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教结合为“夕阳红”添彩
2025-03-1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张辉
养老服务体系与老年教育结合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总体性、框架性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老年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依托老年大学等在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扶持措施。
老年养教结合强调在老年人的养护中融入教育元素,通过教育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是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模式。但应当看到,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需求日渐多样化,养教结合服务升级迫在眉睫。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2.1万,占比为20.9%,高出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391万人,占比达到23.62%,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省老年人口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程度高的特点。我省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包括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等,特别是在养教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尽管山东省已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但老年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大中城市的老年大学普遍面临“报名难”和“一座难求”的问题,而乡镇、街道等基层地区的老年教育设施和水平则相对滞后。相比县级以上城区,基层老年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多渠道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就近学习的需求。而相关养老、涉老机构部门等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了解不足、认识不充分,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也是养教结合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养教结合,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养老服务与老年教育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是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必经之路。目前,养教结合提质升级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
一是扩大资源供给。积极对接国家老年大学在山东落地办学,并推进山东老年大学做优做特。鼓励、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创新“开放+”“社区+”“互联网+”“融媒体+”“居家+”老年教育模式。二是优化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全覆盖。鼓励开展城乡老年教育对口帮扶,积极推进县域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建设。三是加强养教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和“能者为师”行动,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包括志愿者,投身老年教育工作;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老年教育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加大分类培训力度,提高老年教育专业和服务能力。四是推进数字化发展。把握老年人生活学习特点,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实现“线下组班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优势互补。积极对接“全国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学习资源跨区域的共建共享。
老年养教服务无止境。如果简单概括,老年养教服务的提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最大限度地扩大服务半径,把更多高品质的教育资源送到老人家门口;二是细化老人的精神需求,采取分众化、沉浸式、个性化服务,提升老有所学的兴趣。比如满足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并不是调大字号、调高音量那么简单,需要做好谋划设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阅读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改造。三是定期举办全国老年大学工作会议,加强不同系统老年教育办学单位的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办学经验,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培训学院,面向全国从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面对老龄化的浪潮,我们要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让“升温”的需求与“升级”的服务双向奔赴,共同助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作者系山东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养老服务体系与老年教育结合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对养老服务工作作出系统性、总体性、框架性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老年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依托老年大学等在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老年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扶持措施。
老年养教结合强调在老年人的养护中融入教育元素,通过教育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是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模式。但应当看到,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需求日渐多样化,养教结合服务升级迫在眉睫。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122.1万,占比为20.9%,高出全国水平2.2个百分点,是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391万人,占比达到23.62%,老年人口数量居全国首位。山东省老年人口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程度高的特点。我省已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包括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等,特别是在养教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尽管山东省已初步构建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老年教育办学服务体系,但老年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大中城市的老年大学普遍面临“报名难”和“一座难求”的问题,而乡镇、街道等基层地区的老年教育设施和水平则相对滞后。相比县级以上城区,基层老年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多渠道筹措老年教育经费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就近学习的需求。而相关养老、涉老机构部门等对老年教育重要性的了解不足、认识不充分,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也是养教结合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养教结合,是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养老服务与老年教育互动发展的新模式,是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的必经之路。目前,养教结合提质升级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
一是扩大资源供给。积极对接国家老年大学在山东落地办学,并推进山东老年大学做优做特。鼓励、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老年教育活动,创新“开放+”“社区+”“互联网+”“融媒体+”“居家+”老年教育模式。二是优化结构布局。大力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的增量重点放在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全覆盖。鼓励开展城乡老年教育对口帮扶,积极推进县域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建设。三是加强养教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银龄教师”计划和“能者为师”行动,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包括志愿者,投身老年教育工作;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老年教育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老年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加大分类培训力度,提高老年教育专业和服务能力。四是推进数字化发展。把握老年人生活学习特点,对课程资源、教学模式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信息技术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实现“线下组班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优势互补。积极对接“全国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平台的互联互通和学习资源跨区域的共建共享。
老年养教服务无止境。如果简单概括,老年养教服务的提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最大限度地扩大服务半径,把更多高品质的教育资源送到老人家门口;二是细化老人的精神需求,采取分众化、沉浸式、个性化服务,提升老有所学的兴趣。比如满足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并不是调大字号、调高音量那么简单,需要做好谋划设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阅读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改造。三是定期举办全国老年大学工作会议,加强不同系统老年教育办学单位的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办学经验,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探索建立老年教育培训学院,面向全国从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面对老龄化的浪潮,我们要稳稳兜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让“升温”的需求与“升级”的服务双向奔赴,共同助力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作者系山东开放大学老年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