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临沂首发”平台以党群同心为统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一个平台破解三类难题
2023-12-08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纪伟
临沂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党群同心是沂蒙精神的精髓。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拥抱互联网时代大潮,网络空间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如何通过创新手段解决好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于民三类难题,成为了党委和政府的必答题。
为更好践行沂蒙精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临沂市以党群同心为统领,以12345热线改革为切入点,开发建设“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打造了集“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问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政府+融媒”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12345·临沂首发”平台还荣获2023中国数博会“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为民办事,
民呼我应的“权威平台”
“12345·临沂首发”是党委和政府递到群众手中的办事工具,群众有诉求,首选在这里发布、求助。为此,临沂市建立了全口径接收、全链条办理、全过程督办的闭环办事体系。
一端受理,一网通办。“12345·临沂首发”整合了12345热线、首发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27条线上线下诉求渠道,企业和群众可在客户端“诉求入口”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提交诉求。同时,12个县(区)“12345·首发”客户端与市级客户端实现一键链接。目前,“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注册数量达402万,网络端日均诉求受理量达1200余件,占诉求总量的9%。
一拨就灵,接诉即办。建立“3+2+3”首发快办模式,3分钟智能派单、2小时见面沟通、普通诉求3天办结;建立“2115”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模式,2小时到达现场、1天回复情况、15天解决问题。今年以来,企业和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由6.2天缩短至4.1天。
梯次加严,五级督办。解决问题是热线首发的生命线。对群众最关心、最难办、最不满意的问题,实行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五级督办”,层层递进、互为补充、跟踪问效、一督到底。去年4月“12345·临沂首发”上线以来,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865万件,诉求“一次办好率”由70%提升至79.4%,“问题解决率”由88.3%提升至93.1%,“群众满意率”由89.8%提升至93.8%,有效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问题。
宣传教育,
政民互动的“掌上融媒”
群众在哪里,宣传就延伸到哪里。临沂市通过“12345·临沂首发”为民办事的吸附效应,把群众吸引到首发客户端,然后再把群众想知道的和政府想让群众知道的,第一时间在这里发布、解读,实现“政务服务”与“融媒属性”的创新结合。
“贴近群众”宣传。在客户端及时转载党的创新理论,干部群众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搭建了足不出户的掌上“时政网”。开设“讲故事、学理论”专栏,通过生动、鲜活、接地气的故事,增进思想认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通“临沂新闻”“社会热点”等,及时发布民生资讯、惠企政策,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广泛了解“身边事”。
问计于民,
共建共治的“智慧云脑”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12345·临沂首发”是组织群众、汇聚民智、激发民力的连心平台,通过问计于民,收集研判海量诉求建议,进一步凝聚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合力。
动态预警,提升社情民意“判断力”。每天一万多件群众诉求,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临沂市通过建立“沂蒙同心云”民意数据库,对突发的重大、敏感、苗头性信息第一时间预警上报,有效防止问题上行外溢,及时把问题化解在初始、解决在当地。今年以来,及时预警上报涉及音乐节退票、小区群体性诉求等140余起重点信息。“沂蒙同心云”逐步成为各级部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高清探头”。
临沂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党群同心是沂蒙精神的精髓。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拥抱互联网时代大潮,网络空间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如何通过创新手段解决好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于民三类难题,成为了党委和政府的必答题。
为更好践行沂蒙精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临沂市以党群同心为统领,以12345热线改革为切入点,开发建设“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打造了集“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问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政府+融媒”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12345·临沂首发”平台还荣获2023中国数博会“数字政府管理创新奖”。
为民办事,
民呼我应的“权威平台”
“12345·临沂首发”是党委和政府递到群众手中的办事工具,群众有诉求,首选在这里发布、求助。为此,临沂市建立了全口径接收、全链条办理、全过程督办的闭环办事体系。
一端受理,一网通办。“12345·临沂首发”整合了12345热线、首发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27条线上线下诉求渠道,企业和群众可在客户端“诉求入口”通过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提交诉求。同时,12个县(区)“12345·首发”客户端与市级客户端实现一键链接。目前,“12345·临沂首发”客户端注册数量达402万,网络端日均诉求受理量达1200余件,占诉求总量的9%。
一拨就灵,接诉即办。建立“3+2+3”首发快办模式,3分钟智能派单、2小时见面沟通、普通诉求3天办结;建立“2115”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模式,2小时到达现场、1天回复情况、15天解决问题。今年以来,企业和群众诉求平均办理时长由6.2天缩短至4.1天。
梯次加严,五级督办。解决问题是热线首发的生命线。对群众最关心、最难办、最不满意的问题,实行热线、媒体、政务、人大政协、纪委“五级督办”,层层递进、互为补充、跟踪问效、一督到底。去年4月“12345·临沂首发”上线以来,累计受理企业和群众诉求865万件,诉求“一次办好率”由70%提升至79.4%,“问题解决率”由88.3%提升至93.1%,“群众满意率”由89.8%提升至93.8%,有效解决了一批疑难复杂问题。
宣传教育,
政民互动的“掌上融媒”
群众在哪里,宣传就延伸到哪里。临沂市通过“12345·临沂首发”为民办事的吸附效应,把群众吸引到首发客户端,然后再把群众想知道的和政府想让群众知道的,第一时间在这里发布、解读,实现“政务服务”与“融媒属性”的创新结合。
“贴近群众”宣传。在客户端及时转载党的创新理论,干部群众通过“12345·临沂首发”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搭建了足不出户的掌上“时政网”。开设“讲故事、学理论”专栏,通过生动、鲜活、接地气的故事,增进思想认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通“临沂新闻”“社会热点”等,及时发布民生资讯、惠企政策,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广泛了解“身边事”。
问计于民,
共建共治的“智慧云脑”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12345·临沂首发”是组织群众、汇聚民智、激发民力的连心平台,通过问计于民,收集研判海量诉求建议,进一步凝聚群众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合力。
动态预警,提升社情民意“判断力”。每天一万多件群众诉求,就是送上门的社情民意。临沂市通过建立“沂蒙同心云”民意数据库,对突发的重大、敏感、苗头性信息第一时间预警上报,有效防止问题上行外溢,及时把问题化解在初始、解决在当地。今年以来,及时预警上报涉及音乐节退票、小区群体性诉求等140余起重点信息。“沂蒙同心云”逐步成为各级部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高清探头”。