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村靠山“吃山”先养山

2025-02-05 作者: 都镇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春节假期,走进潍坊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博陆山景区,造型各异的彩灯将景区装点得流光溢彩,景区内展示的霍光封侯、孔融让梨、武帝东巡、唐王东征等民间故事主题灯组,结合传统手工艺剪纸、皮影戏等元素,吸引了不少周边村庄和潍坊市区的游客前来赏灯逛街、打卡拍照。
  景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梨树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举办“璀璨博陆,喜迎新春”——2025年潍坊昌邑博陆山新春灯会,以梦幻博陆光影秀为主题,将灯光与千年梨园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利用各种彩灯、灯带、激光等照明设备,打造出如梦如幻的光影世界。
  “灯会自2025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向游客开放,其间,还有文艺演出、传统手工艺展示、特色美食品尝等文化活动,欢迎大家来这里深度体验灯光秀的魅力,赴一场浪漫之约。”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说,“也希望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灯会,了解到更多我们当地特产‘梨’背后的故事。”
  山阳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通过开采加工石英石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靠山吃山”曾是山阳发展的真实写照,鼎盛时期的山阳村,拥有石英砂加工企业108家,单是村办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最高时就达到600万元, 村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坐吃山空’也成为横亘在山阳人面前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就算村里的石英矿还能再开采20年,可20年之后呢?村民拿什么吃饭?”王成敬认为,靠山吃山得先养山,山阳村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2010年,山阳村两委终于下决心关停所有的石英矿开采加工企业,发动党员群众架桥筑路、凿石挖坑、运土上山、封山育林、修渠引水,挖下10万个“鱼鳞坑”蓄水,栽下15万棵树木,实现绿化3500亩。昔日砂石裸露、植被稀少的荒山,已然生机勃勃。
  “转型发展,不仅仅只是修复几个矿坑、种几处绿化树木那么简单,让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成为山阳村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立足山阳的生态建设,充分利用我们的特色资源,在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上做文章。”王成敬说。
  山阳村最大的特色资源就是梨树。据了解,博陆山上2000多亩梨园中,树龄超过1000年的有十多株,元、明以来的有500多株,清朝以来的有3000多株,100年以上的有2.5万余株。每年清明前后,山上梨花胜雪,自2010年开始山阳人每年在梨花盛开的时候举办一届梨花节,发展乡村旅游。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梨’就是我们山阳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关键所在,也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底气所在。”王成敬说,2023年9月“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如今,博陆山从矿坑遍地的石头山变成风景秀美的生态山。村“两委”领办公司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已超过150万人次,创收3000多万元,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庄500多人就业。
  “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朵梨花如何玩出新“花”样?
  “我们聚力发挥节会经济拉动效能和辐射效应,持续发力发展‘文旅+’产业,从农家乐、乡村民宿,到梨花水饺、梨花鸡、梨花糕、秋梨膏等特色美食,再到时下流行的研学、露营,一年四季博陆山都氛围感满满。2025年我们还将实施矿坑修复项目,对矿坑进行改造修复,包括景观填方、景观绿化工程、垂直绿化工程,进行土壤改良、现状树移植整形和新增乔灌草栽植,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照明电气工程和景区智慧系统。”王成敬说。
  □ 本报记者 都镇强  

  春节假期,走进潍坊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博陆山景区,造型各异的彩灯将景区装点得流光溢彩,景区内展示的霍光封侯、孔融让梨、武帝东巡、唐王东征等民间故事主题灯组,结合传统手工艺剪纸、皮影戏等元素,吸引了不少周边村庄和潍坊市区的游客前来赏灯逛街、打卡拍照。
  景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梨树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举办“璀璨博陆,喜迎新春”——2025年潍坊昌邑博陆山新春灯会,以梦幻博陆光影秀为主题,将灯光与千年梨园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利用各种彩灯、灯带、激光等照明设备,打造出如梦如幻的光影世界。
  “灯会自2025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向游客开放,其间,还有文艺演出、传统手工艺展示、特色美食品尝等文化活动,欢迎大家来这里深度体验灯光秀的魅力,赴一场浪漫之约。”山阳村党总支书记王成敬说,“也希望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灯会,了解到更多我们当地特产‘梨’背后的故事。”
  山阳村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通过开采加工石英石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靠山吃山”曾是山阳发展的真实写照,鼎盛时期的山阳村,拥有石英砂加工企业108家,单是村办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最高时就达到600万元, 村民们实现了脱贫致富,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享受发展红利的同时,‘坐吃山空’也成为横亘在山阳人面前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就算村里的石英矿还能再开采20年,可20年之后呢?村民拿什么吃饭?”王成敬认为,靠山吃山得先养山,山阳村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2010年,山阳村两委终于下决心关停所有的石英矿开采加工企业,发动党员群众架桥筑路、凿石挖坑、运土上山、封山育林、修渠引水,挖下10万个“鱼鳞坑”蓄水,栽下15万棵树木,实现绿化3500亩。昔日砂石裸露、植被稀少的荒山,已然生机勃勃。
  “转型发展,不仅仅只是修复几个矿坑、种几处绿化树木那么简单,让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成为山阳村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立足山阳的生态建设,充分利用我们的特色资源,在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上做文章。”王成敬说。
  山阳村最大的特色资源就是梨树。据了解,博陆山上2000多亩梨园中,树龄超过1000年的有十多株,元、明以来的有500多株,清朝以来的有3000多株,100年以上的有2.5万余株。每年清明前后,山上梨花胜雪,自2010年开始山阳人每年在梨花盛开的时候举办一届梨花节,发展乡村旅游。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而‘梨’就是我们山阳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关键所在,也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底气所在。”王成敬说,2023年9月“山东昌邑山阳大梨栽培系统”成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如今,博陆山从矿坑遍地的石头山变成风景秀美的生态山。村“两委”领办公司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已超过150万人次,创收3000多万元,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庄500多人就业。
  “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朵梨花如何玩出新“花”样?
  “我们聚力发挥节会经济拉动效能和辐射效应,持续发力发展‘文旅+’产业,从农家乐、乡村民宿,到梨花水饺、梨花鸡、梨花糕、秋梨膏等特色美食,再到时下流行的研学、露营,一年四季博陆山都氛围感满满。2025年我们还将实施矿坑修复项目,对矿坑进行改造修复,包括景观填方、景观绿化工程、垂直绿化工程,进行土壤改良、现状树移植整形和新增乔灌草栽植,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照明电气工程和景区智慧系统。”王成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