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即将完工
2024-10-0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媛
“以前的路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一踩一脚泥。”家住青岛市市北区重庆南路小区的黄萍说。如今,走进黄萍居住的重庆南路小区,平整的柏油路、修葺一新的墙面、美观的绿化带一一映入眼帘。黄萍表示,今年中秋节,儿子儿媳带孩子回来,一家人在焕然一新的环境里团聚,心里特别满足。
重庆南路小区位于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小村庄社区,小区建成于1986年至1996年,改造前外墙风化脱落、台阶坡道破损、绿化区域杂乱等问题逐渐出现。阜新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田腾飞介绍,小区改造于今年4月开工,改造面积3.4万余平方米,惠及1352户居民,目前部分完工,计划10月份全部完工。
8月下旬,正值处暑,兴隆一路社区的微网格员们冒着高温穿梭在居民楼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改造诉求并收集建议。“我们让居民来‘点单’,把大家比较关心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兴隆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苏聪介绍,为确保改造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街道安排社区干部、党支部书记、楼组长、微网格员逐一入户宣传摸底。同时,街道还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座谈会20余次,开展居民联席会、议事会、恳谈会等10余次,邀请100余名党员、居民代表参与讨论,收集改造建议20余条,涉及停车位增加、公共设施升级、安全设施完善等方面,把改造项目从“政府改、居民看”转变为居民全程参与的“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9月26日,市北中央商务区老旧小区(二标段)改造项目竣工。海泊苑小区面临环境杂乱、设施不足、房屋老化等多重问题,居民对于环境整治、房屋更新、生活便利、人身安全等方面诉求较多,为此小区内单独设置了一间“老旧街区改造共建议事办公室”,公示栏里张贴着“问题咨询及现场反馈”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全过程接受居民咨询投诉。在听取居民意见之后,海泊苑小区改造面积增至4万多平方米,除了外墙保温、楼顶防水、雨水管安装等施工项目,还根据居民需求增加了停车位规整、绿化整治以及智能化改造等内容。
海泊河社区党委书记周菲介绍,为了让居民从“局外人”转变为“主人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他们采取实地调研、居民走访等方式,广泛倾听民声、充分汲取民智。例如,针对延吉路8号下水管道难题,镇江路街道联合设计方和施工方多次进行现场探查,召开两次居民议事会后最终采纳居民建议,重新修改图纸,增设地下排污管道和楼体污水管道,解决了雨污混用问题。街道还建立例会制度,每周召集职能科室、社区、参建单位等多方力量,研究现存问题,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的方式,对账逐一销号。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造之初,市北区通过专题调度会、专项治理部署会、社情民意恳谈会、网格党群议事会等方式,扎实做好老旧街区改造前期工作。
而改造进度实现跨越,则得益于市北区坚持的项目“三问于民”和“应改尽改”工作举措的坚决实施。今年以来,市北区坚持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小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改造前期和改造过程中,深入改造小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根据意见确定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把群众反映的屋顶漏雨等10多项内容全部纳入“应改尽改”范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据悉,今年市北区老旧街区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7.96亿元,改造楼栋804座,总建筑面积约290.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7万户。目前,市北区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抓紧推进中,力争于10月中旬全部完工。
“以前的路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一踩一脚泥。”家住青岛市市北区重庆南路小区的黄萍说。如今,走进黄萍居住的重庆南路小区,平整的柏油路、修葺一新的墙面、美观的绿化带一一映入眼帘。黄萍表示,今年中秋节,儿子儿媳带孩子回来,一家人在焕然一新的环境里团聚,心里特别满足。
重庆南路小区位于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小村庄社区,小区建成于1986年至1996年,改造前外墙风化脱落、台阶坡道破损、绿化区域杂乱等问题逐渐出现。阜新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主任田腾飞介绍,小区改造于今年4月开工,改造面积3.4万余平方米,惠及1352户居民,目前部分完工,计划10月份全部完工。
8月下旬,正值处暑,兴隆一路社区的微网格员们冒着高温穿梭在居民楼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居民改造诉求并收集建议。“我们让居民来‘点单’,把大家比较关心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兴隆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苏聪介绍,为确保改造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街道安排社区干部、党支部书记、楼组长、微网格员逐一入户宣传摸底。同时,街道还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座谈会20余次,开展居民联席会、议事会、恳谈会等10余次,邀请100余名党员、居民代表参与讨论,收集改造建议20余条,涉及停车位增加、公共设施升级、安全设施完善等方面,把改造项目从“政府改、居民看”转变为居民全程参与的“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9月26日,市北中央商务区老旧小区(二标段)改造项目竣工。海泊苑小区面临环境杂乱、设施不足、房屋老化等多重问题,居民对于环境整治、房屋更新、生活便利、人身安全等方面诉求较多,为此小区内单独设置了一间“老旧街区改造共建议事办公室”,公示栏里张贴着“问题咨询及现场反馈”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全过程接受居民咨询投诉。在听取居民意见之后,海泊苑小区改造面积增至4万多平方米,除了外墙保温、楼顶防水、雨水管安装等施工项目,还根据居民需求增加了停车位规整、绿化整治以及智能化改造等内容。
海泊河社区党委书记周菲介绍,为了让居民从“局外人”转变为“主人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他们采取实地调研、居民走访等方式,广泛倾听民声、充分汲取民智。例如,针对延吉路8号下水管道难题,镇江路街道联合设计方和施工方多次进行现场探查,召开两次居民议事会后最终采纳居民建议,重新修改图纸,增设地下排污管道和楼体污水管道,解决了雨污混用问题。街道还建立例会制度,每周召集职能科室、社区、参建单位等多方力量,研究现存问题,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的方式,对账逐一销号。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造之初,市北区通过专题调度会、专项治理部署会、社情民意恳谈会、网格党群议事会等方式,扎实做好老旧街区改造前期工作。
而改造进度实现跨越,则得益于市北区坚持的项目“三问于民”和“应改尽改”工作举措的坚决实施。今年以来,市北区坚持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小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项目改造前期和改造过程中,深入改造小区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根据意见确定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把群众反映的屋顶漏雨等10多项内容全部纳入“应改尽改”范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据悉,今年市北区老旧街区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7.96亿元,改造楼栋804座,总建筑面积约290.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7万户。目前,市北区123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抓紧推进中,力争于10月中旬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