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傲慢
2024-09-22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姜 楠
坊间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长社之战,齐文襄帝高澄对行台郎中赵彦深说:我昨夜做梦打猎,遇见一群猪,都被射中猎取,独有一头大猪没有得到,你说替我猎取,不一会你就给我送过来了。长社之战,西魏将领王思政死战到底,决不投降。高澄派赵彦深进城劝谕,威逼利诱之下,下属们胁迫着王思政带全城投降。王思政想自杀殉国,无奈高澄下令,他若自杀就屠城。为保全下属和百姓性命,王思政含泪投降东魏。高澄笑说:“梦应验了。”他解下王思政的佩刀送给了赵彦深,而完全忽略了王思政的感受,高澄一向如此。他不允许南朝家人给战俘兰京赎身,还不断殴打侮辱兰京,最终导致自己被兰京刺死,死状惨烈,就在他改朝换代,即将成为开国皇帝的前夕。高澄死于权力的傲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达彻尔·凯尔特纳研究中发现,拥有权力的被试者们,行为表现出创伤性脑损伤的迹象——这些人变得更加冲动了,风险意识变低了。而且至关重要的是,他们更不善于从别人的观点出发观察事物。创伤性脑损伤的说法,或许可以解释权力者的傲慢是一种病态,被权力持续刺激而失去原本对事物客观的观察力。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说:“权力是一种以杀死患者的同情心终结的肿瘤。”
大鱼吃小鱼,这世上总有更大的权力。张居正形容严嵩见百官时的:“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下位者不配得到谄媚的笑,但权力者可以,他们得到了足够多谄媚的笑,转头又去对谁露出他的笑?权力的傲慢是一种病,一种被熏陶已久,看不清楚自己的病。
北齐毕义云自恃有拥立之功,到处显摆与皇帝的关系,朝廷赐给鼓吹一部,打发他外任刺史。他跟许多人许诺封官,说外任是暂时的,皇帝迟早让自己回去。更可笑的是,这人出门敲锣打鼓,所有乐器仪仗都用上了。人未动,前面警跸开路,弄得满城哗然,如此飞扬浮躁。后来他写信给自己在朝里的靠山议论朝政,被人举报丢职,连朝里的靠山都被皇帝疏远了。其实想想,很多当权者,他们一旦失去平台啥都不是。电视剧《潜伏》里的吴站长之所以不惹人讨厌,是因为他从不使用权力给予他的傲慢,而是时时刻刻注意在下属面前表现自己的人情味。曾国藩说:“惟一傲字败人。”曾国藩两次出山回长沙后,他拜遍大小衙门,连小小长沙县衙也亲自造访,自我检讨说以前“接人应事,恒多怠慢,公牍私书,或未酬答。坐是与时乖舛,动多龃龉”,因此“无不复之缄咨,无不批之禀牍,小物克勤,酬应少周,藉以稍息浮言”。此前他对人总是持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现在他设身处地体谅他们的难处,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杨溥晋升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作为皇帝朱祁镇最信任的老友,当朝宰辅,杨溥每次入朝,都是沿着宫墙行走,如此小心翼翼。在他眼里,权力是害他遭受十年牢狱生涯,失去五个孩子的凄惨遭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权力,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中记载了霍光“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说的是霍光对于每次走路的路线和脚步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霍光当了几十年的官,几十年如一日地走同样的路线,连班固都不禁感叹“其资性端正如此”。作为汉武帝首席秘书,霍光数十年如一日的谨小慎微,正是因为他看多了朝立台阁,暮添坑谷的权力起落大戏,权力带来的荣耀固然很爽,但一时不慎,高处跌落的下场也很惨烈。
厉害的人不仅看到了贼吃肉的得意扬扬,也能看到贼挨打的凄惨。那些凭借权力耀武扬威之人,大多都湮灭在历史舞台当中了。
坊间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长社之战,齐文襄帝高澄对行台郎中赵彦深说:我昨夜做梦打猎,遇见一群猪,都被射中猎取,独有一头大猪没有得到,你说替我猎取,不一会你就给我送过来了。长社之战,西魏将领王思政死战到底,决不投降。高澄派赵彦深进城劝谕,威逼利诱之下,下属们胁迫着王思政带全城投降。王思政想自杀殉国,无奈高澄下令,他若自杀就屠城。为保全下属和百姓性命,王思政含泪投降东魏。高澄笑说:“梦应验了。”他解下王思政的佩刀送给了赵彦深,而完全忽略了王思政的感受,高澄一向如此。他不允许南朝家人给战俘兰京赎身,还不断殴打侮辱兰京,最终导致自己被兰京刺死,死状惨烈,就在他改朝换代,即将成为开国皇帝的前夕。高澄死于权力的傲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达彻尔·凯尔特纳研究中发现,拥有权力的被试者们,行为表现出创伤性脑损伤的迹象——这些人变得更加冲动了,风险意识变低了。而且至关重要的是,他们更不善于从别人的观点出发观察事物。创伤性脑损伤的说法,或许可以解释权力者的傲慢是一种病态,被权力持续刺激而失去原本对事物客观的观察力。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也说:“权力是一种以杀死患者的同情心终结的肿瘤。”
大鱼吃小鱼,这世上总有更大的权力。张居正形容严嵩见百官时的:“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下位者不配得到谄媚的笑,但权力者可以,他们得到了足够多谄媚的笑,转头又去对谁露出他的笑?权力的傲慢是一种病,一种被熏陶已久,看不清楚自己的病。
北齐毕义云自恃有拥立之功,到处显摆与皇帝的关系,朝廷赐给鼓吹一部,打发他外任刺史。他跟许多人许诺封官,说外任是暂时的,皇帝迟早让自己回去。更可笑的是,这人出门敲锣打鼓,所有乐器仪仗都用上了。人未动,前面警跸开路,弄得满城哗然,如此飞扬浮躁。后来他写信给自己在朝里的靠山议论朝政,被人举报丢职,连朝里的靠山都被皇帝疏远了。其实想想,很多当权者,他们一旦失去平台啥都不是。电视剧《潜伏》里的吴站长之所以不惹人讨厌,是因为他从不使用权力给予他的傲慢,而是时时刻刻注意在下属面前表现自己的人情味。曾国藩说:“惟一傲字败人。”曾国藩两次出山回长沙后,他拜遍大小衙门,连小小长沙县衙也亲自造访,自我检讨说以前“接人应事,恒多怠慢,公牍私书,或未酬答。坐是与时乖舛,动多龃龉”,因此“无不复之缄咨,无不批之禀牍,小物克勤,酬应少周,藉以稍息浮言”。此前他对人总是持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现在他设身处地体谅他们的难处,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杨溥晋升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作为皇帝朱祁镇最信任的老友,当朝宰辅,杨溥每次入朝,都是沿着宫墙行走,如此小心翼翼。在他眼里,权力是害他遭受十年牢狱生涯,失去五个孩子的凄惨遭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权力,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中记载了霍光“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说的是霍光对于每次走路的路线和脚步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霍光当了几十年的官,几十年如一日地走同样的路线,连班固都不禁感叹“其资性端正如此”。作为汉武帝首席秘书,霍光数十年如一日的谨小慎微,正是因为他看多了朝立台阁,暮添坑谷的权力起落大戏,权力带来的荣耀固然很爽,但一时不慎,高处跌落的下场也很惨烈。
厉害的人不仅看到了贼吃肉的得意扬扬,也能看到贼挨打的凄惨。那些凭借权力耀武扬威之人,大多都湮灭在历史舞台当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