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72个重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
2024-05-1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 者 都镇强
通讯员 李龙飞 马文睿 报道
本报昌邑讯 近日,潍坊广尔置业有限公司业务人员到昌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厅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对如何申报不熟悉,企业还急于开工建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提供专人全程帮代办服务,帮办员通过全程电子化提交材料,当天就完成材料的审核并出具了施工许可证,大大节省了企业来回跑腿时间。
昌邑市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打造“办事不求人、执法守规矩、工作效率高、服务暖人心”的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换“赢商”,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重点打造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15个。坚持以咨询电话、“邑办理”App线上辅导模块为载体,开展线上辅导600余次,提供预约服务60余次,帮办代办业务660余笔,经营主体满意度达100%。
“依托网上证明‘直通车’,推动‘无证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目前,营业执照、资质报告、个人身份证明等电子证照证明等155种证件材料、26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实现‘免证’可办,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累计服务群众1.6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昌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董运侠说。
优化要素保障,在助力项目建设上突破提升。昌邑市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向优质项目集聚,进一步提升签约项目“开工率”、在建项目“竣工率”、竣工项目“投产率”。今年以来,总投资1016亿元的172个重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新开工53个,30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额列全市第2、开工率达到100%、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0%,元利高分子材料、凯盛新材料、亚星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30亿元的大项目加紧建设。
在此基础上,该市倾情精准服务,在助推企业发展上突破提升。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扎实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实现交易额27.57亿元。持续擦亮“邑心为企”服务企业品牌,创新服务企业“520”征集转办和专题圆桌会议制度,深入推进经营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化改革,有效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一季度,昌邑工业产值达到224亿元、增长7.3%,工业税收18.3亿元、增长46%,39家企业营收过亿元,142家增幅超过50%。
人才是“第一资源”。昌邑市组建以28名业务骨干为轴心的人才服务团,“点对点”包靠市内重点人才企业75家,每月走访摸排,分类整理并定向推送至重点高校院所技术需求372条,先后帮助企业解决高盐废水处理利用、铸铝浇筑工艺等技术难题。
昌邑市依托市、镇、社区、村四级调解组织网络,整合网格员、村(社区)法律顾问、公证员等人员力量,将涉企纠纷融入社会治理链,并在建筑、人社等10个重点领域建立调解委员会,组建涉企谈法、谈理2个专家库,着力推动涉企矛盾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扎实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服务企业50余家,排查化解风险点130个,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通讯员 李龙飞 马文睿 报道
本报昌邑讯 近日,潍坊广尔置业有限公司业务人员到昌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大厅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但对如何申报不熟悉,企业还急于开工建设。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提供专人全程帮代办服务,帮办员通过全程电子化提交材料,当天就完成材料的审核并出具了施工许可证,大大节省了企业来回跑腿时间。
昌邑市全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打造“办事不求人、执法守规矩、工作效率高、服务暖人心”的一流营商环境品牌,以“营商”换“赢商”,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该市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重点打造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场景15个。坚持以咨询电话、“邑办理”App线上辅导模块为载体,开展线上辅导600余次,提供预约服务60余次,帮办代办业务660余笔,经营主体满意度达100%。
“依托网上证明‘直通车’,推动‘无证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目前,营业执照、资质报告、个人身份证明等电子证照证明等155种证件材料、26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实现‘免证’可办,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累计服务群众1.6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昌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董运侠说。
优化要素保障,在助力项目建设上突破提升。昌邑市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强化项目服务保障,推动资金、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向优质项目集聚,进一步提升签约项目“开工率”、在建项目“竣工率”、竣工项目“投产率”。今年以来,总投资1016亿元的172个重大重点项目梯次推进,新开工53个,30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额列全市第2、开工率达到100%、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0%,元利高分子材料、凯盛新材料、亚星新材料等一批投资过30亿元的大项目加紧建设。
在此基础上,该市倾情精准服务,在助推企业发展上突破提升。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扎实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等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实现交易额27.57亿元。持续擦亮“邑心为企”服务企业品牌,创新服务企业“520”征集转办和专题圆桌会议制度,深入推进经营主体准入退出便利化改革,有效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一季度,昌邑工业产值达到224亿元、增长7.3%,工业税收18.3亿元、增长46%,39家企业营收过亿元,142家增幅超过50%。
人才是“第一资源”。昌邑市组建以28名业务骨干为轴心的人才服务团,“点对点”包靠市内重点人才企业75家,每月走访摸排,分类整理并定向推送至重点高校院所技术需求372条,先后帮助企业解决高盐废水处理利用、铸铝浇筑工艺等技术难题。
昌邑市依托市、镇、社区、村四级调解组织网络,整合网格员、村(社区)法律顾问、公证员等人员力量,将涉企纠纷融入社会治理链,并在建筑、人社等10个重点领域建立调解委员会,组建涉企谈法、谈理2个专家库,着力推动涉企矛盾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8%以上。扎实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服务企业50余家,排查化解风险点130个,挽回经济损失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