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消费扩内需的背后逻辑

2024-12-3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张德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9项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凸显了提消费扩内需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大战略意义。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构成,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当然,除了消费,内需的另一重要构成是投资,它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着关键作用。比较而言,投资算是“急就章”,消费则是“长久计”。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始终是着力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今年是“消费促进年”,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其中,“两新”政策既促进消费,又拉动投资,同时发挥消费对投资的牵引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尽管消费领域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回升,但消费缺口尚待弥合。对于这一缺口,除了熟知的原因,我们或许还可以从量和价两方面作拆解。即居民消费的边际变化来自量和价的因素分别是多少。姑且将量的因素称为数量效应,将价的因素称为价格效应。一个直觉的判断是,当前的消费回升势头,可能来自量的贡献要高于来自价的贡献。或者说,居民消费量的增速要快于居民消费额的增速。个中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放缓,比如,今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由此,可以推测价的变化滞后于量的变化,导致居民消费增长的数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使按金额衡量的居民消费走势涨幅温和,形成价格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拖累。至于居民消费中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多寡,恐怕还需更多的统计数据支撑。
  今年以来文旅消费的快速升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内需市场可期。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而居民收入取决于大的经济形势。因此,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质升的取向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并稳住楼市股市以提升居民财富效应,不断做大“蛋糕”,充实老百姓“钱袋子”,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源之水”。再叠加针对促进消费的专门政策措施,发挥聚合效应,提振消费才会取得实效,才能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放大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效应。
  此外,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全面落实带薪休假,有效执行标准工时制,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形式加班,让作为居民消费主力的工薪阶层挤出更多时间消费,携家带口投入旅游、餐饮等闲暇消费中,享受消费给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失为提消费扩内需的一种好办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9项重点任务时,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凸显了提消费扩内需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大战略意义。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构成,对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当然,除了消费,内需的另一重要构成是投资,它对优化供给结构发挥着关键作用。比较而言,投资算是“急就章”,消费则是“长久计”。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始终是着力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今年是“消费促进年”,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其中,“两新”政策既促进消费,又拉动投资,同时发挥消费对投资的牵引作用,取得了积极成效。
  尽管消费领域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回升,但消费缺口尚待弥合。对于这一缺口,除了熟知的原因,我们或许还可以从量和价两方面作拆解。即居民消费的边际变化来自量和价的因素分别是多少。姑且将量的因素称为数量效应,将价的因素称为价格效应。一个直觉的判断是,当前的消费回升势头,可能来自量的贡献要高于来自价的贡献。或者说,居民消费量的增速要快于居民消费额的增速。个中原因,在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放缓,比如,今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由此,可以推测价的变化滞后于量的变化,导致居民消费增长的数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使按金额衡量的居民消费走势涨幅温和,形成价格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拖累。至于居民消费中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多寡,恐怕还需更多的统计数据支撑。
  今年以来文旅消费的快速升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内需市场可期。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而居民收入取决于大的经济形势。因此,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质升的取向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并稳住楼市股市以提升居民财富效应,不断做大“蛋糕”,充实老百姓“钱袋子”,是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有源之水”。再叠加针对促进消费的专门政策措施,发挥聚合效应,提振消费才会取得实效,才能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放大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效应。
  此外,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全面落实带薪休假,有效执行标准工时制,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形式加班,让作为居民消费主力的工薪阶层挤出更多时间消费,携家带口投入旅游、餐饮等闲暇消费中,享受消费给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不失为提消费扩内需的一种好办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