时救治。
  拓宽供给,就地培育服务力量。在常规培训基础上,联合工会、人社、卫健等多个部门对有护理意向的农村劳动力及失能人员近亲属进行技能培训与指导,由基层医疗机构“就地取材”,既盘活本地人力资源,又解决部分家庭困难。目前全市约40家机构开展培训,盘活就业300余人,其中失能人员近亲属30人。
  为破解居家失能人员,尤其是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枣庄市医保局创新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转型,整合医养资源,着力构建“居家养老+居家护理+家庭签约医生”的全链条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新格局。
  主动转型,夯实长护服务基础。将67家医疗机构纳入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范围,推动服务扩面提质。各医疗机构加强政策宣传并主动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增设长护险专区、无障碍设施,拓宽服务半径,强化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延伸服务触角,探索上门巡诊、医疗护理等模式,力促居家医养无缝对接。
  挖掘资源,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辖区内失能老人谁卧床不起、谁留置管道、谁定期到医院护理,家庭医生最清楚。依托熟悉情况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点对点政策宣传与协助申报,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精准覆盖失能群体。居民长护试点仅一个月,近600人被纳入待遇享受范围,接近目前待遇享受总人数的近40%。“老伴因脑梗瘫痪在床,以前不得不每月花钱租车到镇上更换导尿管、做护理,现在多亏有了长护险,医生上门帮我们进行尿管护理、翻身、排痰,真是解决了我家的大难题。”这是枣庄市首位居家上门护理待遇享受居民刘大爷家属的心声。同时,枣庄市将基层医疗机构融入“村(居)—镇(街)—区(市)”三级长护经办服务网络,由医护人员初审申请材料,有效提升了失能评估通过率。
  融合服务,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对评估通过的失能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组织骨干上门综合评估,制订“一人一签约,一人一计划”的居家上门护理方案。对医疗需求高的失能人员,医生定期随护理员巡视,提供医疗咨询、药物指导等服务。各医疗机构还开通长护险失能人员就医绿色通道,确保及时救治。
  拓宽供给,就地培育服务力量。在常规培训基础上,联合工会、人社、卫健等多个部门对有护理意向的农村劳动力及失能人员近亲属进行技能培训与指导,由基层医疗机构“就地取材”,既盘活本地人力资源,又解决部分家庭困难。目前全市约40家机构开展培训,盘活就业300余人,其中失能人员近亲属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