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打造“13131”高质效商标服务新模式
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2024-04-25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王月平 王韶华
商标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全国5个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之一,自2018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国内国际商标审查突破780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业务审查质量连续两年稳居全国首位。高质效商标审查,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创造;高标准商标服务,打通了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该中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融入全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出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条举措,通过建设“一个窗口”、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一个名录”、完善“三套标准”、锻造“一支队伍”,全力打造“13131”高质效商标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建设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实现商标业务一站式、全流程办理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建设智能、高效、便捷的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累计受理商标注册新申请2.7万件,接受业务咨询2.5万人次,助力企业实现质押融资额53.9亿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山东省内18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协同联动,深层次推进商标受理业务“一窗通办”,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均等化。
搭建商标工作三个平台,实现商标的协同保护、品牌的精心培育。聚焦全省优势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搭建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平台,设立指导站22家,打通了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整合全省商标工作资源,建设商标大数据分析平台,持续增强商标数据支撑能力;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搭建商标保护协同联动工作站,加强与公安、行政及司法机关合作,为商标侵权案件侦办和打击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重点服务企业名录,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出台重点服务企业工作规程,建立商标品牌指导站重点服务企业名录28家,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一对一”服务及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万里行“入园惠企”活动,有针对性地为重点企业提供商标体检、专案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助推更多品牌走出山东、走向世界。
完善商标服务三套标准,助力企业全产业链构建和资源有机整合。有效整合全省18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和2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资源,协调协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及相关市场主体,打造《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服务规范》《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规范》和《商标品牌价值评价》等团体标准,推进商标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品牌培育提标扩面,积极帮助企业以知识产权助力未来发展,打造市场竞争优势。
锻造一支商标事业专业队伍,储备知识产权事业永续发展的骨干力量。聚焦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商标审查业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3支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培养规划(2023—2025年)》《商标审查人才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5年)》,大力实施过硬队伍锻造、审查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培优、管理能力培强4项工程,人才队伍加快壮大,93人次入选知识产权领域各类专家人才库,42人先后获得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和保障。
未来,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将聚焦商标审查、商标服务、商标宣传的“大业务”体系建设,锚定一流、奋勇争先,继续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商标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作为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的全国5个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之一,自2018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累计完成国内国际商标审查突破780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业务审查质量连续两年稳居全国首位。高质效商标审查,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创造;高标准商标服务,打通了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该中心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牵引,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融入全省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出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0条举措,通过建设“一个窗口”、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一个名录”、完善“三套标准”、锻造“一支队伍”,全力打造“13131”高质效商标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建设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实现商标业务一站式、全流程办理服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建设智能、高效、便捷的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累计受理商标注册新申请2.7万件,接受业务咨询2.5万人次,助力企业实现质押融资额53.9亿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山东省内18家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协同联动,深层次推进商标受理业务“一窗通办”,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供给均等化。
搭建商标工作三个平台,实现商标的协同保护、品牌的精心培育。聚焦全省优势产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搭建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平台,设立指导站22家,打通了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最后一公里”;整合全省商标工作资源,建设商标大数据分析平台,持续增强商标数据支撑能力;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搭建商标保护协同联动工作站,加强与公安、行政及司法机关合作,为商标侵权案件侦办和打击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重点服务企业名录,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服务。出台重点服务企业工作规程,建立商标品牌指导站重点服务企业名录28家,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一对一”服务及动态调整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万里行“入园惠企”活动,有针对性地为重点企业提供商标体检、专案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助推更多品牌走出山东、走向世界。
完善商标服务三套标准,助力企业全产业链构建和资源有机整合。有效整合全省18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和22个商标品牌指导站资源,协调协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及相关市场主体,打造《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服务规范》《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规范》和《商标品牌价值评价》等团体标准,推进商标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品牌培育提标扩面,积极帮助企业以知识产权助力未来发展,打造市场竞争优势。
锻造一支商标事业专业队伍,储备知识产权事业永续发展的骨干力量。聚焦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商标审查业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才3支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培养规划(2023—2025年)》《商标审查人才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5年)》,大力实施过硬队伍锻造、审查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培优、管理能力培强4项工程,人才队伍加快壮大,93人次入选知识产权领域各类专家人才库,42人先后获得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和保障。
未来,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将聚焦商标审查、商标服务、商标宣传的“大业务”体系建设,锚定一流、奋勇争先,继续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