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守护千年古桑林

2024-08-26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通讯员 高忠祥 谷雪
        魏子骐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这一片桑树的病虫害全治好了,树越长越旺,椹子也比前两年结得多、结得好,来这儿旅游的人也多了不少,收入也增加了……”前不久,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一位负责管理桑树的村民对开展“检护民生”法治宣传的检察官说。
  夏津县是“中国椹果之乡”,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遗存面积6000多亩,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3年,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假期陪孩子采摘时发现,部分古桑树存在病虫害、树洞未处理,长势衰弱,且未悬挂保护标识牌。发现线索后,该院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走访时,承办检察官积极借助“外脑”,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和志愿者参与活动,听取专业技术人员对古桑树保护给予的评估意见。通过对近千棵古桑树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古树分级认定尚不全面,百余棵古桑树异常失绿,部分枝条枯死,加之受桑椹菌核病、天牛、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和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影响,古桑树群土壤环境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
  针对这些情况,2023年9月,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科学划定古树保护范围,增设防护设施,依法规范古桑树群档案数据,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和绿色防治,对衰弱濒危的古树及时采取复壮修复等保护措施。同时,协同多个部门联动履职,合力落实管护措施,实现古桑树群全方位科学动态监管,以桑产业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相关部门接到检察建议后,及时组织专家论证,积极落实整改。建立古桑树群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档案,设立国家级森林病虫害自动测报系统,采取有机菌肥保育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古树资源调查,严格划定保护范围,动态更新古桑树保护现状等信息。聘请20余名优秀桑农组建“古桑守卫队”,实行专人专责、专树专养、动态巡视、定期养护的树长责任制。
  承办检察官在制发建议后,通过圆桌会议和公开听证等方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和优秀桑农等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持续跟进监督,并在古桑树群保护区设立公益诉讼保护基地,聘请40余名“益心为公”志愿者,持续跟进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综合治理。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完毕,古桑树群生长态势显著改善。
  针对桑产业结构单一、桑农收入增长缓慢等深层次问题,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协同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研判。“以法治思维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以检察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助力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夏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齐立东说。
    □ 本报通讯员 高忠祥 谷雪
        魏子骐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这一片桑树的病虫害全治好了,树越长越旺,椹子也比前两年结得多、结得好,来这儿旅游的人也多了不少,收入也增加了……”前不久,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一位负责管理桑树的村民对开展“检护民生”法治宣传的检察官说。
  夏津县是“中国椹果之乡”,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遗存面积6000多亩,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3年,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在假期陪孩子采摘时发现,部分古桑树存在病虫害、树洞未处理,长势衰弱,且未悬挂保护标识牌。发现线索后,该院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调查走访时,承办检察官积极借助“外脑”,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和志愿者参与活动,听取专业技术人员对古桑树保护给予的评估意见。通过对近千棵古桑树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古树分级认定尚不全面,百余棵古桑树异常失绿,部分枝条枯死,加之受桑椹菌核病、天牛、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和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因素影响,古桑树群土壤环境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
  针对这些情况,2023年9月,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科学划定古树保护范围,增设防护设施,依法规范古桑树群档案数据,开展有害生物监测和绿色防治,对衰弱濒危的古树及时采取复壮修复等保护措施。同时,协同多个部门联动履职,合力落实管护措施,实现古桑树群全方位科学动态监管,以桑产业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
  相关部门接到检察建议后,及时组织专家论证,积极落实整改。建立古桑树群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档案,设立国家级森林病虫害自动测报系统,采取有机菌肥保育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古树资源调查,严格划定保护范围,动态更新古桑树保护现状等信息。聘请20余名优秀桑农组建“古桑守卫队”,实行专人专责、专树专养、动态巡视、定期养护的树长责任制。
  承办检察官在制发建议后,通过圆桌会议和公开听证等方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和优秀桑农等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持续跟进监督,并在古桑树群保护区设立公益诉讼保护基地,聘请40余名“益心为公”志愿者,持续跟进古桑树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综合治理。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完毕,古桑树群生长态势显著改善。
  针对桑产业结构单一、桑农收入增长缓慢等深层次问题,夏津县人民检察院协同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对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讨论研判。“以法治思维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以检察能动履职促进诉源治理,助力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夏津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齐立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