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人大视窗

东港区: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触

2024-12-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及。
人大代表联络站 让民主“真实可感”
  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所长+群众所盼+发展所需”精准对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
  涛雒镇作为沿海大镇,渔业产业是支柱。东港区人大常委会指导涛雒镇成立了渔业产业代表联络站,吸纳16名从事渔业产业的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市首个省人大代表科技兴渔工作室,召集人既是省人大代表,又是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家,通过组织活动,既收集了民情民意,又向渔业从业者传授水产种苗繁育销售、养殖用海管控等技术,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秦楼街道海恒物业代表联络站搭建起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桥梁;南湖镇“助企服务代表联络站”,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招工用工、融资建设等方面问题;陈疃镇蓝莓产业代表联络站,助推蓝莓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这些特色专业代表活动品牌,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带上了更多的“泥土香”“家常味”和“幸福感”。
民生实事票决制 让民意“触手可及”
  围绕畅通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地方事务的渠道,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行区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民意”“民生”“民主”“民心”一体贯通,做到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
  西湖镇马瞻路建成通车,就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以前,当地群众出行要绕行到周边的省道,距离远且安全隐患大。在东港区西湖镇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马瞻路建设工程被票决为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如今,马瞻路已经建成通车,不仅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全便捷,更为沿线村庄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带来机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和“幸福路”。
  今年,东港区通过召开区镇两级人代会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共票选出民生实事项目91个,涵盖城乡建设、扶弱助困、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宜居宜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真正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定、监督、评价等环节引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变“为民作主”为“由民做主”。
街道议事代表会议 让民情“畅通无阻”
  石臼街道新港庭院小区一直使用老式电表,居民缴纳电费不便,部分居民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
  在3月份召开的石臼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上,有议事代表提出这个问题。随后,街道办事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研、走访、座谈,商讨具体改进方案。最终,在今年6月份顺利实现了智能电表网上缴费,消除了安全隐患。
  目前,东港区所辖7处街道已全部召开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在东港区实现全覆盖。
  “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东港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通过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以选聘议事代表弥补了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的问题,以议事代表会弥补了街道没有人大代表会的问题,开通了‘民情直通车’,让居民对街道工作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实现了街道与居民双向互动,使‘群众盼的’与‘政府干的’紧密相联,‘议’出了干群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贾艳杰)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日照市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平台载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感可及。
人大代表联络站 让民主“真实可感”
  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所长+群众所盼+发展所需”精准对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
  涛雒镇作为沿海大镇,渔业产业是支柱。东港区人大常委会指导涛雒镇成立了渔业产业代表联络站,吸纳16名从事渔业产业的人大代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市首个省人大代表科技兴渔工作室,召集人既是省人大代表,又是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家,通过组织活动,既收集了民情民意,又向渔业从业者传授水产种苗繁育销售、养殖用海管控等技术,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秦楼街道海恒物业代表联络站搭建起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桥梁;南湖镇“助企服务代表联络站”,帮助协调解决企业招工用工、融资建设等方面问题;陈疃镇蓝莓产业代表联络站,助推蓝莓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这些特色专业代表活动品牌,打通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带上了更多的“泥土香”“家常味”和“幸福感”。
民生实事票决制 让民意“触手可及”
  围绕畅通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地方事务的渠道,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行区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民意”“民生”“民主”“民心”一体贯通,做到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
  西湖镇马瞻路建成通车,就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以前,当地群众出行要绕行到周边的省道,距离远且安全隐患大。在东港区西湖镇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马瞻路建设工程被票决为重点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如今,马瞻路已经建成通车,不仅让群众生产生活更加安全便捷,更为沿线村庄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带来机遇,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和“幸福路”。
  今年,东港区通过召开区镇两级人代会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共票选出民生实事项目91个,涵盖城乡建设、扶弱助困、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托育、宜居宜业、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真正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定、监督、评价等环节引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轨道,变“为民作主”为“由民做主”。
街道议事代表会议 让民情“畅通无阻”
  石臼街道新港庭院小区一直使用老式电表,居民缴纳电费不便,部分居民私拉电线,存在安全隐患。
  在3月份召开的石臼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上,有议事代表提出这个问题。随后,街道办事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研、走访、座谈,商讨具体改进方案。最终,在今年6月份顺利实现了智能电表网上缴费,消除了安全隐患。
  目前,东港区所辖7处街道已全部召开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标志着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在东港区实现全覆盖。
  “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东港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说,“通过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以选聘议事代表弥补了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的问题,以议事代表会弥补了街道没有人大代表会的问题,开通了‘民情直通车’,让居民对街道工作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实现了街道与居民双向互动,使‘群众盼的’与‘政府干的’紧密相联,‘议’出了干群一心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贾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