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散养老为长期护理保险“集中照护”
济南农村护理难题这样破解
2025-06-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医保实干惠民生
在农村偏远地区,失能老人照护一直是个大难题:跑远路找服务成本高,家门口又缺人手。为了让失能老人得到悉心照料,济南市医保局另辟蹊径,创新推出长期护理保险“集中照护”护理服务模式,把闲置的村卫生室、幸福院等打造成“幸福驿站”,让失能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照护。
政府搭台,闲置场所变成“安心港湾”。曾经闲置的村卫生室、幸福院、养老院,如今在政府的统筹下焕发新生。济南市充分盘活这些“沉睡的资源”,推动定点服务机构与闲置设施深度合作,将其改造为失能老人的“日间照料中心”。白天,家属把老人送来就能安心去上班;晚上再接回家里。对于家属无法接送的失能老人,这里更是成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二个家。政府全程护航,不仅提供场地支持,更规范服务标准,让集中照护场所成为老人安心的港湾。
邻里互助,留守姐妹化身为“贴心管家”。照护人员从哪里来?济南鼓励定点服务机构联合当地政府,把有爱心、能奉献、口碑好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培训后,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都是同村人,知根知底好沟通,老人用得放心,家属也安心。这种“家门口就业”模式,既解决了人力短缺问题,又降低了服务成本,让护理员能挣钱、机构有收益、老人得照顾,实现了多方共赢。
政策联动,多元保障托起幸福晚年。为了让困难家庭卸下养老重担,济南市以“打破壁垒、资源聚合”为抓手,将民政、残联等多部门护理待遇深度融合,为“集中照护”模式注入资金活水。在济南,失能群体往往叠加多重身份——他们或是需要关怀的高龄老人,或是亟待帮扶的残障人士。民政部门为高龄、低保老人每月发放80—200元生活补贴,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每月提供80元专项补助;残联则为重度残疾、特困人员每月送上300—500元补贴。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按失能等级精准施策,如参保职工四级失能,居家护理每月可获基金支付1620元,仅需自付180元。当失能人员同时享有长期护理保险与民政、残联补贴时,可直接享用部门补贴抵扣自付费用。政策福利无缝衔接,实实在在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压力。
从闲置场所到“暖心小窝”,从留守妇女到专业护理员,从分散养老到集中照护,济南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不仅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更描绘出一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暖心画卷。
在农村偏远地区,失能老人照护一直是个大难题:跑远路找服务成本高,家门口又缺人手。为了让失能老人得到悉心照料,济南市医保局另辟蹊径,创新推出长期护理保险“集中照护”护理服务模式,把闲置的村卫生室、幸福院等打造成“幸福驿站”,让失能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照护。
政府搭台,闲置场所变成“安心港湾”。曾经闲置的村卫生室、幸福院、养老院,如今在政府的统筹下焕发新生。济南市充分盘活这些“沉睡的资源”,推动定点服务机构与闲置设施深度合作,将其改造为失能老人的“日间照料中心”。白天,家属把老人送来就能安心去上班;晚上再接回家里。对于家属无法接送的失能老人,这里更是成为他们遮风挡雨的第二个家。政府全程护航,不仅提供场地支持,更规范服务标准,让集中照护场所成为老人安心的港湾。
邻里互助,留守姐妹化身为“贴心管家”。照护人员从哪里来?济南鼓励定点服务机构联合当地政府,把有爱心、能奉献、口碑好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经过专业培训后,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都是同村人,知根知底好沟通,老人用得放心,家属也安心。这种“家门口就业”模式,既解决了人力短缺问题,又降低了服务成本,让护理员能挣钱、机构有收益、老人得照顾,实现了多方共赢。
政策联动,多元保障托起幸福晚年。为了让困难家庭卸下养老重担,济南市以“打破壁垒、资源聚合”为抓手,将民政、残联等多部门护理待遇深度融合,为“集中照护”模式注入资金活水。在济南,失能群体往往叠加多重身份——他们或是需要关怀的高龄老人,或是亟待帮扶的残障人士。民政部门为高龄、低保老人每月发放80—200元生活补贴,为经济困难、失能老人每月提供80元专项补助;残联则为重度残疾、特困人员每月送上300—500元补贴。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按失能等级精准施策,如参保职工四级失能,居家护理每月可获基金支付1620元,仅需自付180元。当失能人员同时享有长期护理保险与民政、残联补贴时,可直接享用部门补贴抵扣自付费用。政策福利无缝衔接,实实在在减轻了失能家庭的经济压力。
从闲置场所到“暖心小窝”,从留守妇女到专业护理员,从分散养老到集中照护,济南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不仅破解了农村养老难题,更描绘出一幅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暖心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