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能救护车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将实施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黄鑫 通讯员 卢骁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近日,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5G智能救护车技术要求》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将于11月29日正式实施。
该团体标准规范了5G智能救护车配置条件,有利于应急救援的响应速度,实现患者的精准识别、智能派车、一体化转运,大大提高院前救治效率;可促进区域内急救资源整合,真正实现“上车即入院”,促进急救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据悉,该团体标准由山东省立医院作为第一发起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创伤骨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连欣团队编写起草,山东省创伤质控中心、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急救中心、济南市急救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等参与共同编制。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救护车在院前急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化救护车在信息快速共享、资源智能调度等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然而此前其配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化规范,给区域一体化救治带来了困难。
山东省立医院创伤中心总结了各种严重伤、多发伤的急救和治疗经验。李连欣作为第一起草人带领编写团队,整合来自全国35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化研究院和学术团体的56位急诊和标准化专家,历时8个月完成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顺利通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审查。
本报济南讯 近日,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5G智能救护车技术要求》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发布,将于11月29日正式实施。
该团体标准规范了5G智能救护车配置条件,有利于应急救援的响应速度,实现患者的精准识别、智能派车、一体化转运,大大提高院前救治效率;可促进区域内急救资源整合,真正实现“上车即入院”,促进急救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助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据悉,该团体标准由山东省立医院作为第一发起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创伤骨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连欣团队编写起草,山东省创伤质控中心、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急救中心、济南市急救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等参与共同编制。
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救护车在院前急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智能化救护车在信息快速共享、资源智能调度等方面的优势愈发明显,然而此前其配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化规范,给区域一体化救治带来了困难。
山东省立医院创伤中心总结了各种严重伤、多发伤的急救和治疗经验。李连欣作为第一起草人带领编写团队,整合来自全国35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化研究院和学术团体的56位急诊和标准化专家,历时8个月完成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并顺利通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