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架好“连心桥” 拓宽“履职路”
2024-12-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滨州黄河楼
|
“老嫂子们啊,今天咱拉点啥呢?当前的热门话题——防诈骗,对,拉拉热门话题——防诈骗。那天我在楼上摆弄手机玩,突然冒出个声音着实甜,伯母长,伯母短,叫得我心里麻嗖嗖地老么舒坦,然后向我把致富秘方传,不出门,不上班,坐在家里赚大钱……”近日,滨州市人大代表董建合自编自导的防诈骗快板说唱火“出圈”,在沾化区富国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循环播放,群众纷纷驻足观看,风趣幽默的表演,不时引来阵阵笑声。
在联系群众时,董建合发现网络电信诈骗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于是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导了防诈骗视频片段,不仅在代表联络站等处播放,还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人大代表出演扮成“老太婆”,时时叮嘱群众防诈骗,群众亲切地说,代表练就了“婆婆嘴”。
俯下身子,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群众心连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听取民情、汇集民智、反映民意。滨州市各级人大代表不断创新履职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履职尽责,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履职质效。这些变化源于近年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行“八个四工作法”,在代表工作方面聚焦强履职能力、强履职平台、强履职活力、强履职成效“四强”发力,组织代表开展“双联”“三走三联”等系列活动,积极为代表搭建履职平台,丰富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和形式,高水平履职行权、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按照行业相同、专业相近、业务相通、人员相适的原则,组建电子商务、沾化冬枣、高端化工等59个专业代表小组,群众遇到专业性强的问题,可以直接“连线”专业小组代表。6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所在单位优势、行业专业特长,积极履职,代表履职活力足,成效显。
“3年多的相邻关系纠纷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为人大代表点赞。”这是市人大代表陈有梅结合单位优势,化解基层矛盾的一个缩影。惠民县石庙镇某村两邻居赵某与王某之前因树木遮阴引发矛盾,陈有梅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了相关情况,跟随当事人到现场查看,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积极调解化解矛盾,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并签订协议。
为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练就人大代表“婆婆嘴”,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可是下足了功夫,精心为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着重围绕政治理论、人大业务、法律知识、廉洁教育等方面,组织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及人大干部学习班、科教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发挥“体验、互动、思考”现场教学的优势,增强学习培训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代表提升履职能力。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大课堂,为代表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学习“加油站”。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法律素养,过硬的本领,让代表“婆婆嘴”作用发挥得更充分,讲得更精准、到位。
“大家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近日,滨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分别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重点项目一线、走到群众身边,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三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通过听讲解,深刻感受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形式的解读,我们特别爱听……”宣讲现场的一位群众说。
为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分别设立人大代表监督室、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并深入推进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庭审工作,创新听、评、调三步流程,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走进法院庭审现场开展听、评、调,发挥代表“婆婆嘴”优势,做好案件的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案件真实情况。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控制好节奏,把握好时机,与法官共同发力,从法、理、情3个方面与当事人“零距离”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化解案件分歧,帮助当事人去除疑虑、化解心结,使案件当事人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在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县乡人大围绕代表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工作亮点纷呈。比如,惠民县人大常委会选派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入驻县政务中心、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疾控中心,开展人大代表“四进”实践活动。每处“中心”每次入驻2名代表,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三上午现场接待走访群众,其余时间采取电子邮箱、电话、微信等方式线上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四处“中心”,代表纷纷发挥“婆婆嘴”优势,积极为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解疑答惑,并围绕便民服务、营商环境、信访维稳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摆摊”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帮助代表更好地开展“四进”,代表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办,县人大常委会和四处“中心”分别明确一名负责同志,随时与入驻代表保持联系,即知即办,形成了工作闭环。再比如,沾化区利国乡人大依托全乡网格化治理体系,将代表与全乡29个网格进行联动,代表与网格员一起上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受到群众欢迎,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效。 (王美健)
在联系群众时,董建合发现网络电信诈骗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于是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导了防诈骗视频片段,不仅在代表联络站等处播放,还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人大代表出演扮成“老太婆”,时时叮嘱群众防诈骗,群众亲切地说,代表练就了“婆婆嘴”。
俯下身子,才能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群众心连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听取民情、汇集民智、反映民意。滨州市各级人大代表不断创新履职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履职尽责,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履职质效。这些变化源于近年来,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行“八个四工作法”,在代表工作方面聚焦强履职能力、强履职平台、强履职活力、强履职成效“四强”发力,组织代表开展“双联”“三走三联”等系列活动,积极为代表搭建履职平台,丰富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和形式,高水平履职行权、高效能聚合代表力量。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和专业优势,按照行业相同、专业相近、业务相通、人员相适的原则,组建电子商务、沾化冬枣、高端化工等59个专业代表小组,群众遇到专业性强的问题,可以直接“连线”专业小组代表。6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所在单位优势、行业专业特长,积极履职,代表履职活力足,成效显。
“3年多的相邻关系纠纷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为人大代表点赞。”这是市人大代表陈有梅结合单位优势,化解基层矛盾的一个缩影。惠民县石庙镇某村两邻居赵某与王某之前因树木遮阴引发矛盾,陈有梅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双方当事人了解了相关情况,跟随当事人到现场查看,充分了解双方当事人的诉求,积极调解化解矛盾,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并签订协议。
为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练就人大代表“婆婆嘴”,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可是下足了功夫,精心为人大代表“量身定制”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着重围绕政治理论、人大业务、法律知识、廉洁教育等方面,组织人大代表参加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及人大干部学习班、科教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发挥“体验、互动、思考”现场教学的优势,增强学习培训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帮助代表提升履职能力。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建设在线学习平台,打造“没有围墙”的大课堂,为代表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学习“加油站”。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法律素养,过硬的本领,让代表“婆婆嘴”作用发挥得更充分,讲得更精准、到位。
“大家知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近日,滨州市各级人大代表分别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重点项目一线、走到群众身边,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三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
“通过听讲解,深刻感受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形式的解读,我们特别爱听……”宣讲现场的一位群众说。
为保障人民群众对审判、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分别设立人大代表监督室、人大代表监督联络室,并深入推进人大代表旁听评议庭审工作,创新听、评、调三步流程,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走进法院庭审现场开展听、评、调,发挥代表“婆婆嘴”优势,做好案件的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案件真实情况。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影响力、协调力,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控制好节奏,把握好时机,与法官共同发力,从法、理、情3个方面与当事人“零距离”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化解案件分歧,帮助当事人去除疑虑、化解心结,使案件当事人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在滨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县乡人大围绕代表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工作亮点纷呈。比如,惠民县人大常委会选派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入驻县政务中心、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疾控中心,开展人大代表“四进”实践活动。每处“中心”每次入驻2名代表,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三上午现场接待走访群众,其余时间采取电子邮箱、电话、微信等方式线上征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四处“中心”,代表纷纷发挥“婆婆嘴”优势,积极为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解疑答惑,并围绕便民服务、营商环境、信访维稳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摆摊”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帮助代表更好地开展“四进”,代表收集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办,县人大常委会和四处“中心”分别明确一名负责同志,随时与入驻代表保持联系,即知即办,形成了工作闭环。再比如,沾化区利国乡人大依托全乡网格化治理体系,将代表与全乡29个网格进行联动,代表与网格员一起上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受到群众欢迎,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实效。 (王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