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农商银行坚守农村金融主力军市场定位
“2+3+4”举措推进乡村振兴
2024-07-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徐 佳
本报通讯员 吴成纲 吴晨
近年来,枣庄农商银行在省农信联社及枣庄审计中心指导下,坚守全省农商银行“农村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市场定位,聚焦深化落实“双轮驱动+三个优化+四大战役”举措,持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截至今年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62.61亿元,较年初新增10.85亿元。
“双轮驱动”振兴石榴产业
“石榴连年丰产增收,农商银行帮了大忙。”石榴种植专业户、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合顺庄村村民孙宁说,此前计划扩大10亩榴园,由于周转金迟迟未到位,急需45万元资金支持。关键时刻,枣庄农商银行棠阴支行驻村行长董骞及时跟进做好金融服务,现场为其办理了所需贷款。
枣庄市石榴栽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为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组织印发了《关于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围绕推动《意见》落实,枣庄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实施“双轮驱动”行动,创新专属产品,制订出台金融服务方案;与当地石榴盆景行业协会对接,获取辖内200余户石榴盆景经营户名单,创新推出“石榴贷”等专项贷款产品,延长信贷资金使用期限,降低续贷成本;组织人员深入镇、村及农户家中,开启“金融+农户+产业+普惠化+便捷化”新模式,先后发放石榴产业相关贷款10余亿元,助推年产石榴盆景盆栽20万盆。
“三优战略”提升服务水平
“多亏了你们,解决了我25万元的资金缺口。”枣庄市玉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玉宝说,在枣庄农商银行“三优”金融服务政策的帮助下,解决了融资难题。
枣庄农商银行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突出“三大优化战略”,优化产业园区服务,做好相关涉农产业信贷资金优先投放,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贷”“农户生产贷”“惠农消费贷”等信贷产品;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突出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库企业和文旅重点项目库企业支持,积极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发挥“智e购”商城服务优势,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农用物资下乡”;优化乡村专项服务,深化特色场景服务,积极做好当地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及相关乡村产业体系规划、农业科技等对接,实施“一户一策”,已先后对接农户136万人、授信户数32万户。
“四个打法”落实兴农富民
沿着206国道,一条6米宽的柏油马路直通枣庄市桃园村,途中一座6米多宽的大桥格外显眼。几年前,枣庄农商银行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让这座3米宽的危桥变了样。
为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枣庄农商银行通过连续多年派驻“第一书记”到该村,通过“四个打法”,积极组织落实相关兴农富民政策。
本着“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宗旨,该行聚焦惠民生、暖服务,组织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结合涉农资金需求“快、短、频、急”的特点,改革优化快捷办理业务流程,实施限时办结制度。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专业优势,该行积极与当地组织部门对接,按程序择优选出44名工作人员,分别派驻到辖区各镇(街)担任金融专员,深入开展“帮乡、扶村、兴农、富民”等系列服务。
该行分别与辖区各区政府及枣庄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城市社区、市场商户和企事业单位“四位一体”为重点,切实发挥金融与政府承载社会资源配置互联作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该行组织信贷人员在辖区各村(居)全面建立联系点,落实客户经理“驻村(点)办公”制度,深化“整村授信”对接,并成立由村委会成员等参与的“金融服务工作小组”,分组划片做好各村户相关金融服务,逐一建立信息档案,先后对接完成涉农经济主体、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959户(个),提供信贷支持3.71亿元。
本报通讯员 吴成纲 吴晨
近年来,枣庄农商银行在省农信联社及枣庄审计中心指导下,坚守全省农商银行“农村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市场定位,聚焦深化落实“双轮驱动+三个优化+四大战役”举措,持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截至今年5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62.61亿元,较年初新增10.85亿元。
“双轮驱动”振兴石榴产业
“石榴连年丰产增收,农商银行帮了大忙。”石榴种植专业户、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合顺庄村村民孙宁说,此前计划扩大10亩榴园,由于周转金迟迟未到位,急需45万元资金支持。关键时刻,枣庄农商银行棠阴支行驻村行长董骞及时跟进做好金融服务,现场为其办理了所需贷款。
枣庄市石榴栽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为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组织印发了《关于支持枣庄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围绕推动《意见》落实,枣庄农商银行积极组织实施“双轮驱动”行动,创新专属产品,制订出台金融服务方案;与当地石榴盆景行业协会对接,获取辖内200余户石榴盆景经营户名单,创新推出“石榴贷”等专项贷款产品,延长信贷资金使用期限,降低续贷成本;组织人员深入镇、村及农户家中,开启“金融+农户+产业+普惠化+便捷化”新模式,先后发放石榴产业相关贷款10余亿元,助推年产石榴盆景盆栽20万盆。
“三优战略”提升服务水平
“多亏了你们,解决了我25万元的资金缺口。”枣庄市玉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玉宝说,在枣庄农商银行“三优”金融服务政策的帮助下,解决了融资难题。
枣庄农商银行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突出“三大优化战略”,优化产业园区服务,做好相关涉农产业信贷资金优先投放,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贷”“农户生产贷”“惠农消费贷”等信贷产品;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突出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库企业和文旅重点项目库企业支持,积极引导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发挥“智e购”商城服务优势,推动“农副产品进城、农用物资下乡”;优化乡村专项服务,深化特色场景服务,积极做好当地和美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及相关乡村产业体系规划、农业科技等对接,实施“一户一策”,已先后对接农户136万人、授信户数32万户。
“四个打法”落实兴农富民
沿着206国道,一条6米宽的柏油马路直通枣庄市桃园村,途中一座6米多宽的大桥格外显眼。几年前,枣庄农商银行积极争取相关政策资金,让这座3米宽的危桥变了样。
为切实做好帮扶工作,枣庄农商银行通过连续多年派驻“第一书记”到该村,通过“四个打法”,积极组织落实相关兴农富民政策。
本着“为民、便民、利民”服务宗旨,该行聚焦惠民生、暖服务,组织建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队”,结合涉农资金需求“快、短、频、急”的特点,改革优化快捷办理业务流程,实施限时办结制度。
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专业优势,该行积极与当地组织部门对接,按程序择优选出44名工作人员,分别派驻到辖区各镇(街)担任金融专员,深入开展“帮乡、扶村、兴农、富民”等系列服务。
该行分别与辖区各区政府及枣庄高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城市社区、市场商户和企事业单位“四位一体”为重点,切实发挥金融与政府承载社会资源配置互联作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该行组织信贷人员在辖区各村(居)全面建立联系点,落实客户经理“驻村(点)办公”制度,深化“整村授信”对接,并成立由村委会成员等参与的“金融服务工作小组”,分组划片做好各村户相关金融服务,逐一建立信息档案,先后对接完成涉农经济主体、家庭农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959户(个),提供信贷支持3.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