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强引领、富内涵、重实践,构建“1234”工作格局
驰而不息推进红色文化育人
2024-11-2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
|
□ 本报通讯员 孙薇 王晓华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密码,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强引领、富内涵、重实践,构建了“1234”工作格局(即:围绕红色文化育人一条主线,用好“两个”课堂,立足“三个”维度,实践“四微”篇章),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用红色精神淬炼灵魂、滋养初心、浸润心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引领,“两个课堂”培根铸魂。该校用好第一课堂,开齐开足思政课,突出新、红、实“三位一体”丰富红色资源育人教材,有效发挥思政课堂“红色引擎”作用,让理论“活水”涌入学生心田。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红色剧本围读活动,将情景短剧、实景搜证等多种形式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故事演绎方式,让党史教育更加立体鲜活、生动真实;拍摄《致敬伟大精神》《榜样,你好》《我和我的支部》系列主题微党课,以小切口、小故事烘托大主题,筑牢学生信仰之基;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赛,以优秀作品感召更多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富内涵,“三维育人”启智润心。找到身边榜样“点”,讲好人物事迹。该校开展感动中国人物宣讲活动,强化正向激励,营造尊崇礼遇先进人物的浓厚氛围;打造“筑基讲坛”文化育人品牌,百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先后走进校园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学生对标对表、见贤思齐。找准红色精神“线”,弘扬精神谱系。建设党建文化长廊、薪火书房等红色育人阵地,举办红色文化建筑设计展、承办“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 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山东示范宣讲”等活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找全模范楷模“面”,唱响英模赞歌。结合学校建筑特色,成立“砼人剧社”,组织“追忆红色岁月,使命开拓征程”话剧大赛,推出《焦裕禄》《刘胡兰》等红色文化作品,为学生打造精彩纷呈的红色文化盛宴;成立鲁班文化研究院、设立“榫卯”省级辅导员工作室,带领学生走近劳模工匠,传承匠心精神;成立“鸿雁”“成和·堂前燕”等宣讲团,用青言青语讲述新时代建大人的奋斗故事,以青春之声汇聚前行力量。
重实践,“四微一体”谱写青春篇章。家乡微宣讲篇:依托青鸟计划,组织开展“讲家乡故事,引青燕归巢”活动,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热情。场馆微体验篇:发挥家乡红色资源优势,走进红色展馆、纪念馆、博物馆等,以“我在家乡讲党课”方式让红色基因根植学生心中。基层微实践篇:年均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500余支,开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调研等主题社会实践,在实地情境中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社区微服务篇:依托校院两级志愿团队,常态化系列化开设红色微讲堂、传播红色声音,年均累计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服务时长4500余小时。
在红色文化的淬炼下,学生成长成才,渐成栋梁。该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就业专业对口度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98%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坚定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搏击青春、实现梦想,4名毕业生获评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毕业生陈泉江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该校荣获山东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称号。
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学生感悟思想,知理弘理。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学生网文作品《豪情滔滔,镌刻精神谱系》和动漫作品《满庭芳·国色》入选“优秀作品”。在“悦读青春”全国百场百所百名读书特色推选展示活动中,该校1人获“读书达人奖”,学校“悦读青春——国奖人荐书”活动获优秀特色活动奖。该校学生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短视频展示活动一等奖、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学生汲取力量,创新筑梦。近三年,该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实现了国赛银奖零的突破;先后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省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进入全国高校TOP18%。
筑基铸魂,建业育人。山东建筑大学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驰而不息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密码,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强引领、富内涵、重实践,构建了“1234”工作格局(即:围绕红色文化育人一条主线,用好“两个”课堂,立足“三个”维度,实践“四微”篇章),教育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用红色精神淬炼灵魂、滋养初心、浸润心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强引领,“两个课堂”培根铸魂。该校用好第一课堂,开齐开足思政课,突出新、红、实“三位一体”丰富红色资源育人教材,有效发挥思政课堂“红色引擎”作用,让理论“活水”涌入学生心田。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展红色剧本围读活动,将情景短剧、实景搜证等多种形式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的故事演绎方式,让党史教育更加立体鲜活、生动真实;拍摄《致敬伟大精神》《榜样,你好》《我和我的支部》系列主题微党课,以小切口、小故事烘托大主题,筑牢学生信仰之基;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赛,以优秀作品感召更多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富内涵,“三维育人”启智润心。找到身边榜样“点”,讲好人物事迹。该校开展感动中国人物宣讲活动,强化正向激励,营造尊崇礼遇先进人物的浓厚氛围;打造“筑基讲坛”文化育人品牌,百位行业精英、学术大师先后走进校园讲述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学生对标对表、见贤思齐。找准红色精神“线”,弘扬精神谱系。建设党建文化长廊、薪火书房等红色育人阵地,举办红色文化建筑设计展、承办“全国高校‘传承红色基因 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山东示范宣讲”等活动,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找全模范楷模“面”,唱响英模赞歌。结合学校建筑特色,成立“砼人剧社”,组织“追忆红色岁月,使命开拓征程”话剧大赛,推出《焦裕禄》《刘胡兰》等红色文化作品,为学生打造精彩纷呈的红色文化盛宴;成立鲁班文化研究院、设立“榫卯”省级辅导员工作室,带领学生走近劳模工匠,传承匠心精神;成立“鸿雁”“成和·堂前燕”等宣讲团,用青言青语讲述新时代建大人的奋斗故事,以青春之声汇聚前行力量。
重实践,“四微一体”谱写青春篇章。家乡微宣讲篇:依托青鸟计划,组织开展“讲家乡故事,引青燕归巢”活动,激发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热情。场馆微体验篇:发挥家乡红色资源优势,走进红色展馆、纪念馆、博物馆等,以“我在家乡讲党课”方式让红色基因根植学生心中。基层微实践篇:年均组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500余支,开展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调研等主题社会实践,在实地情境中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社区微服务篇:依托校院两级志愿团队,常态化系列化开设红色微讲堂、传播红色声音,年均累计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服务时长4500余小时。
在红色文化的淬炼下,学生成长成才,渐成栋梁。该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就业专业对口度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98%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坚定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搏击青春、实现梦想,4名毕业生获评全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毕业生陈泉江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该校荣获山东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称号。
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下,学生感悟思想,知理弘理。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学生网文作品《豪情滔滔,镌刻精神谱系》和动漫作品《满庭芳·国色》入选“优秀作品”。在“悦读青春”全国百场百所百名读书特色推选展示活动中,该校1人获“读书达人奖”,学校“悦读青春——国奖人荐书”活动获优秀特色活动奖。该校学生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短视频展示活动一等奖、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学生汲取力量,创新筑梦。近三年,该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励50余项,实现了国赛银奖零的突破;先后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省赛特等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进入全国高校TOP18%。
筑基铸魂,建业育人。山东建筑大学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驰而不息推进红色文化育人,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