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党校法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2025-03-1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武传英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法学等新兴学科,以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为我国法学教育和研究指明了新方向。在我国加强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党校作为培养党政干部的重要阵地,应紧密结合数字社会治理需求,构建数字法学教育的体制机制,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树立面向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念
数字化时代的法律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契约、侵权、财产等领域,而是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领域,使得现有法律体系和法学研究方法显得不足。尤其是对于传统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应用与解释,如何在尊重既有法律框架的同时,创新性解决新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因而一种新型法学分支——数字法学应运而生。数字法学不仅要求法律人具备扎实的传统法学功底,还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环境下的法律问题。例如,在处理涉及人工智能的案件时,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如何保护数据隐私、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从全新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对此,党校应树立面向数字时代的教育理念。一是树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倡导法学人文属性与其他自然科学工具理性的相互结合,既坚守法律学说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又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法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培养学员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二是将培养具备数字法治素养的专业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重塑数字时代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前沿的数字技术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员更好适应数字法学教育变革。
优化数字化时代法学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理念的有效反映,更是知识传递的核心载体。数字化时代,党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将法律知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法律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法治人才。第一,完善法学知识体系。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涌现。党校法学教育应当密切关注国家立法动态,第一时间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新出台的数字法律条文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及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解释,确保学员掌握的法学知识始终与法律实践同步。此外,适当引入国际上有关数字贸易、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则和案例,让学员了解不同国家在数字法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拓宽国际视野,为我国数字法律创新发展提供借鉴。第二,优化法学课程建设。在初级教育阶段,开设“数字法学概论”“数字法律基础”等基础数字法学课程,系统介绍数字法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和发展脉络,强化学员理论认知。在高级教育阶段,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学员需求,设置“网络法专题”“数据法实务”“人工智能与法律”等专门的数字法学课程,深入探讨特定领域的法律问题,培养学员在某一数字法学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
改进数字化时代法学教学方法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党校法学教学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数字化对策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党校应投入资源搭建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在线教学平台,集成课程资源、教学互动、学习管理等功能。教师可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课件、案例等资料,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同时,平台应支持在线讨论、作业提交与批改、在线测试等互动功能,促进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将抽象的法学概念和复杂的法律条文呈现给学员。例如,通过播放真实的法庭审判视频,让学员直观感受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利用动画演示法律关系的演变,帮助学员清晰理解法律原理。
强化数字化时代法学实践教学
法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法律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紧跟数字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法律原则,从而为数字法治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搭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的法庭环境,包括庭审流程、证据展示、角色模拟等,让学员在虚拟的场景中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进行案件审理和辩论,并将模拟法庭的过程录制下来,供学员复盘和教师点评,帮助学员熟悉法律程序,提高辩论技巧和应变能力。其次,开展法律实务案例在线研讨。借助网络平台收集整理大量真实的法律实务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在线研讨。教师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学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头脑风暴,增强学员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再者,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党校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了解法律实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邀请实务部门的专家通过线上讲座、远程指导等方式为学员传授实践经验和最新的法律实务动态,学员可以在线提问,与专家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获取第一手行业信息;安排学员到实务部门进行远程实习,参与网络犯罪、数字版权保护等实际案件的处理,深入了解法律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数字法学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数字法学等新兴学科,以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为我国法学教育和研究指明了新方向。在我国加强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党校作为培养党政干部的重要阵地,应紧密结合数字社会治理需求,构建数字法学教育的体制机制,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树立面向数字化时代的教育理念
数字化时代的法律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契约、侵权、财产等领域,而是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领域,使得现有法律体系和法学研究方法显得不足。尤其是对于传统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应用与解释,如何在尊重既有法律框架的同时,创新性解决新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因而一种新型法学分支——数字法学应运而生。数字法学不仅要求法律人具备扎实的传统法学功底,还需要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数字化环境下的法律问题。例如,在处理涉及人工智能的案件时,如何界定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如何保护数据隐私、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从全新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对此,党校应树立面向数字时代的教育理念。一是树立跨学科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倡导法学人文属性与其他自然科学工具理性的相互结合,既坚守法律学说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又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现代技术手段,为法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培养学员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二是将培养具备数字法治素养的专业人才作为法学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重塑数字时代的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引入前沿的数字技术与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员更好适应数字法学教育变革。
优化数字化时代法学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教育理念的有效反映,更是知识传递的核心载体。数字化时代,党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将法律知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培养具备法律素养与数字技能的复合型法治人才。第一,完善法学知识体系。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涌现。党校法学教育应当密切关注国家立法动态,第一时间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新出台的数字法律条文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及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解释,确保学员掌握的法学知识始终与法律实践同步。此外,适当引入国际上有关数字贸易、数字治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则和案例,让学员了解不同国家在数字法律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拓宽国际视野,为我国数字法律创新发展提供借鉴。第二,优化法学课程建设。在初级教育阶段,开设“数字法学概论”“数字法律基础”等基础数字法学课程,系统介绍数字法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和发展脉络,强化学员理论认知。在高级教育阶段,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和学员需求,设置“网络法专题”“数据法实务”“人工智能与法律”等专门的数字法学课程,深入探讨特定领域的法律问题,培养学员在某一数字法学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
改进数字化时代法学教学方法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党校法学教学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数字化对策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质量。首先,加强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党校应投入资源搭建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在线教学平台,集成课程资源、教学互动、学习管理等功能。教师可在平台上发布教学视频、课件、案例等资料,学员能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同时,平台应支持在线讨论、作业提交与批改、在线测试等互动功能,促进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其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将抽象的法学概念和复杂的法律条文呈现给学员。例如,通过播放真实的法庭审判视频,让学员直观感受法律程序和司法实践;利用动画演示法律关系的演变,帮助学员清晰理解法律原理。
强化数字化时代法学实践教学
法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法律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紧跟数字时代发展的步伐,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炼法律原则,从而为数字法治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搭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平台。利用数字化技术,模拟真实的法庭环境,包括庭审流程、证据展示、角色模拟等,让学员在虚拟的场景中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进行案件审理和辩论,并将模拟法庭的过程录制下来,供学员复盘和教师点评,帮助学员熟悉法律程序,提高辩论技巧和应变能力。其次,开展法律实务案例在线研讨。借助网络平台收集整理大量真实的法律实务案例,组织学员进行在线研讨。教师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学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头脑风暴,增强学员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再者,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深度合作。党校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了解法律实务工作的流程和要求;邀请实务部门的专家通过线上讲座、远程指导等方式为学员传授实践经验和最新的法律实务动态,学员可以在线提问,与专家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获取第一手行业信息;安排学员到实务部门进行远程实习,参与网络犯罪、数字版权保护等实际案件的处理,深入了解法律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数字法学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东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