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成长 “智”育未来
——班级“双线”育人策略探究
2024-11-2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侯文正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这一主线。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情况,浅谈几点育人策略。
坚持“德育”主线
浸润学生成长
以学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守纪标兵”活动为总抓手,聚焦“大德育”主线,在班级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人生观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高中课程难度变大,不少同学对自己期望太高,学习压力很大,长时间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时常产生自卑感,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心理疏导,重视学生情绪管理。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定期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思想引导,培养三种意识。要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严格遵守校纪班规,注重增强学生对规则的“执行力”。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感恩意识,只有树立感恩意识,学生才会努力做得更好。这三种内在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和班级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以活动促德育,搭建平台助成长。在日常管理中,要合理搭建活动平台,以活动促德育,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志愿服务、研学旅行,感受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校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流动红旗、成人礼等活动,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通过拓宽活动育人渠道,可以有效助力学生成长。
加强安全教育,坚守安全底线。校园安全与师生、家长和社会都有着密切关系,不发生安全事故是学校的底线。班级管理要依托“1530”模式,做好日常安全教育。要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尤其对通校生要格外关注。要加强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建立班级防溺水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共同居住人进行防溺水知识普及,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另外防火防电、防烫伤、防煤气中毒、防诈骗、防恶劣天气等安全教育也要经常开展,坚守安全底线。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合力促发展。对于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但家庭和社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校在协同育人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主动联系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让其积极参与和推动青少年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德智”融合
“双线”并进促成长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只有和学生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否则就会缺乏支撑和动力。
加强级别衔接,提升育人质量。从高中三年大周期来看,高一学生懵懂中伴随着憧憬,容易出现失落和焦虑情绪,因此要对其多鼓励、多谈心。高二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厌学情绪时有发生,更需要呵护与尊重。高三思想较成熟,但因高考压力大,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冲突,迫切需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做好学段内衔接,采取与不同年级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育人质量。
强化目标引领,激发学生内驱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要指导学生树立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目标确定以后,要督促学生立足当前,冲刺短期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变现中期目标;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实现长期目标。
坚持同教共研,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同学科老师要加强集体教研,研课本、研题目,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力争节节上成优质课。同班级老师要研班级、研学生,共同为班级发展和学生学习出谋划策,打造高效班级。只有老师多“走路”,同教共研,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班级管理“系统化”,提升管理效能。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着生态平衡,比如学生表现有好有坏,且时常相互转化。为了使班级生态平衡“正向进行”,就要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把班级生态系统中各管理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使育人效果最大化。一旦良好的班级生态系统确立,即使出现某些问题,生态系统以其强大的“平衡力”也会自动纠偏,使班级发展重回正轨,在这种自育自强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也更容易成人、成才。
总之,育人为本,重在“德”育先行、“智”育未来。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笔者将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相互沟通中加强交流,在反思凝练中提升自我,坚守初心、与时俱进,牢记使命、潜心育人!
(作者单位:商河县第二中学)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这一主线。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方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情况,浅谈几点育人策略。
坚持“德育”主线
浸润学生成长
以学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守纪标兵”活动为总抓手,聚焦“大德育”主线,在班级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人生观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人为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由于高中课程难度变大,不少同学对自己期望太高,学习压力很大,长时间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时常产生自卑感,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生心理疏导,重视学生情绪管理。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定期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思想引导,培养三种意识。要让学生建立“规则意识”,严格遵守校纪班规,注重增强学生对规则的“执行力”。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感恩意识,只有树立感恩意识,学生才会努力做得更好。这三种内在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和班级的发展有着深层次影响,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以活动促德育,搭建平台助成长。在日常管理中,要合理搭建活动平台,以活动促德育,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志愿服务、研学旅行,感受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校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流动红旗、成人礼等活动,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通过拓宽活动育人渠道,可以有效助力学生成长。
加强安全教育,坚守安全底线。校园安全与师生、家长和社会都有着密切关系,不发生安全事故是学校的底线。班级管理要依托“1530”模式,做好日常安全教育。要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尤其对通校生要格外关注。要加强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建立班级防溺水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共同居住人进行防溺水知识普及,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另外防火防电、防烫伤、防煤气中毒、防诈骗、防恶劣天气等安全教育也要经常开展,坚守安全底线。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合力促发展。对于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但家庭和社会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校在协同育人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主动联系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让其积极参与和推动青少年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德智”融合
“双线”并进促成长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德育只有和学生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最大效果,否则就会缺乏支撑和动力。
加强级别衔接,提升育人质量。从高中三年大周期来看,高一学生懵懂中伴随着憧憬,容易出现失落和焦虑情绪,因此要对其多鼓励、多谈心。高二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厌学情绪时有发生,更需要呵护与尊重。高三思想较成熟,但因高考压力大,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冲突,迫切需要建立“自我同一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高中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做好学段内衔接,采取与不同年级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育人质量。
强化目标引领,激发学生内驱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目标就没有内驱力,要指导学生树立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可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目标确定以后,要督促学生立足当前,冲刺短期目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变现中期目标;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实现长期目标。
坚持同教共研,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同学科老师要加强集体教研,研课本、研题目,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力争节节上成优质课。同班级老师要研班级、研学生,共同为班级发展和学生学习出谋划策,打造高效班级。只有老师多“走路”,同教共研,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班级管理“系统化”,提升管理效能。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着生态平衡,比如学生表现有好有坏,且时常相互转化。为了使班级生态平衡“正向进行”,就要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把班级生态系统中各管理要素紧密联系起来,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使育人效果最大化。一旦良好的班级生态系统确立,即使出现某些问题,生态系统以其强大的“平衡力”也会自动纠偏,使班级发展重回正轨,在这种自育自强的班级环境中,学生也更容易成人、成才。
总之,育人为本,重在“德”育先行、“智”育未来。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笔者将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在相互沟通中加强交流,在反思凝练中提升自我,坚守初心、与时俱进,牢记使命、潜心育人!
(作者单位:商河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