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123”工作法助推枣庄水文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4-11-27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刘祖辉 刘海宇
  
  近年来,枣庄市水文中心探索实施“123”水文科普工作法,通过完善科普组织体系、建好科普教育阵地、创新科普教育形式等方式大力普及水文知识,展示水文发展成果,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水文作风和“科学严谨、极端负责”的优秀水文品质,扎实推动枣庄水文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整合资源,培育1支队伍。建成了一支由科普专家、系统内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和志愿者组成,涵盖水文防汛测报、水土保持监测、水生态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水文科普宣传队伍。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宣传教育,积极创作科普作品,从科普内容、语言艺术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团队成员的科普能力和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2024年8月,枣庄市水文中心科普团队被命名为首批枣庄市科普工作室。
  健全机制,夯实2个基础。强根固本夯实组织基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积极推动水文科普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夯实阵地基础。以水文科普展厅、水保径流小区、水文观测场和水环境监测中心为依托,打造了集水文科普教育、水文业务体验、监测设备展示为一体的水情教育格局,枣庄市水文科普基地获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坚持创新,做好3项工作。坚持把科普宣传工作与实践实习、交流研讨、社会关怀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好节日类集中活动、日常类需求活动、特色类科研工作等3项活动,进一步推进科普宣传工作多样化、经常化和长效化。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节日、纪念日,开展多样化线上展示、线下交流活动。“走进百年老站 感悟运河水文”科普主题活动,获评枣庄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活动。
  组织开展“多彩童年,壹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公益水文实践夏令营、“关爱山川河流 守护国之重器”志愿服务、“走进水文”亲子开放日活动等活动,累计接待山东农业大学、枣庄市实验小学、枣庄市盈园中学等大中小学生300余人次。
  同时,以庄里水库、薛城大沙河及微山湖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监测站点,对水文、水质、底质和水生生物等生态要素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及动态变化研究,为水体安全、水生态环境和湿地建设等提供科研支撑。
  □刘祖辉 刘海宇
  
  近年来,枣庄市水文中心探索实施“123”水文科普工作法,通过完善科普组织体系、建好科普教育阵地、创新科普教育形式等方式大力普及水文知识,展示水文发展成果,弘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优良水文作风和“科学严谨、极端负责”的优秀水文品质,扎实推动枣庄水文科普工作深入开展。
  整合资源,培育1支队伍。建成了一支由科普专家、系统内技术能手、业务骨干和志愿者组成,涵盖水文防汛测报、水土保持监测、水生态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水文科普宣传队伍。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宣传教育,积极创作科普作品,从科普内容、语言艺术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团队成员的科普能力和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2024年8月,枣庄市水文中心科普团队被命名为首批枣庄市科普工作室。
  健全机制,夯实2个基础。强根固本夯实组织基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规章制度,确保科普工作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责任到人,积极推动水文科普工作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夯实阵地基础。以水文科普展厅、水保径流小区、水文观测场和水环境监测中心为依托,打造了集水文科普教育、水文业务体验、监测设备展示为一体的水情教育格局,枣庄市水文科普基地获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
  坚持创新,做好3项工作。坚持把科普宣传工作与实践实习、交流研讨、社会关怀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好节日类集中活动、日常类需求活动、特色类科研工作等3项活动,进一步推进科普宣传工作多样化、经常化和长效化。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节日、纪念日,开展多样化线上展示、线下交流活动。“走进百年老站 感悟运河水文”科普主题活动,获评枣庄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活动。
  组织开展“多彩童年,壹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公益水文实践夏令营、“关爱山川河流 守护国之重器”志愿服务、“走进水文”亲子开放日活动等活动,累计接待山东农业大学、枣庄市实验小学、枣庄市盈园中学等大中小学生300余人次。
  同时,以庄里水库、薛城大沙河及微山湖等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监测站点,对水文、水质、底质和水生生物等生态要素进行长期定位监测及动态变化研究,为水体安全、水生态环境和湿地建设等提供科研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